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職業指導(1 / 3)

職業指導與教育指導之區別 職業指導與教育指導似易相混,而實各有其特別區域。大部分教育指導固與職業指導有密切關係,不能截然分離,然就嚴格言之,不能遽謂教育指導即職業指導。例如告兒童以某種商業中需要算學,輔助選擇科目或學校,此固顯然教育指導而非職業指導也。就他方麵言之,為青年在職業上謀進步與升擢之方法,為青年介紹相當之職業,此固顯然職業指導而非教育指導也。此二種之區別全視其所注意之目的安在:一在增進兒童或青年之職業機會,一在增進其教育。質言之,選擇職業在職業指導範圍以內;選擇教育以實踐職業之誌願在教育指導範圍以內。然欲教育指導得當,非顧及職業之趨向不可;教育指導又為職業指導之初基;二者之注重點雖不同,而其密切之關係固若輔車之相依也。

社會事業內容之複雜與職業指導問題 中國之孟母三遷其鄰,美國佛蘭克林之父屢攜其子觀察各技藝以定其職業,皆寓有職業指導之意。惟現今各種職業之繁多,內容之錯雜,遠非昔比,欲恃短時間之簡單觀察,以定終身事業,談何容易。在青年未加入職業之前,對於職業之內容狀況,既毫無所知,及其既覺,則為時已晚;再顧而之他,已耗費無量之時間與精力,而況未必即得其適當之職業,屢蹈覆轍者比比在是。一方麵由學校中出身之青年,整千累萬,源源不絕。僅有少數幸受高等訓練者,或可較易解決其職業問題,或最少亦可暫時不至倉皇失措。若其他大多數青年,勢須工作自給,不得不早與新環境奮鬥者,其危險窘迫當何若?其暗中摸索,顛連困苦者又何若?探察由學校入工作之過渡危期中所致之結果者伊誰之責?社會費無量精力與經濟從事教育事業,在職業界方麵果收有如何效果,統計此帳者伊誰之責?凡此問題,皆令人對於職業指導不得不加以充分注意與考慮者也。且此種問題不但與初等教育有關係,即高等教育亦難避免;非特貧苦子弟受其影響而已,即富有子弟亦難避免。及其既已耗費寶貴之光陰與精力,一旦覺悟,始恨其投身職業之危殆初期,無有人焉為之作相當之指導者,則已晚矣!於是萎靡不振,終身困苦,美國職業局常收到此種悲訴之信件,令人為之憫惜不置,益覺職業指導之不可忽;吾國自來無人注意及此,凡青年之職業問題,一任其隨運亂投,個人與社會各方麵之不經濟蓋有不可勝言者,主持教育者對於教育之結果究何若,非所慮及也。

人才經濟與職業指導問題 人才雖有高下,而各人固有其特長,苟用非所長,徒暴其短,積久並其所長而亦摧殘無餘。譬有經商之天才而誤入醫界,則醫界多一庸醫而商界失一砥柱,其虛耗為何如,豈待明辨。苟無職業指導之組織,此種現象,將層出不窮。此其流弊,非僅關係個人而已,在社會方麵亦有密切之關係焉。蓋任何事業,無論其大小若何,欲有所成就,必先得適當之人材,此為常人所知者。所謂適當人材者,彼對於其所從事之事業,知之,好之,樂之;其心目非僅專注於啖飯問題,實於其事業別有會心,興趣盎然;誠能如此,其效率之增加,乃自然之結果。社會上之事業因此遂獲最大之效率與最良之結果。然此等興趣與責任心非由外鑠,不得勉強而致,必也所從事之事業與其人之性質天賦,符合一致,然後加以學識,增以閱曆,乃成社會上有用之人材。然欲達此目的,非對於所選擇之事業,曾加以審慎周詳之考慮不可;故職業指導所盡之職務不但為個人謀福利,實為社會全體圖進步也。

職業教育勃興與職業指導問題 因晚近工業及各種職業內容之複雜與社會事業之亟需適當人材,職業指導乃一不可緩辦之事,既如上述;尤以職業教育之勃興猛進,職業指導之需要遂愈益殷切。僅僅職業教育,決不能達到此種教育所趨向之目的。吾人即有最完備之製度與計劃,能與青年以生產之技能與工作,吾人所欲解決之問題,僅解決其半。吾人不特當授與青年以終身事業之適當訓練,且當循其性之所近與審慎選擇之終身事業,加以適當訓練。故職業訓練不能離職業指導而孤獨進行;職業訓練之目的與職務不僅訓練而已,尤當詳察兒童之能力,並使兒童自知其特長,如何善用於其將來之生活,因勢利導,引入適當之終身事業。不然,職業教育所得之結果,無異工廠不辨別原料而魯莽造出之產品,主持廠務者豈能辭其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