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新滿嘴吐沫星子的介紹著剿匪的成績,當然薑智勇的功勞他沒好意思抹殺。對薑智勇提供的三個手下能說服如此多的響馬棄暗投明,張之洞也深表欣慰。不管怎麼說,當初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薑智勇確實將五個響馬收服了,如今不但幫著薑智勇做事,還給朝廷幫了大忙。
由於每天都有馬雄用信鴿傳遞消息,薑智勇對於李同新所說的剿匪情況是必經清楚的。從剿匪的事情上,他深切地感受到山西百姓的困苦已經達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貪官汙吏對百姓們的盤剝簡直是罄竹難書。
如今亂世已顯,若是自己的官路商途難以為繼,薑智勇會考慮逃回山西,以一省之地抗禦天下,威臨中央。憑借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礦產資源,窮苦的黎民百姓,隻要薑智勇借張之洞之手將山西的工業基礎做紮實,並秘密控製在自己手裏,暗中藏續兵甲,一旦有事,或可登高一呼,爭雄天下也說不定。老百姓太苦了,國家太殘破了,不破不立,打爛了重建也比被列強一步步瓜分來的爽快。要知道小日本來了的話,中國有多少銀子夠他們搶的!話說日本侵華時可是從東北偷運了很多金銀回本土的啊。
由此他繼續引申想開去,自己完全可以在湖北、雲南、兩廣、東北等四個地區逐步建立基業,廣布人手,做好強力推翻清政府,武力奪取政權的準備。雖然風險很大,但是既然自己回來一趟,不拿出膽魄來拚死一搏,會叫人掘了祖墳地。
他越想越是激動,竟不自覺地將右手所握的一截扶手哢嚓一聲捏碎了。張之洞和李同新愕然望過來,把薑智勇鬧了個大紅臉。他忙解釋道:“香師,李藩台,澤華聽得入神,一時忘情,恕罪,恕罪。”
張之洞哈哈大笑,笑言他年輕氣盛,等以後有了機會,定讓薑智勇引一支精兵,絕了山西匪患。
薑智勇忙順杆往上爬,笑說:“澤華打小就喜讀兵書,常夢想著有一天能揮兵十萬,保家衛國。香師,您能幫澤華完成這個心願嗎?”
張之洞撫須作答:“憑你的才具,若有太後賞識,為師敢斷言,拜將封侯也不是什麼難事啊!”
李同新也湊趣的說:“澤華誌向高遠,又有撫台大人提攜,日後前程必不可限量。”
薑智勇連忙遜謝,連聲說自己年幼孟浪,讓老師和李大人見笑了之類的話,可是心裏卻盤算著:“等著吧,總有一天,我要你們看一看我的手段。”
李同新做完彙報之後就起身告辭,張之洞忙讓薑智勇將其送出撫院。臨別時,李同新還讓薑智勇記得晚上到他藩司府去做客,薑智勇欣然應允。
回簽押房的路上,薑智勇回想半個月來馬雄用信鴿發回來的情報,心中感慨萬千。
5月27日,雨。
都司王毓傑率傑字營八百歩卒合圍沁州沁縣伏牛山,雄曾與酋首田大奎有舊,見麵時大驚。大奎本是身高九尺,膀大腰圓的巨漢,如今卻瘦弱不堪,衣衫襤褸若乞丐。細問緣由,方知,沁縣自己年前遭災後,一直沒緩過來,百姓以種罌粟換錢,而後買米果腹,此地原是晉省糧倉,如今荒廢,再無商賈往來,無處行搶。大奎手下人馬本多達三四百號,如今隻剩下精壯著百五十人,俱都瘦弱不堪。經勸說,願降。雄贈銀百兩,命其到沁源武家安排之所在暫住。
觀沁縣風土,百姓困苦,了無生計,仍有不少鄉民私下栽種罌粟之事。曾聞酒家小二言及此地鄉民衣食無著,易子而食者不在少數,可悲可歎。沁縣自古即為百戰之地,山西糧秣之源。雄常想,以家主蓋世之姿,雄才偉略,何不於此地行仁義,種善根,拯黎民於水火,施恩於危殆,則人心所向,諸事可期也……
薑智勇憶及此處,心下喟然:“沁縣西靠太嶽山餘脈伏牛山,東南依太行山餘脈檀山、老爺山,兩山相夾,由北向南呈條帶狀,四周隆起,中間平緩,是屯兵據險的好地方,自古有“冀州門戶,潞澤咽喉”之稱。沁縣又係山西糧倉,故曆代為屯兵重地,兵家必爭之城。抗戰時期,這裏還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呢,如今將如此淒慘。自己何不以沁源產軍火,沁縣藏兵,在這兩處處布下一著暗棋呢!”
到得簽押房門外,薑智勇站下身形,繼續想到:“沁縣河網密布,水土豐潤,曆來就是山西的糧倉,若是能全力將這裏的農事經營好,多產些黃小米,嚴加儲備。到得戰時,何愁糧秣不足啊!看來布局山西,需要先期控製下來的兩塊地方當屬沁源和沁縣。兩處地方皆民生凋敝,若自己能以工礦產業富裕沁源,以農業發展富足沁縣,則兩縣百姓都會感激自己。給自己賣命也就理所當然了。”
進了簽押房,薑智勇見張之洞正與馬丕瑤商談太原發展之事,沒有打攪,坐到一旁,一邊佯裝聽政,一邊繼續思量自己的事情。
薑智勇倒沒想到馬雄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自己並沒有跟他提過反清的意向,而吳秋衣更是個說一不二的人,不會在答應了自己之後還將自己的秘密告訴給別人。看來這個粗壯漢子已經猜測到自己的意圖了吧。也好,找時間跟他談談,把他正是納入到核心計劃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