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車禍事件(2 / 3)

總之,案子調查到最後,陳淮的嫌疑最大,但又缺乏直接證據;其他的一係列調查,也始終未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因此差不多半年過後,專案組宣布解散,案子暫時擱置,待發現新的線索再重新開啟。

5年前的“3·26”車禍事件,一個看起來並不複雜的案件,調查到最後竟然是懸而未決,會不會預示著該案與眼下偵辦的“8·13”專案有著某種關聯呢?這是韓印看完卷宗檔案後,聯想到用受害者器官組成的那張與馬可瑩和樊敏相似的麵孔時的第一感覺。

韓印進一步思索:如果兩案存在關聯,那麼尋找“8·13”專案嫌疑人的方向,與當年車禍事件劃定的嫌疑人範圍則要恰恰相反,他們不應該在痛恨樊敏的人群中,而應該在對樊敏有著瘋狂而又畸形的熱愛的人中。這也是普通謀殺案件與心理變態導致的殺人案件的不同之處,套用艾小美先前提出的作案動機,凶手或許是企圖用與樊敏相像的人體器官組成一個高仿的樊敏。

當然,也有可能這是個錯誤的調查方向,也許“8·13”專案與樊敏壓根就沒什麼關聯,不過韓印認為深入做些調查還是很必要的。

杜英雄和葉曦逐一走訪從江楓微信聯絡人中篩選出的3名嫌疑目標,在與其中一位見麵時,發現對方的職業是一名心理醫生,並且他很痛快地承認江楓是他的谘詢對象。

這位心理醫生叫杜炎,有近20年心理谘詢、治療的執業經曆,據他自己介紹說:他是江楓所在師範大學的心理學客座教授,曾經有一次他在學校作完講座後,江楓找過他谘詢一些心理上的困惑,他當時敏銳地感覺到江楓有很嚴重的心理方麵的問題,便建議江楓有時間可以到他創辦的心理診所做更詳盡的谘詢,至於谘詢費用則隻是象征性地收取一點而已。

葉曦希望杜炎能具體談一些有關江楓進行心理谘詢的情況,但被他以為病患保密原則為由拒絕了,杜英雄提出要借用江楓的就診記錄,也被他以同樣的理由拒絕。沒辦法隻能走正常手續,葉曦立馬給陳鐸打電話,說明情況,兩個多小時後,陳鐸派人把《調取證據通知書》送到了葉曦手裏。鑒於此,杜炎也無法再推辭,隻得同意交出江楓的就醫檔案。至於葉曦和杜英雄為什麼非要看這份檔案,是因為他們想透過江楓對心理醫生的傾訴,試著窺探出隱藏在他背後的那個“犯罪導師”的蛛絲馬跡。

文安市海達斯康複醫院的豪華病房裏,邵宏熱情地將韓印和顧菲菲請到靠近窗邊的沙發上落座,邵宏自己則坐在病床邊的靠背椅上,身旁病床上的樊敏看上去氣色還不錯,若不是插著鼻飼管,給人感覺隻是睡著了而已。

樊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在先前“3·26”車禍事件的調查中,專案組從其社會交往中獲得了截然相反的兩種反饋。在韓印看來,他們都沒有說錯,隻是處於不同的階層和關係,在與樊敏接觸時所獲得的待遇不同罷了。實質上把這兩種反饋融合在一起,應該就是一個真實立體的樊敏。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人,對上趨炎附勢,對下頤指氣使,對比自己地位高的、與自身有利益交集的,便裝出一副謙和有禮的模樣,反之則會露出蠻橫無理的真實嘴臉。韓印很想聽聽在邵宏口中,他母親樊敏是個什麼樣的人?隨即與邵宏取得聯係後,得知他正在醫院陪護母親,韓印和顧菲菲便趕到醫院與其會麵。

一番簡單的寒暄客套之後,韓印便回歸正題:“我們知道你母親出車禍之前,在文安文藝界很有名氣,粉絲數量眾多,我們想知道,在你印象裏有沒有那種特別瘋狂的粉絲,曾經企圖通過各種方式接觸你母親?”

“你們怎麼會突然對這方麵感興趣,難道你們覺得我和我母親的車禍是她的粉絲製造的?”邵宏一邊側著身子耐心為母親手臂做著按摩,一邊一副大大咧咧的姿態說,“不能吧?喜歡我母親的粉絲應該都有點年紀了,不會那麼誇張,不過真要說瘋狂的仰慕者,那也非佳禾叔莫屬了。”

“你是說你母親的未婚夫陳佳禾?”顧菲菲問。

“除了他還有誰?”邵宏笑了笑,“他其實對我母親覬覦已久,找了好幾個中間人才和我母親搭上線,兩人好了之後,簡直把我母親寵上了天,可惜我母親沒那個福氣。”邵宏歎口氣,挪了挪屁股下麵的靠背椅,接著按摩起樊敏的腿來。

“嗬嗬,看你手法挺嫻熟的,應該經常為你母親按摩吧?”顧菲菲也笑了笑,“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你母親有你這個好兒子。”

“是啊,不經常按,肌肉會萎縮的。”邵宏使勁抿了下嘴,望向母親的臉,眼神中閃過一絲憧憬,“不僅如此,我心裏還有更高的目標,我希望母親可以逐漸地恢複感官知覺,乃至終有一天能夠蘇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