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由鑒賞至批評(1 / 1)

關於文藝鑒賞,已費去不少的紙數了。這裏試把話題移至文藝批評去吧。

其實,鑒賞本身已是屬於批評範圍以內的事。所謂文藝批評者,種類很多,有什麼印象的批評、曆史的批評、科學的批評、社會的批評等等,批評的含義普通分為批難、稱讚、判斷、解釋、比較、分類等等。畢竟隻是以鑒賞為出發點的東西,無論何種批評都可作為鑒賞的發表。因了鑒賞者的性格,於是批評乃生出許多的種類來。創作的材料是實生活,批評的材料是創作。創作者玩味了實生活而生出創作,批評家玩味了創作而生出批評。故創作者就是生活的鑒賞者,而批評家就是創作的鑒賞者。把生活玩味了,在生活上發見了某物(SomeThing),有伎倆發表出來,對於生活,想使大眾共喻的,是創作者。把創作玩味了,在創作上發見了某物,有技倆發表出來,對於創作,想使大眾共喻的,是批評家。

批評是鑒賞的發表,我們可以沉默地去享樂文藝,也可以把自己所享樂到的傳給別人,前者是普通但以鑒賞為目的的所謂讀者,後者是批評家。中國是文字的國家,文藝批評的曆史很古,從來汗牛充棟的注釋家的著作,以及一切詩話、詞話、文論等等,都是文藝批評。但可惜大半都汲汲於文字上,瑣屑不堪,和近代各國的所謂文藝批評者差不多是全不相同的東西。這也不隻中國古來如此,文藝批評的成為一種有勢力的趣向,至於產出所謂文藝批評的專門家,在西洋也是近代的事。

文藝批評在現代已儼然成了一種專門的職業。這種職業完全是近代的產物。因了交通印刷的便捷和普通教育的發達,接觸文藝的機會較前豐富,文藝在現代已成了和日常茶飯一樣的生活上需要的東西,有需要就必有供給,於是不但創作是專門職業,連批評創作也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了。古代未有如此條件,連職業的創作者尚且沒有,何況職業的批評家呢?

文藝批評的任務一方是闡發作品,指導讀者,一方是批評作品,指導作家。文藝批評家可以說是讀者和作者所共戴的教師。偉大的文藝批評家應該就是人生全體的批評家,因為文藝批評是以作家的創作為對象的,創作是通過了作家的心眼的人生的表現,批評家的批評直接是批評創作,間接就是在批評人生。試看,托爾斯泰、拉斯金(J.Ruskin)、泰納(Taine)、培太(W.Pater)、勃廉諦爾(Brunetiere)等諸大批評家,哪一個不就是偉大的人生批評家?

或者有人要問,“批評家的地位在作家以上嗎?”這原不能一定,批評家之中有好的壞的,作家之中也有好的壞的。如果離開了人,抽象地但就批評與創作二事來說,則批評究是知識的產物,創作究是天才的產物,性質不同,無法品定孰優孰劣的。即使勉強品定了也是毫無意義的事。

作家可以不把批評家的批評為意而從事其創作,批評家也可以不管作家的好惡而發抒其批評。彼此有其自由的立場,可各不相犯。一味迎合批評家的意向的不是好作家,拘於主觀或以私意品騭作品者,不是好批評家。作品是作家對於人生的叫喊,批評是批評家對於作品的叫喊。作品因了批評增加社會性,也因為愈有社會性,愈有批評的必要。文藝在今日已不是少數人茶餘酒後的消遣品了,文藝批評亦將隨著愈顯其重要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