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太急切,朱應欽生生忍了兩天沒有開口問朱榆出口在哪裏,每天隻是像個熱情的主人一樣招待她吃喝玩樂。

朱榆倒是想回去,但是對這裏也是十分好奇,既然朱應欽那麼好說話,她也就不客氣地提各種要求,拿著被他們不屑一顧的手機到處拍照搜集證據,隻等回去之後向組織報告。

三天時間裏,朱榆差不多也弄清楚了一些不是秘密的情況,比如此地有三千多人,地震中死亡人數過百,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傷亡。至於領土大小……範圍應該不會超出伏龍山。

伏龍山的具體樣貌其實沒有人知道,曾經似乎也有過航拍,但是因為此地長年彌漫濃霧,所以草草拍了一圈也就過了。如果把整片伏龍山計算在內的話,那差不多有一個縣級市的大小。朱應欽這個皇帝的管轄範圍大約也就相當於一個縣長或市長,但是和梵蒂岡那種小國比起來,還是頗為可觀了。

這一天朱榆正在查閱相冊,忽然聽到外麵傳來女子說話的聲音。

“我隻是好奇而已,不會為難她的,你們放心吧。”這聲音聽起來溫柔悅耳,年紀應該不大。

朱榆放下手機走向門口,剛走兩步,門便開了,一個相貌柔美的宮裝少女聘聘嫋嫋地走了進來。少女一張雪白精致的瓜子臉,眉眼靈動,氣質溫雅,衣著華美,顯然地位不低。

“你便是陛下從宮外帶回來的女子嗎?”朱榆打量對方的同時,那少女也在打量她。

朱榆穿的是宮中上好布料裁剪的新衣,隻是因為頭發較短沒有梳成發髻,齊肩的發披散開來,看著十分清爽利落。

少女抿了抿淡粉色的薄唇,柔聲說道:“我是王丞相之女,王芷嫣,不知你可聽過我。”

朱榆恍然道:“我聽過,你就是準皇後吧。”

王芷嫣聽了臉頰微微發紅:“正是。”

朱榆偶然聽下人提起過,這個王芷嫣似乎多年前就和朱應欽定下親事,但是因為這幾年來先帝駕崩要守孝,先帝死了太後死,太後死了王芷嫣的娘死,一連串事情發生下來,兩人生生拖到如今。

朱應欽覺得婚事不順,還特意讓李天師算了一卦,李天師算了一天一夜,說朱應欽不宜早婚,最好是等到二十二歲才成親。二十二歲在大明絕對算是晚婚晚育了,但為了大明千秋萬載,等上幾年也是值得的。

但是王芷嫣就生生被拖成了一個十八歲的老姑娘。

朱榆還琢磨著王芷嫣找她幹什麼,就聽到王芷嫣說:“我聽說陛下很是喜歡你。”

“什麼?”朱榆以為自己聽錯了。

“那日你本是被當成刺客帶進宮的,但陛下蘇醒之後卻沒有問罪,反而好生招待了你,這兩日甚至帶著你四處出遊。”王芷嫣說著眼中掠過一絲惆悵,“芷嫣並非拈酸吃醋,心胸狹窄之人,陛下喜歡你,是你的福氣,我自當接受。”

朱應欽帶著朱榆四處遊玩,這事終究是藏不住,隻不過對外並沒有透露朱榆的身份。但王芷嫣是王丞相的愛女,自然有辦法知道朱榆的身份,可她也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道朱應欽接近朱榆的別有用心,還以為自己沒過門就失寵,不禁黯然神傷。昨日在王丞相書房外,她不小心偷聽到一句,知道陛下要給朱榆一個名分,她心碎逃走,想了一夜,終是忍不住來看看這個日後的姐妹。

朱榆卻明白王芷嫣誤會了,不禁失笑道:“小妹妹,你誤會了,我和朱應欽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居然直呼陛下的名字!”王芷嫣花容失色,“陛下果然很喜歡你!”

“是我說錯了,你聽我解釋,其實我是從山外來的,他對山外的世界很好奇所以才和我多說了幾句!”

王芷嫣眨巴杏眼,露出小鹿一樣可憐的表情,“真的嗎?你沒有騙我?”

朱榆含笑點頭:“當然是真的了,不信你看看,這個是手機。”

看王芷嫣好奇地摸手機,朱榆心想,拿手機哄小孩,這一招真是屢試不爽。

但是王芷嫣看了一眼,臉色頓時變了,眼淚啪嗒一下掉了下來,哇的一聲哭出來,轉身跑走,留下傷心欲絕的三個字:“你騙人!”

朱榆低頭一看手機——糟糕!上麵是她和朱應欽的合照!

這下真的沒法解釋了。

朱應欽對朱榆十分友善,但貴為天子的他應該沒什麼正常人的社交經驗,他的友善生硬而刻意,兩人之間的對話大致如下。

朱應欽:“朱姑娘,你失蹤多日,父母應該會很擔心你吧。”

朱榆:“我父母早已過世。”

朱應欽:“好巧!我也父母過世!”

朱榆:“……”

朱應欽:“朱姑娘,那你可有什麼親戚朋友?”

朱榆:“沒什麼親戚朋友。”

朱應欽:“好巧,我也沒什麼親戚朋友!”

朱榆:“……”

朱應欽:“朱姑娘成親了嗎?”

朱榆:“沒有。”

朱應欽:“好巧!我也沒有!”

朱榆:“……”

朱應欽:“我與朱姑娘真是有緣……”

如果不是朱應欽之後拉著她論資排輩,說兩人同為明太祖之後,按輩分她該叫他一聲“皇叔”,朱榆可能要以為他要跟自己求婚了。

“你才二十一歲,我比你大兩歲了。”朱榆幹笑兩聲,“這血緣關係隔了十萬八千裏,皇叔還是不敢當了,咱倆平輩論交就好。”

朱應欽卻是不肯,說什麼也要給她一個名分。

“朕與你一見如故,且你我同為太祖皇帝之後,朕欲封你為王,如何?”

朱榆嚇了一跳:“封王?”

“不錯。”朱應欽一臉“你還不跪謝皇恩”的笑容,“朕便封你為晉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何?這可是大明朝有史以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王爺了!”

朱榆沉默了片刻:“對不起,我不能接受。”

“為什麼?”朱應欽不敢置信地看著她,“晉王身份尊貴,你為何拒絕?”

朱榆道:“我誌不在此,還是想回去當個村官。”

朱應欽皺眉道:“豈有此理?難道朕大明的晉王還比不上一個村官嗎?朕明白了!”朱應欽恍然大悟,“外麵世界廣闊,你是瞧不起朕的王國太小了吧。”

“不是……”朱榆想要解釋。

朱應欽不聽,他勾唇一笑:“如果朕許諾你的,是外麵的江山呢?”

朱榆瞪大眼睛:“什麼意思?”

“朕且問你,在你眼中,朕是一個怎樣的皇帝?”朱應欽微笑問她,神情中帶著一絲自得。

“呃……算是個明君。”好歹受過對方好處,朱榆覺得得挑好聽的說。

“朕的兵馬又如何?”朱應欽又問。

“兵強馬壯。”就是太少。

“朕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覺得朕的兵馬太少,是不是?”朱應欽一眼看穿她的心思,“朕的心思,你應當知道了,你我同為太祖之後,應當是一樣的心思,想要光複大明,恢複我大明江山和朱姓的尊貴。你拒絕朕的封王,不過是看不起朕兵馬太少,但如果朕告訴你,其實朕所擁有的,遠遠不止於此呢?”

朱榆神色一變,警惕問道:“你還有其他兵馬?”

朱應欽微微一笑:“千軍萬馬。”

朱榆一聽就覺得扯淡:“伏龍山怎麼藏得下千軍萬馬?”

“伏龍山藏不下千軍萬馬,但朕若出山,登高一呼,招兵買馬,自然不怕無人響應。”朱應欽站起身來,緩緩走到窗邊,看向不遠處的青山,“朕所倚仗的,不隻是血統,更重要的,是朕手中握有一批寶藏。”

朱榆咽了咽口水,心髒撲通撲通猛烈跳了起來。“寶藏?”

“不錯。”朱應欽點點頭,“這批寶藏自南宋末年便已埋下,這世上唯有大明正統繼承人才知道它的下落和開啟之法,當年太祖得劉伯溫相助找到寶藏,從而推翻元朝,恢複漢人江山。大明立國之後,太祖又充實了寶庫,留給後世之孫以做東山再起。六百年前,燕賊奪位,沒有從建文帝手中得到寶藏的下落,但朕卻知道。”

朱應欽回頭看向朱榆,目光灼灼,看得人心中發熱:“你若與朕聯手,他日江山,朕與你共享!”

朱榆心中熱血澎湃,幾乎忍不住拍案叫好!

——南宋寶藏!太好了!一定要獻給國家!

看著朱榆激動的神色,朱應欽滿意地點點頭:“你可答應?”

“好!”朱榆用力點頭,“寶藏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