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職業教育之需要(2 / 3)

第三原因之需要方麵 一般群眾在經濟上與時間上不能皆有求得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之能力,既如上述,而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亦複不能適應一般群眾之需要。歐美高等專門學校及大學製度本屬中世紀之遺傳產物,當時人民所注重者大抵在於準備文雅生活之享用,帶有宗教色彩,世界上之責任問題,不甚措意。然當初所謂大學雖為教會養育人材,如有受過適當預備之人,無論貧無立錐之地,亦得容納。厥後則僅授四種“自由的專業”:道學,法律,醫學,與哲學。操此專業者既居全數人口中極少部分,於是與一般平民之業務益若風馬牛之不相及矣。時至今日,雖經無數改革而此種中世紀之遺風餘韻猶有存者。學校課程中仍多無補實際之科目。其結果仍不外養育少數境遇特優之人,一般人民,視實用綦切而無餘力及此者,安敢存此希望。即有此教育,與其所謀之職業既無所裨益,誰願令其子弟虛擲其光陰於無用之地者。世人固有矜憫幼年兒童為處境所迫,勢不得不輟學從工,因而永失教育之機會者,於是倡辦夜校或補習學校以期補救。然所學與所作無涉,兒童於工作疲勞之餘,尚須竭其精神從事無補實際之教育,果何為者!故救此缺憾者無他,惟有職業教育而已。今吾國教育之不切於實用則亦有同慨者。中學畢業而得升學者僅居百分之二三十,此外大都無業,或雖有業而大都非正當者也。高等小學之得收容於中等學校者亦不及四分之一,此外大都營營逐逐,欲謀一業於社會,而苦所學之無可以為用。此猶就普通學校而論耳。若實業學校專門學校似可以無慮矣,而亦有大謬不然者。有以畢業於紡織專科而為普通小學校圖畫教員者矣;有以畢業於農業專科而為普通行政機關助理員者矣。所用非其所學,滔滔皆是。雖然,此猶足以糊其口也,其十之六七,乃並一啖飯地而不可得。實業學校畢業且然,其他則又何說。抑此亦非用人而違其長者之咎。嚐聞農場嚐用農學生矣,其知識,其技能,或不如老農也;商店嚐用商學生矣,其能力未足應商業用,而其積習,轉莫能一日安也。此非教育自身之不切實用而何耶?於是為父母之遣子弟入校者,非為實用計,大多數仍存科舉時代之虛榮心,視為裝飾品耳。然此非一般平民所能為。與平民主義之教育不相容。大多數之平民,其所學與所用,當相輔而行,質言之,即其所受教育當與其恃以自立之職業有密切之關係。故救此缺憾者無他,亦惟有職業教育而已。

美國實行職業教育所主張之十二理由 總上所述,職業教育之需要,其大原因有三端:(一)經濟狀況之變遷,(二)教育觀念之改變,(三)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不能盡應一般群眾之要求。其他原因雖多,其大旨要不外乎此。美國於一九一七年由國會通過關於職業教育之大計劃,即所稱斯密休士律者。於此律將行通過之前,美國“國帑協助全國職業委員會”嚐將需要職業教育之十二項原因,報告於國會。其目的在表明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與教育各方麵,皆有需要之理由,以為如此要政,國帑實應予以援助。此報告書係草於此次世界大戰開幕之前,故其間不無與現今狀況不甚全符之處,然就大體而論,實為需要職業教育之有力理由。且其中所舉,亦有足與吾國需要相印證者。故特撮要臚列如左,以供借鏡焉。

一)職業教育之訓練能保存且發展天然富源。美國農業往昔之所以興盛者,蓋以土地富饒故也。其實此種良好狀況,苟中央政府能早與各州政府同心協力,使美國農夫得受有係統之訓練,則實現之期,可於前百年見之。今後如欲保全且發展美國素以自豪之農業事業,亟宜提倡職業教育之訓練,俾一般農夫皆得相當知識,善用天然富源。至於工商方麵,向來憑藉原料之多而且賤,今則國外原料之供給漸增,國內之原料或反形退步矣;向來憑藉外國工人之多而且賤,今固難望永能源源由歐洲而來,益以工業愈亦精巧,亦非粗工所能從事矣。故非提倡職業教育,使店鋪工廠中之工人得有適宜知識與訓練,因此知如何利用原料,不至虛耗;知如何將國內之樹林及礦物,造成更有價值之貨品;則工商業之興隆,不能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