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是我國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拱橋。它坐落於建水古城城西2.5千米處,橫跨瀘江與塌衝河交彙處的水麵上,為全國大型古橋之一,是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

清乾隆年間,這裏隻有瀘江一河流淌而過,原有的木橋常被洪水衝毀,便開始改建為三孔石拱橋,長36.7米,高9米,寬4.3米。當中一拱淨跨6.5米,左右兩拱淨跨5.8米,完全是一座獨立的橋梁。由於瀘江是建水壩子的主幹河道,夏季水勢洶湧,建造時橋墩的分水尖境長達6.1米,如此堅實的橋墩在國內古橋中亦屬少見。

在這之後的幾十年間,數次暴雨成災,山洪陡漲,西南方的塌衝河決堤,在萬頃田中別開一河,隻向離此橋不遠的水打營奔來,水打營受災最重,村名也由此而來。塌衝河改道至此橋旁,彙入瀘江河,從而使河麵增寬了三四倍,原建的三孔石橋被孤零零地遺棄在新河的岸邊,行人無法從橋上過往。於是,當地居民隻得在石橋的另一端架以木板橋。然而,每當洪水來臨,便“徒杠輿梁,旋成旋敗,行者苦之”(《重建雙龍橋樓閣序》)。

清道光初年,鄉紳李正應、郭廷義等倡議,由個舊爐號捐資新建石橋14孔,與原有的3孔雁齒連接,共為17孔,全長148米。以兩水所交彙,又是兩橋連體,取名雙龍橋。續建的14孔,橋麵寬僅有3米,比原建的窄了1.3米;橋墩分水尖也隻有2.6米,比原建的短3.5米。正中一孔用巨石砌成南北長16米,東西寬9米,高10米的台墩,其上建一大閣,其下仍留過水的孔洞,淨跨5.7米,其餘13孔淨跨4.6米。碑記稱:“橋上建有飛閣三座,中間一閣層累為二,高接雲霄。更加左右兩閣,互相輝映,巍巍乎西望大觀也!”

誰料好景不長,才到鹹豐六年(1856年),突遭戰火,三閣盡化灰燼,所幸橋梁無恙。鄉裏人士有修複的願望,但因耗資甚巨,隻得望橋興歎。直至光緒十九年(1893年),鄉紳們才商定,凡西莊人在個舊經商開礦的,都要按錫塊、廠尖抽豐積銀,以作修橋費用,並公推紳耆郭永萌、蔣銘忠等承辦此事。這時節正值個舊采礦業興旺發達之秋,曆時四年共積得白銀3000多兩。鄉人們高興地說:“有了這等物件,再造樓閣不愁不輝煌,可以告慰西賢了!”

再建的樓閣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興工,曆時兩個春秋,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秋九月落成。最後結算,用銀達5000多兩。仍按舊製,建為三閣。中間的大閣改為坊式,層壘為三,比舊有增高一層,底層為人馬通道。琉璃黃瓦,歇三頂,高接雲霄。其造型獨特處在於:頂層分隔成小屋三楹,一大二小,呈“山”字形排列,屋頂也分解成“品”字形的3個小歇山頂。二樓也因勢隆起4個歇山小頂。於是,整座大閣便形成3重簷47脊歇山頂,儼然“閣上有閣屋上屋,冠上有冠頂上頂,“層層疊疊疊層層,疊疊層層層疊疊”的壯麗景觀。樓內四麵開軒,漏窗屏門鏤刻著“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故事傳說,以及花卉、鳥獸、遊龍等形象,耐人觀賞。

登臨其上,憑窗遠眺,山光野色,萬頃田疇,盡收眼底。橋南北兩端建起雙層八角攢尖頂橋亭各一座,高13米,玲瓏秀麗,造型美觀,與大閣互相輝映,更增加了橋梁的外在藝術美感。可惜的是,護國戰爭中擁袁勢力在滇南發動叛亂,糾集土匪武裝攻打建水城,叛軍潰逃時肆意焚毀了北端橋亭。

遠望雙龍橋,傑閣崔巍,簷牙高啄,飛甍流丹,畫棟雕梁,“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似巨型船舶出航在“惠曆”古海中,如天上宮闕隕落於煙火凡塵間。真是:形勝甲南天,古今一名橋!

雙龍橋是雲南古橋中規模最大和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座橋梁,它凝結著雲南人民高超的技術和智慧,不愧為我國造橋史上極為珍貴的傑作。

建水古城位於昆明城南220千米,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南詔政權於唐元和年間(公元810年前後)在此築惠曆城,屬通海都督。惠曆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漢語譯為建水。元時設建水州,屬臨安路,並在建水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統轄臨安、廣西(今瀘西縣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臨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