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花嫩不經抽春風幾度 眼媚宣露洗柳色無邊(2 / 3)

繞著湖海,造著二百裏方圓的一帶苑牆,上麵都拿琉璃作瓦,紫脂塗壁;又拿青石築成湖海的斜岸;拿五色石砌成長溪的深底;清泉塗壁,反射出五色光彩來。宮殿院宇,全是金裝玉裹;渾如錦繡裁成,珠璣造就。那各處郡縣,都把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從各驛地上獻送進京來;把一座西苑,頓時填塞得桃成蹊,李列徑,梅繞屋,柳垂堤,仙鶴成行,錦雞作對,金猿共嘯,青鹿交遊。這全是虞世基一人之力,逼迫著四方百姓,造成了這座西苑。

煬帝遊幸西苑的第一日,便帶了他寵愛的妃嬪,坐著玉輦,進苑來四處遊玩。由煬帝定名:

那東湖因四麵種的全是綠柳,兩山翠色與波光相映,便名翠光湖;

甫湖因有高樓夾岸,倒映日光,照在湖麵上,便名迎陽湖;

西湖因有莢蓉臨水,黃菊滿山,白鷺晴鷗,時來時往,便名為金光湖;

北湖因有許多白石,形若怪獸,高下錯落,橫在水中,微風一動,清沁人心,便名為潔水湖;

中湖因四圍寬廣,月光射入,宛若水天一色,便名為廣明湖。

那十六院:

第一座是景明院,因南軒高敞,時時有薰風吹入;

第二座是迎暉院,因有朱欄屈折,回壓瑣窗,朝日上時,百花呈媚;

第三座是秋聲院,因有碧梧數株,流蔭滿院,金風初度,葉中有聲;

第四座是晨光院,因將西京楊梅移入,開花時宛似朝霞;

第五座是明霞院,因酸棗邑進玉李一株,開花雖白,豔勝霞彩;

第六座是翠華院,因有長鬆數株,俱團團如蓋,罩定滿院;

第七座是文安院,因隔水突起石壁一片,壁上的苔痕縱橫,宛如天生一帽畫圖;

第八座是積珍院,因桃李列成錦屏,花茵鋪為繡褥,流水鳴琴,新鶯奏管;

第九座是儀鳳院,因四圍都是疏竹環繞,中間卻突出二座丹閣,便宛以鳴鳳一般;

第十座是影紋院,因長溪中碎石砌底,簇起許多細細的波紋,水光反照,射入簾攏,便是枕簟上也有五色波痕;

第十一座是仁智院,因左麵靠山,右麵臨水,取孔子樂山的意思;

第十二座是清修院,因峰回路斷,隻有小舟沿溪,才能通行,中間桃花流水,別有一天;

第十三座是寶林院,因種了許多拂國祇樹,盡以黃金布地,宛似寺院一般;

第十四座是和明院,桃蹊桂閣,春可以納和風,秋可以玩明月;

第十五座是繡陰院,晚花細柳,凝陰如綺;

第十六座是降陽院,有梅花繞屋,樓台向暖,憑欄賞雪,了不知寒。

那一條長溪,婉轉如龍,金碧樓台,夾岸如鱗,便定名龍鱗渠。隋煬帝窮日繼夜地在這五湖十六院中遊玩,不知鬧出幾多風流故事來。

有一天,風日晴和,煬帝下旨,召集文武大臣,在西苑中賜宴。這煬帝穿一件織萬壽字的袞龍袍,戴一頂嵌八寶的金妙帽,高坐著七香寶輦,排開了氅毛禦仗。文武官員,全穿了朝服,騎馬簇擁,左右追隨。真的花迎劍佩,柳拂旌旗;萬國衣冠,百官護衛。煬帝到了西苑,便傳旨將禦宴排在船上。煬帝自坐了一隻大龍船,後麵跟隨著五十隻鳳舸。船行時,龍舟當先,鳳舸隨後,魚貫而行;船住時,又龍船在中,鳳舸團團圍定在四麵。煬帝領著眾官員,先遊北海,登三山,才回到五湖中賞玩飲酒;觥籌交錯,管弦嗷嘈,君臣們盡情痛飲。

煬帝飲到高興時候,便對群臣說道:“如今四海升平,禽鳥獻瑞;君臣共樂,千秋勝事。湖上風光,萬分旖旎。卿等錦繡滿腹,何不各賦詩歌,紀今日之勝會?”

你道煬帝說的禽鳥獻瑞是怎麼一回事?原來西苑中樓台金碧,桃李紅豔,轉覺皇帝的輿仗,不甚鮮明;便有那湊趣的大臣虞世基,替皇上出主意,降一道聖旨,令天下各處郡縣,不拘水禽陸獸,凡是他羽毛,可作輿仗氅毛用的,一齊采獻,全拿鳥獸造毛製成輿仗,自然文彩輝煌,不怕他不鮮明了。這個旨意一出,誰敢不遵;忙得那許多官員,這裏取翠馬之羽,那裏拔錦雞之毛。羅網滿山,矢罾遍地。

這時江南易程地方有一座升出,山頂上有一株鬆樹,亭亭直上,有百餘丈高。四圍一無枝椏,清陰散落,團圓如蓋。樹的絕頂正中,結了一個鶴巢。巢中有一對仙鶴,飲風吹露,生雛哺子。也不知經曆了多少年月,自以為深山高樹,翱翔自由,再無禍患的了。

不料一日裏被那夥尋羽毛的人看見,便計算他一窩兒裏的鶴氅;隻是這樣的高樹,又無枝椏,如何得攀援上去?眾人商量了半天,便想出一個把鬆樹砍倒的主意來;卻又怕砍倒了樹,那仙鶴要飛去。誰知這鶴巢裏卻養著四隻小鶴,那鬆樹倒了,老鶴心疼小鶴,在別的樹尖上飛繞悲鳴;又把自己身上兒根氅毛,一陣亂啄,一齊拔了下來。這是老鶴悲憤之極做出來的,那班湊趣的臣民,便說成是禽鳥獻瑞。

這且不去說他,當百官奉了煬帝的旨意,便搜索枯腸,在禦宴前做起詩來。煬帝也做了八首寫湖上景色的詞,第一首是《湖上月》,第二首是《湖上柳》,第三首是《湖上雪》,第四首是《湖上草》,第五首是《湖上花》,第六首是《湖上女》,第七首是《湖上酒》,第八首是《湖上水》。那一首《湖上柳》的詞意兒十分的佳妙,道:

“湖上柳,煙裏不勝摧;宿露洗開明媚眼,東風播弄好腰肢,煙雨更相宜。

環曲岸,陰複畫橋低;線拂行人春晚後,絮飛晴雪暖風時,幽忘更依依!”

當時群臣傳誦一遍,各有和詞,又各獻酒稱賀。煬帝便命百官放量痛飲。君臣們飲了半日酒,俱覺大醉;便吩咐罷宴,眾文武謝了恩退去。煬帝餘興未盡,便換來了一隻小龍舟,駛大龍鱗渠,到十六院去閑玩。眾夫人聽得煬帝駕到,便一齊焚香奏樂,迎接聖駕。龍舟沿溪行來,妃嬪夾岸相隨。見到那迎暉院,早有王夫人帶領著二十個美人,後隨著許多宮女,笙策歌舞,將煬帝迎進院去。院中早排列著酒席,煬帝攜著王夫人的手,與二十個美人一齊入席。那美人輪流歌舞,次第進觴。

忽見一個美人,獻上酒來。看她時,生得綽約如嬌花,清臒如弱柳,眉目之間,別有風情。煬帝便問她叫什麼名字?那美人答稱:“姓朱,名貴兒。”

煬帝伸手去攬在杯裏,對她臉上細細地玩賞。那貴兒也十分賣弄,一手掌著杯兒,送在煬帝唇邊,煬帝飲了酒,親自執著紅牙,聽貴兒唱道:

“人生得意小神仙,不是尊前,定是花前;休誇皓齒與眉鮮,不得君憐,枉得依憐。

君要憐,莫要偏;花也堪憐,葉也堪憐;情禽不獨是雙鴛,螢也翩躚,燕也翩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