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橋以兩座高達84公尺的哥德式橋塔象征連接的兩座城市,並以四根主鋼索串聯支撐橋麵的吊索,橋麵相當寬敞,1883年時,劃分為三線道,外側兩邊是馬車道,中間為電車道,上層是行人步道,布魯克林橋的夜景更是一絕,特別是7月4日美國國慶日的夜空煙火大會。

曼哈頓是紐約市的中心區,總麵積57.91平方千米,人口150萬人。紐約著名的百老彙、華爾街、帝國大廈、中央公園、聯合國總部等名勝都集中在曼哈頓島,使該島中的部分地區成為紐約的CBD。曼哈頓主要分布在該區內曼哈頓島上的老城、中城,著名的街區是格林尼治街和第五大街。

悉尼海港大橋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悉尼市,橫跨傑克遜海港西岸,是南半球最大的拱橋,也是世界上鐵路鋼拱橋中主跨最大的橋梁。悉尼海港大橋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築,它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礴,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征。

悉尼海港大橋,從“懷胎”到“出世”,前後花費了100多年。在經過了40多年的醞釀之後,1857年,悉尼工程師彼得·翰德遜繪成了第一張設計圖,其後經過反複修改,到1923年才根據督建鐵路橋的總工程師卜萊費博士的藍圖進行招標,由英國一家工程公司中標承建。1924年悉尼海港大橋破土建造橋基,1932年3月19日竣工通車,曆時8年多。

悉尼海港大橋整個工程的全部用鋼量為5.28萬噸,鉚釘數是600萬個,最大鉚釘重量3.5千克,用水泥9.5萬立方米,橋塔、橋墩用花崗石1.7萬立方米,建橋用油漆27.2萬升,從這些數字足可見鐵橋工程的雄偉浩大。在30年代的條件下,能在大海上淩空架橋,實為罕見。

悉尼大橋橋身全長(包括引橋)1149米,從海麵到橋麵高58.5米,從海麵到橋頂高達134米,萬噸巨輪可以從橋下通過。橋麵寬49米,可通行各種汽車,中間鋪設有雙軌鐵路,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原來還鋪設有軌電車車軌兩條,後因交通擁擠把它拆除,劃出8條汽車道。大橋的設計負荷是每小時通行汽車6000輛、火車和電車128列,還可通行幾萬人。現在各種車輛一天24小時連續不斷從橋上通過,有時一天通車量近200萬輛。

悉尼大橋的最大特點是拱架,其拱架跨度為503米,而且是單孔拱形,這是世界上少見的。大橋的鋼架兩頭搭在兩個巨大的鋼筋水泥橋墩上,橋墩高12米。鋼架與橋墩的接頭處有大滾珠,鋼架熱脹冷縮,滾珠起著調節作用。兩個橋墩上還各建有一座橋塔,塔高95米,全部用花崗岩建造。

目前悉尼大橋的交通完全由電腦控製。在大橋的兩端橋塔上裝有自動攝影設備,攝像鏡頭可以自動變換焦距和角度。當車輛一進入大橋,它就可以把車的型號、車牌號,收取過橋費以及車輛流量等全部情況記錄下來。整個橋上的交通情況在電腦控製中心的電視熒光屏上看得清清楚楚。橋上還有巡邏車巡邏,隨時處理各種情況,使大橋始終保持暢通無阻。

幾十年來,這座大橋不分晝夜地馱載往來的人貨車輛,外來的遊客到達悉尼市後,都要到大橋一遊。

今日的悉尼大橋,北端彎成一個大弧形,連接北上的高速公路,南端一直伸入悉尼市區。每當夜幕降臨,大橋的鋼架上就亮起了萬盞燈火,遠遠望去,五彩繽紛,燦爛奪月。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麵積為2400平方千米,有“南半球紐約”之稱。位於圍繞傑克遜灣的低丘之上,是用當時英國內務大臣悉尼子爵的名字命名的。悉尼港總麵積為55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良港。

舉世聞名的桂河大橋位於泰國西部城市北碧府,橫跨泰緬鐵路途中的桂河上,是泰國近年來著名的旅遊點之一,大衛·裏恩執導的反戰電影經典作品《桂河大橋》讓這座二戰中的大橋舉世聞名。

桂河大橋是二戰期間日寇所建泰緬鐵路線上的一處關隘。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已經在東南亞國家伸出侵略魔爪的日軍擔心盟軍以封鎖馬六甲海峽切斷其軍事補給線,便從1942年9月16日起不惜一切代價修築泰緬鐵路,以期與已有鐵路連接成為一條新的陸路補給線。泰緬鐵路南起泰國的班磅,北上415千米後直抵緬甸境內的丹彪紮亞。被迫築路的是約5萬名來自英、美、澳大利亞和荷蘭等國的盟軍戰俘和約20萬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和泰國等國勞工。由於疾病、饑餓、高強度勞作及其他種種非人待遇,到1943年12月25日鐵路建成時,約有1.6萬名戰俘和10多萬勞工喪生,這段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幾乎都埋葬著一個冤魂。每年的11月28日到12月7日,北碧府都會為這些死難者舉行紀念活動。

60多年過去,原來的桂河大橋已在二戰結束前夕被盟軍炸毀,現在的桂河大橋便成為紀念性建築。橋頭豎立的兩枚炸彈模型提醒著人們此地曾經曆過的慘烈。300多米長的大橋上,前來參觀的遊客,尤其是西方遊客絡繹不絕,黃色的觀光列車速度極慢地經過大橋,那也是為了讓車上的遊客設身處地重溫那段辛酸的曆史。

橋的東部有一座小型的鐵路博物館,展出蒸汽火車頭和當時特別的交通工具,如可在鐵路軌上行走的兩用汽車。橋的南段則有日本戰爭紀念碑,在3000米外,接近火車站的地方就是北碧府戰士墓地,此為盟軍殉難戰士的最大墓地,埋葬了近7千名軍士的骸骨。該墓地經年修葺整齊,四周環境優美。

泰國全稱“泰王國”。1939年以前和1946—1949年間稱為“暹羅”,地處東南亞區位中心,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塊資源寶地。泰國意為“自由的國土”,有800多年的曆史,是世界著名的“糧倉”,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膠的主要產地。泰國擁有的多種熱帶和亞熱帶經濟作物、熱帶花卉和水果早為世人所矚目。

加爾橋位於法國加爾省,普羅旺斯地區尼姆城的東北部,是法國著名古建築。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加爾橋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加爾橋跨越加爾河,將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噴泉和私人住宅。它是羅馬人為文明和衛生的生活條件所作的一項重要貢獻。

羅馬人開鑿建造加爾橋,是為了一個明確實用的目的——運輸淡水。

加爾橋造型雄壯,三層疊拱橫跨加爾河穀的構圖,對以後的建築產生較了大影響。橋高49米,橋長274米,綿延48千米,另有50千米長的輸水道。三層拱橋,底層是人行道,有6個拱門,長約142米,高度為22米,間距16~24米。中間層有11個拱門,長約243米,間距19米。上層有35個拱門,間距為4.6米。上層總高度為7.4米(含水道高),拱跨也很小,因而實體部分占較大比重。橋的寬度下層為6.4米,中層4.5米,上層僅3米,正好在水槽下麵。建築水槽是羅馬時代城市建設的特點之一,這是一項仍在發揮作用的土木工程。為了抵禦洪水,橋身呈輕度曲線,並在橋墩底部建有水角,兩旁粗糙的突出物用來連接木腳和手架。加爾橋高架水渠的斜度為1/3000,落差約17米。整體設計是為了保障水能夠自然地流向城市,所以在河流交叉處建立水橋是非常必要的。

令人驚奇的是底層6個拱門中,隻有一個跨越了加爾河,而且每層的拱門都不是一樣的,同時加爾橋也不是成90度直角跨越加爾河。

加爾橋的建成與使用有近500年時間,至今保存良好。它是羅馬水道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加爾橋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結構上,都充分體現了羅馬帝國建築的輝煌氣勢和精湛的工藝技能,被人們譽為建築上的“最崇高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