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第拒媒心不變(2 / 2)

幾句客套話說過,鄭元和提出了要贖回舊書僮來興一事。崔尚書想了想後回答我府並無來興其人。”

鄭元和說來興是其原名,早已被恩師改名為崔興了。”

“啊!”崔尚書這才明白。心想,崔興這個仆人聰明靈利,品貌兼優,的確逗人喜愛。本想留下,又覺不妥;當即說道它既是狀元公舊人,老夫就忍痛割愛,完璧歸趙了。”

鄭元和高興地說:“那,五十兩身價銀,也該完璧歸趙呶?”

“區區五十兩銀子,何足掛齒?狀元公就不要提它了吧?”

“那,卻之不恭,晚生就再次感恩不盡了。”

崔尚書當即叫出了來興,當麵交與了舊日的主人。並且當場撕掉了賣身契。來興流著眼淚與崔尚書叩頭告別,之後就走出客廳,回到下房去收拾行李,準備上路。

謝恩與要人兩件事情均已辦妥,鄭元和作別告辭。崔尚書起身阻止說請慢!老夫還有一事相告!”

“老恩師讀講!”

“人常說,人生有四大喜事,組成了一首四喜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狀元公當今在四喜中已占有了三喜。”

“那三喜?”

“長安久單,今日剛好下著及時雨,此一喜也。來興與你乃是江南舊人,剛才重逢,此二喜也。你少年得誌,金榜題名,此三喜也。不過,還缺了洞房花燭夜,因而美中不足,應該四喜臨門才好。”

“那--”鄭元和正要說出李亞仙名字,以補上四喜,崔尚書又搶著麵露喜色地作了介紹:“自古才子配佳人。狀元公風流倜儻,理應有美人作伴,來一個洞房花燭。今有當朝首相韓公央我為其千金小姐為媒作伐。”“這--”鄭元和意欲插話阻止。

崔尚書不容分說,又眉飛色舞地說道:“那宰相家小姐,年方二八,有乃父遺風,琴祺詩畫無所不會,生得如花似玉,正好與狀元公是天生的一對,地配的一雙。不知狀元公意下如何?”

這下可輪到鄭元和說話了。他不為所動地說老恩師成人之美的深情厚意,學生我領受了。隻是,隻是學生家有賢妻,豈能停妻再娶?”

崔尚書冷笑了一聲說:“你說的賢妻就是李亞仙嗎?”

鄭元和點了點頭是她。”

崔尚書說李亞仙其人,老夫也曾相識,還多次聽她唱曲。她雖然有著花容月貌,卻是一名曲江歌女,青樓中的野草閑花;逢場作戲就行了,你怎麼就沐真了呢?”“不不不!”鄭元和見其心中的人受到了鄙薄,就如同自己受到了侮辱一樣,當即反駁道李亞仙身陷煙花,是因為賣身葬父後又被人轉賣。她賣藝不賣身,是一朵出汙泥而不染的白蓮花。要不是她在亂葬墳中釘救於我,學生早就葬身狗腹了。要不是她刺目勸學激勵我奮發苦讀,學生我早就玩物喪誌,也沒有金榜題名的今天了。詩雲:投我以桃李,報之以瓊瑤。俗話也說,受恩不報非君子。學生可不能作一個一闊臉就變的負心郎嗬!”“啊?還有這事!”崔尚書吃了一驚請道其詳。”接著,鄭元和將他在亂葬墳中獲救,李亞仙不嫌棄其乞丐身份,以及為了激勵其讀書上進,忍痛刺瞎了最寶貴的眼睛的事,詳詳細細地作了介紹。崔尚書聽後,深受感動地說李亞仙真乃女中豪傑也!可敬可佩!其實老夫為她本人也作過伐,是受曾學士之托。她為了你而拒絕賣唱,拒絕出嫁的事,讓老夫頗為敬佩。今日又受到了宰相的相托,不好推卻,才違心地第二次出麵為媒的。老夫我收回剛才的話。宰相大人處,我當即去代為委言謝絕。如果,你剛才聽從了我的話,作了個攀龍附鳳,見異思遷的負心郎,那就太有負於李亞仙,老夫也將成為活活拆散一對美鴛鴦的大罪人了!慚愧!慚愧!”話說到了這個地步,足以說明崔尚書深明大義,不以前輩和高官壓人。鄭元和深深地一躬道:“老恩師寬宏大量,如此體貼下情,學生我代亞仙感恩非淺了!”接下來,崔尚書就轉變話題。他以官場過來人的身份,告知新科狀元以許多官場的禮儀以及今後要為官清廉,愛民如子等等注意事項。鄭元和連連點頭,表示牢記在心了。

時近中午。天上的小雨還在如絲如縷地下個不停。鄭元和起身告辭。崔尚書手挽手地把客人送到了大門口。來興早就提上自己的簡單的行李包,在門房裏恭候了。

鄭元和向主人拱手告別,坐進了八人官轎,來興加入了隨行者的隊伍,共同消失在蒙蒙的秋雨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