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及時之適當刺激與訓練固甚重要,然過早之刺激與訓練亦足以阻礙智力與情緒之常態的發展,此有衛護青年之責者所宜審慎者也。兒童尚未完全成熟之腦部,纖維細胞甚易疲勞,如應用過度,常發生惡果;智力之初期有如易脆之刀鋒,不幸挫傷,有永遠不能挽救之遺憾。且兒童之本能趨勢,其發展各有其時期,各時期繼續相接,有連帶之關係。苟損壞其一,其相繼者亦受其影響,故不可以不慎。
5)過早之刺激與訓練固危險,即時期相當矣,而過甚之刺激與過甚之訓練亦有使個性變態之效力。多數兒童之神經過敏,易受驚嚇,及有神經病者,大抵由於環境之刺激太甚故也。此種過甚之刺激,初則害及消化作用,因此而害及兒童全身之健康與生長,由此又間接害及其氣質。此種兒童成人後甚難獲得鎮靜安詳之美德,其輕焉者亦易流於輕舉妄動也。
6)各人對於是非之見,所以有差異,亦以所處環境之勢力為其大原因。吾人所有之是非觀念,往往得自吾人偶處之特殊社會。從幼教養於盜賊社會之兒童,亦將以不能盜竊為可恥也。各青年於工作餘晷,其所交遊者皆下流賭棍,其難於為善,可斷言也。大抵吾人所有之道德觀念乃根據吾人所常交接之社會生活;此社會中所為者與所不為者,即於無形中為此道德觀念之背景。所謂吾人所常交接之社會生活,尤以職務以外遊戲時所交之伴侶為更有勢力。苟有人焉,身雖處此一群,而其是非觀念乃能超眾,則必因彼有較廣之接觸(大半由於閱看書報),其所好別有所屬也。惟關於此點,固有之心性亦有其勢力,能使一人易趨附何類之社會生活,此則遺傳與環境相互之作用矣。
較大差異之個性 有種種原因,使某種群體中之個性差異特甚,或關於某種特性之差異特甚。左列之種種事實,雖不無少數例外,與所舉者不能盡合,然大多數如此,亦有價值之參考資料也。
1)雜種人民之個性差異,較尋常為甚。異種結合所產生之子女,其結果常增加個性差異。測驗此種兒童之結果,其成績常多在量表之兩絕端,——即上智者多數而下愚者亦居多數也。有時所得之結果,乃並有父母兩異種之優點;有時所得之結果,竟並有父母兩異種之劣點。故異種結婚之於個性,誠有利益,而有時亦有其短處。
2)學得的特性之差異較固有的特性之差異為甚。此或由於吾人經驗之差異較吾人所得遺傳之差異為甚。吾人所得之遺傳,蓋代表吾人之祖先在過去時代與其環境接觸所遺之淨純結果;而得如此遺傳於後之特性,大抵皆非極端者,誠以趨於極端之個性往往不易生存於社會也。凡特性之須待學習而後獲得者,可見此種特性並非人類生存所絕對必需之特性,故個人之學得此個性者,其較他人常有更甚之差異也。至於遺傳之種種特性,大多數為人類生存所絕對需要者,故與“常態的”情形較,無甚大之變異也。
3)因久時期之曆代物競天擇作用,有種種特性成為遺傳性,然即此遺傳性中,亦有於人類生存方麵較屬重要,亦有在此方麵僅屬次要者,後者之差異亦較前者為甚。
4)智力方麵之特性,其差異較體力方麵之特性為甚。此其結果蓋亦由於智力之特性,其於保存生命方麵之重要,不及體力之特性。例如組織的想象力、音樂欣賞力、誠實、整潔等等,其差異之程度皆遠勝體力方麵之特性也。
5)在一民族中,如有一特性為新發生者,則此特性之差異往往較甚。此其原因或由於非生存所必須,或由於初發生,而民族原形細胞中尚未有堅穩之基礎也。
6)男子個性差異常較女子為甚。此乃根據測驗美國學校中之男女學生所得之結果。在校外之男女比較,所差不如在校內者之甚,此或由於學校中男女所得之訓練影響或有不同之作用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