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則剛,無求則安。一個人心中沒有了任何的奢求,沒有任何念想,隻是簡簡單單地享受生活,內心便會安寧十足,生活也會精彩十足,生命便有了永恒的意義。
一切外物皆因緣而生,唯一不變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性。如果我們能夠永久地守住自己的一顆本真之心,保持平常狀態,外界的任何幹擾,比如生死離別,哪能影響到我們,讓我們為之痛苦和煩離呢?
另外,莊子在其作品中提到“萬物方生方死”的說法。簡單地說,就是世間一切事物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發展之中的,沒有哪一刻的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在每個時間點上,都有舊我的消失與新我的產生。通俗地說,生死是自然規律,生死是自然循環的過程,每個人從生下來就注定有一天必然會死亡。死了,也會有新生命的出現。生和死都是自然現象,我們不必為生而歡喜,不必為死而悲傷,隻要能夠以自然的心情來看待生死,順應自然規律,便能活得灑脫、自然。
3. 生命真正需要什麼
羅馬人愷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麵,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愷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利奧·羅斯頓是最肥胖的好萊塢明星,他的腰圍有6英尺多,體重達到了385磅。1936年,在一次演出時,他因為心力衰竭,而被送往湯普森急救中心。搶救人員用了最好的藥物,而且還動用了最好的醫療設備,最終,仍舊沒能夠挽回他的生命。
在臨終之前,羅斯頓曾經這樣說道:“你的身軀如此龐大,但是你的生命需要的也僅僅是一顆心髒。”
羅斯頓的這句話,感動了當時所有的人,尤其是當時的醫院院長——哈登。作為胸外科的專家,他流下了傷心的眼淚。為了表達對羅斯頓的敬意,同時也為了提醒體重超常的人,他就將羅斯頓的這句話刻在了醫院的大樓上麵。
1983年,另一位名人,美國著名的石油大亨默爾因為心力衰竭住了進來。因為戰爭,使他的公司陷入了危機之中。為了盡快地擺脫困境,他不得不忙碌地來往於歐、亞、美之間,最後因為舊病複發,才住進了醫院。
他將湯普森醫院的一層樓包了,為了不影響工作,他還架設了五部電話與兩部傳真機。當時的《泰晤士報》上這樣寫道:湯普森——美國的石油中心。
默爾的心髒手術很是成功,他在這兒待了一個月便出院了。在醫院療養期間,他真切地體會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覺得自己的一生確實太過忙碌和勞累,已經失去了其本有的色彩。出院後,他沒有回美國,托人賣掉了自己悉心經營的公司,並且在蘇格蘭鄉下的一棟別墅中開始安享晚年。在1998年,湯普森醫院百年慶典,邀請他參加。記者問默爾為何賣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醫院大樓上的那一行金字說道:“正如利奧·羅斯頓的話一樣,其實,富裕和肥胖沒什麼兩樣,都不過是獲得了超過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罷了。”
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過多的金錢和物質嗎?即便你擁有了全世界,無非也就是一日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有多麼豪華的房屋,買回來很多好吃的,到頭來也是睡一張床,吃三頓餐。就算你每次可以點上一百道菜,你又能吃多少呢?最多能撐飽一個胃,難道不是嗎?
鼴鼠是一種寄居在下水道中的老鼠。一隻在大河附近,天天飲滔滔江水的鼴鼠其實與生活在下水道飲水的鼴鼠是一樣的。試想,同樣都是鼴鼠,它們腹中容納的水量是相同的,飲水過量的話,除了撐死之外,又有何益!人生也是如此!正如上述事例中所說:“富裕和肥胖其實沒有什麼兩樣,都不過是獲得了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罷了。”這是生命的症結所在,生命需要的是適當的營養,過多了同樣也會扼殺它。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珍惜生命吧!
4.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福氣
2008年5月12日,相信很多人至今都沒有忘記這個時間,沒有忘記這個讓人欲哭無淚、愁腸百結的日子——汶川大地震。這個災難讓許許多多的人失去了至親至愛,甚至也會變成殘廢。但是日子還得照樣地過,地球還依舊繞著地軸自西向東地自轉,一切物體沒有因為這個愁雲慘霧而靜止不前。為此,對於當下的我們來說,活著便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和幸福。要學會珍惜我們身邊的人、事、物。不要等到突然失去後才心痛,不要讓自己做後悔的事情。“後悔”這兩個字加起來雖然僅僅隻有16筆,但是這16筆卻會讓人痛苦不堪,所以不要輕易去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