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末開始第五次修橋。為了讓橋與趕修中的滇緬公路配套,將其改建為10級荷載公路橋。改建工程由當時的國民政府交通總段管理處工程師徐以枋設計,段長陳德培和工程師郭增旺施工。其方案是:原橋台不變;用混凝土將兩岸鋼架橋塔填實包裹,加固為鋼骨水泥結構;兩邊主索由2根增為8根,吊杆及橫梁均增密加固。1938年10月下旬竣工通車。每次可通行10噸卡車一輛。1939年2月正式開放,成為滇緬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橋梁。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帝國主義封鎖了我國的海上交通,滇緬公路成為國際援華抗日的唯一通道。日寇千方百計對惠通橋進行破壞,從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2月27日,對惠通橋進行了6次空襲,共出動飛機168架次,投彈4000餘枚。每次都使橋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使車輛受阻。守橋員工和部隊在日寇每次轟炸後均立即突擊搶修,但橋梁負載能力已降低,每次僅能通過7.5噸卡車一輛。
1942年初,日寇自緬甸銳師北犯滇境,5月4日攻陷龍陵縣城,當夜占據怒江西岸鬆山山頭。西岸公路上,內撤的車輛首尾相抵,逃難人流擁堵不堪,其中大多數為投奔祖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緬甸華僑。公私車輛和難民爭相過橋,秩序無法維持,吊橋鋼纜抖動不已。5月5日早晨8時,倉皇撤逃的國府交通部長俞飛鵬下令將東岸橋塔炸毀,主索炸斷,整個橋架墜落江中。中午,日寇乘戰車逼至西岸橋邊。我守橋部隊奮起抗擊,隔江與日寇激戰,隨後又沿江布防,日寇直搗昆明、重慶的企圖破滅於毀壞了的惠通橋前。
第六次修橋是在1944年夏。當年5月,我軍於各渡口強渡怒江,於6月初對侵占鬆山、平戛、龍陵縣城和騰衝的日寇發起全麵反攻。為搶運軍火物資支援前線,橋渡工程處全力以赴,於6月18日在吊橋位置上搶建臨時人行便橋,同時修建東西兩岸碼頭,趕製浮筏二艘以濟軍運,並著手恢複吊橋的準備工作。人行便橋僅三日便竣工,浮渡工程亦於28日通航。車輛、物資、部隊等全靠筏渡,江麵上晝夜繁忙緊張,車輛往來無阻。7月4日又完成騾馬橋一座。8月1日開始突擊修複吊橋。東岸被毀橋塔改用木桁架代替,鋼纜、吊杆、縱橫梁全部新架。從準備、動工到修複通車,僅兩月時間。軍火物資源源西運,保證了前線作戰的需要,加速了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侵略軍的滅亡。盤踞鬆山、騰衝之敵分別於9月7日、14日被殲,據守平戛的殘敵於9月22日突圍西逃。雙方彙集兵力拚死爭奪的龍陵縣城亦於11月3日收複。其中,惠通橋搶修搶運人員功不可沒。
1949年6月中旬,惠通橋遭“共革盟”流匪破壞。同年11月,當地革命武裝為截斷國民黨軍隊逃往緬甸的去路,曾暫時將橋麵拆除。解放以後,各級人民政府對大橋極為珍視,精心維護,為加速邊疆建設,曾多次進行大修。
由於經曆多次的戰爭,惠通橋已越來越不能承載交通的需要。1974年6月1日,雲南省公路工程處經過四年多的勘察、設計和施工,在惠通橋下遊400米處,建成了滇西最大的一座鋼筋混凝土箱型截麵拱橋——紅旗橋。橋全長200餘米,主孔淨跨116米,兩岸石砌引橋淨跨各27米。橋麵平坦寬闊,客貨車輛可數輛對開,大橋造型美觀,結構堅牢,是現代建築科學與中國民族傳統形式的完美結合。
如今,人們每次來到橋邊,總難抑思今緬昔的萬縷情思,老橋悲歌,新橋壯曲,如江水不息,悠悠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