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畢自嚴出班,張開嘴,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沉默良久,心情沉重道:“陛下,這是個死局,任誰都無法處理。”
“一千萬百姓受災,一天救濟半斤糧,也需要五百萬斤,一年就是一千二百萬石,占大明田賦的一半。若是持續數年······神仙沒救······”
“若朝廷勒緊腰帶救濟,那大明的兩百多萬軍隊如何養活?而且運費和折損加起來,又是個龐大的數字,這個無底洞填不起來啊······”
“朝廷糧食不夠,倒是可以到民間買,到時候糧價飛漲,朝廷沒有五百萬兩白銀,絕對買不到多少糧食。可問題是:朝廷能拿得出來嗎?”
“士紳、富商倒是有錢有糧,朝廷能怎麼做呢?借糧、強征、抄家?這種腦子偶爾動一動無妨,若是大規模試行便是涸澤而漁······再說,朝廷擔心饑民造反,就不擔心士紳造反嗎?”
“所以說,這個問題無解!”
雖然隻是個假設,畢自嚴說罷,滿臉都是悲戚。
作為大明的戶部尚書,掌控著大明的土地、糧食、錢財等,卻也無法讓百姓吃飽穿暖。
有了大災隻能眼睜睜看著百姓死去,這是何等的悲哀。
剛剛他有一句話沒辦法說出口,這種情況下隻能放棄賑災,自生自滅。
否則會引起連鎖反應,全國遍布饑民。
壯士斷腕,隻有死掉一部分,才能徹底解決饑荒。
滿朝大臣都滿臉凝重沉思。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崇禎感歎一聲道,“諸愛卿是不是覺得朕危言聳聽?”
“臣等不敢!”
誰都知道百姓為何吃不飽,那是因為土地都掌控在少數人手中,但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看著群臣模樣,崇禎心中苦笑。
模擬人生他清楚了一切,從崇禎二年起,陝西全境天災,周邊河南、四川也有災情,何止千萬百姓受災?
李自成、張獻忠能在短時間內搞到數十萬軍隊,就是災民眾多。
活不下去了,隻能冒死反抗一把。
“諸位愛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咱們居安思危,剛剛的問題,誰有破解之法?若有,朕重賞!”
有個屁!
誰會傻到袁崇煥那樣提出不切實際的辦法。
我說朝廷撥下三千萬兩銀子,什麼都解決了,可朝廷沒有啊!
這時候若這麼說,不僅會惹怒皇帝,也會惹怒眾臣。
“臣等愚笨,請陛下恕罪!”
見群臣滿臉菊花綻放,崇禎清楚火候到了。
“諸位愛卿沒辦法,偏偏有人就有方法,若按他的辦法行事,大明百姓吃飽問題不大,就算有剛剛說的天災也無妨!”
“陛下,真有這樣的人?”
崇禎微笑不語,向王承恩擺擺手。
少頃,就聽王承恩在殿外喊道:“傳陳經綸、陳世元進殿······”
聽到兩個陌生的名字,眾臣目光都聚焦在殿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