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職業教育之需要(3 / 3)

二)職業教育之訓練能使人工不至虛耗。美國潛伏之大寶藏,不但為尚未開展之技能與職業之未來機會,不但為散處各地之千萬工人,而且包括無數之學校兒童;此種兒童每年由初級學校而入店鋪,田野,及辦公室服務者整千累萬。而吾人對於人工保全之方法,甚不注意,殊可慨也。人工虛耗之狀況,大略不外(甲)無業之人,或為勢所迫,不得不為怠惰之人;(乙)工作不完全或未經訓練之人;(丙)用不得當之人。補救之策,舍職業教育莫由。

三)職業教育之訓練能作徒弟製度之補助。美國工業界之工人,就大概而言,其技能實較前為遜。蓋今日學校尚未以訓育已赴工作之人之教育為己任,青年不得不在工業組織中,暗中摸索,冀得一二知識與技能。然此種工業組織已不若徒弟製度矣;大規模之生產,極端之分工,及偉大機械之猛進無比,使徒弟製度無存在之餘地。補救之策,亦舍職業教育莫由。

四)職業教育之訓練能增高賺得工資之能力。無論在何項職業內,其工人如得相當之實際訓練,生產增加,其賺得工資之能力亦隨之增高;國民生計,因得較前充裕。

五)職業教育之訓練能造成經過訓練之工人,以應社會之需要。工業界關於更為精美貨品之需要既日益增加,則經過訓練工人之供給亦較前減少,故宜注意職業教育,以補其缺。

六)職業教育之訓練能減低生活費用。因職業不興,可得耕耘之區域未被利用,一方麵人口銳增,農業階級之生產力不能與之俱進,生活費用遂因之增加,而民生苦矣。

七)職業教育實一良善之投資事業。因職業教育而用之款項,實猶一種良善之投資事業,必能獲得大利;姑不論其在教育方麵與職業方麵所得之利,即就金錢而言,亦有非他事所及者。本委員會固承認男女國民之價值,除其自身及社會所得之福利外,決不當以金錢為估量之標準。然即就金錢言之,亦有可觀者。美國十八歲及十八歲以上之人,從事耕種,開礦,製造,商務,運輸等事者,達二五,○○○,○○○。吾人試假定因職業教育之措施得當,每人一日所得之工資得增高一角,則每日工資增加之總數可達二,五○○,○○○元,每年可達七五○,○○○,○○○元。此所增之數即為一國財富之增加。此猶為最低度之假定,如每日之增加為二角半,則每日之增加為六,二五○,○○○元,每年為一,八七五,○○○,○○○元矣。為全國財力計奈何不提倡職業教育?

八)美國之昌盛實在危殆之期,救之惟有提倡職業教育。蓋美國不但為大工業國,實亦大農業國;今每年人民之聚集城市者增多,而從事農務者日少,豈不可危。

九)職業教育能使美國教育合於平民主義。其理由如下:(甲)承認各人有其不同之興趣與能力,使各人皆有同等之機會,預備其一生職業;(乙)有人為境遇所迫,不得不從事工作者,則利用一部分時間補習學校或半日學校,俾此種人亦得受其教育。

十)職業教育對於普通教育之目的與方法,亦有其良好影響,其影響雖為間接的,實屬積極方麵也。(甲)凡有兒童不能反應單獨書本教授者,可用“由作為而學習”之方法利導之;(乙)將實利之目的引進教育製度之內,取文化教育方麵之貴族氣度而代之,由是使教育切於實用,使教育與實際生活聯絡貫通。

十一)工業方麵與社會方麵之不安寧,大部分實因職業教育訓練之缺乏。目今工業界之工人,因分工之製,每人無異一簡單機械;久作單純可厭之機械動作,安怪其生厭思亂。如能輔以職業教育,使其合於工業界之進步,量力升遷,果有出類拔萃之才,不患無領袖之望。

十二)職業教育可直接增加國民生活程度。良善之生活程度所憑藉者二事:一為大多數群眾之賺得工資能力增加;二為大多數群眾對於價值有更完善之了解能力。職業教育於此二事皆可顧及,故能使人民心誌向上有求進之心。使人煥發勇於自助,固為教育之職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