惠通橋位於滇緬公路(中國段)600千米處,是連接怒江兩岸的唯一通道。惠通橋始建於明朝末年,初為鐵鏈索橋。1935年,新加坡華僑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資,將舊橋改建為新式柔型鋼索大吊橋。新橋於1938年10月建成,完工後,滇緬公路即全線通車。惠通橋全長205米,跨徑190米,由17根巨型德國鋼纜飛架而成,最大負重7噸。至1977年新建鋼骨水泥大橋落成通車,吊橋開始廢棄不用。

惠通橋現在雖已閑置不用,但鋼筋混凝土橋塔仍矗立兩岸橋頭,粗大的鋼纜和上百根吊杆仍高懸江空,凝鑄著厚重的曆史氣息,使人心生瞻吊之情。下麵一座即是滇西最長的鋼混箱型截麵拱橋——紅旗橋,橋如玉石雕成,顯示著現代橋梁的雄美偉壯。兩橋相距僅400餘米,但曆史的反差卻極為鮮明。雨季,江水漲溢,一江渾黃,激流浪索翻旋扯拽,洪蠻桀驁的氣勢讓人望而興歎。而再看江空兩橋,又會想到人們征服怒江的強勁偉力、高超智慧,不但戰勝了江穀天險,而且還一橋勝過一橋。冬春,水落灘現,江麵淨明如鏡,無比地沉靜溫柔。新舊兩橋倒映水中,纖毫可鑒,各有風姿。人們在征服怒江的同時,還在作畫寫詩。

然而在曆史上,怒江上是沒有橋的。人們要跨過怒江,隻能“舟筏以渡”。惠通橋稍上的江麵較寬之處,就是曆史上的“將軍古渡”。相傳明朝萬曆年間,戍邊名將鄧子龍在龍陵大敗入侵緬兵後,就是從這裏渡江返回施甸姚關的。《龍陵縣誌》記載:“清道光以前,臘猛無橋,往來皆渡筏。水夫之役,係大平子金剛園、白虎山(均在緬甸一側,原屬龍陵)所供。”在江空橫架一橋,把天塹變為通途,是滇西曆代人民的夢想,為了把夢想變為現實,曾經曆了不少失敗和挫折。

第一修橋是在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間,龍陵廳潞江土司錢如綸為首倡修。當時架橋的石墩已出水麵,因事先沒有向上級請示,後來請求支持時“因通稟有責言,遂中止”。

第二次修橋是在清光緒14年(公元1889年),龍陵增生李汝亮“赴省稟準”,“督部堂岑、撫部院譚批飭永昌府龍陵廳協修。如款不敷,由善後局籌濟。”次年,龍陵廳同知覃克振倡捐,集銀千兩,並勸紳商士民協力捐助。三載橋成,但僅一個月後即被江風吹斷,以後雖竭力續修,但“不數年又折”。

第三次為清光緒25年(公元1900年)。龍陵廳同知龍文“再次大力組織捐派,得銀四千餘兩……斯橋複成。”

第四次從初始準備動工到橋成,曆時共24年。清宣統二年(公元1911年)龍陵廳同知徐鈺認為“土練粗脆易斷,不若洋練(鋼纜)之純熟耐久”。複“勸捐”,得銀千兩。民國17年(公元1928年)龍陵縣長楊醒蒼召集“鄉耆”討論改修“一勞永逸之西式柔性鋼索吊橋”。並延聘英國工程師伍布蘭、蘇卡生來滇籌劃。同時多方募款,雲南省政府撥助滇幣一萬元。兩年後邱天培接任龍陵縣長,得到省第一殖邊督辦李曰垓的支持,組成18人的建築委員會籌劃建橋事宜。經多次函請,緬甸華僑公會會長梁金山先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1933年冬,梁金山先生在緬甸代聘的印籍技工和華僑技工數人同至龍陵。所用的水泥、鋼纜、鐵件等物,皆由梁氏在緬購辦,用馱馬及人力運抵工地。此次新建在原鐵鏈橋位置上進行,將原砌橋台增高20米以避洪峰。兩岸橋台前沿相距80米。橋塔為鋼桁架,高7.85米,以4根28.75毫米鋼繩為主索,錨固於兩岸岩壁之內。吊杆為20毫米圓鋼,兩根一付,全橋共54付;橫梁用高200毫米的槽鋼組合,縱梁之橋麵皆用木材,橋麵淨寬4.35米,每次可通行7匹負重騾馬(重約2噸)。此為怒江曆史上第一座鋼纜吊橋,1935年1月14日通行,耗資8萬銀元,其中,梁金山先生捐助約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