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連環策,南柯繁華斷(一)(1 / 3)

延興元年臘月廿二,出使北魏的使者見到了拓跋頊;隨後,拖延著始終不肯從寧都附近撤離的三萬魏軍拔營而去,撤至牛首山。雖是未回江北,但離寧都畢竟遠了些,便讓我略略放心。拓跋頊並未回信,隻讓使者傳話,“請公主放心,拓跋頊雖無能,可必踐往昔盟約!”

我也知不知道該不該信任他,並且也沒想到我曾和他達成了兩國怎樣相處的盟約。他當時也隻是口頭表示了不會和我爭江山而已。深知有備無患的道理,我給秦易川下了密令:“嚴密監視著魏軍動向,不可鬆懈。如發現魏軍居心不良,可令諸將便宜行事。”

延興元年除夕,本該由皇帝大宴群臣,但我借口蕭寶溶生病,隻讓大皇子蕭聽風主持筵席,連我都不曾參與,隻在暗中警戒著可能的異動。

延興二年正月,我以蕭寶溶之名下詔,立大皇子蕭聽風為太子,與安平長公主共同監國,示意天下我並無篡位或恢複大梁之心,以籠絡忠實於蕭寶溶的眾臣。

尉遲瑋、晏采宸等人雖是疑慮重重,不肯解甲入京覲見,但一時也不敢有所動作,依然徘徊觀望著。

我有把握,隻要假以時日,憑著我昔日的影響力,在確保會扶立大齊蕭氏後人後,他們終將馴服於我。

可惜,我再沒有我需要的時間和機會。

正月十五,正當寧都稍稍平靜時,閔邊傳來急報,閔國大舉入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破閔邊防線,攻入北安郡,不過短短數日工夫,便搶占了北安大半城池。

我急忙安排秦易川分兵救援時,魏齊邊境異變突起。

原駐紮在牛首山的近三萬魏軍,在秦易川分兵後突襲齊營,大勝;江北魏軍趁著南朝守軍無力抵禦之機強渡江水,與江南魏軍彙合,有八萬之眾,直逼寧都。

確切的消息傳來時,我雖是陣陣心悸慌亂,卻沒有太過震驚。仿佛是意料之外,又仿佛是意料之中。莫非潛意識裏,我早有了這樣的疑心?

這時,晏家兄弟已為此事而來。

“長公主,率領魏軍攻殺我南朝軍民的,是魏帝拓跋頊!”晏奕帆維護著蕭寶溶,再不知在我跟前說了多少北魏人的不是,此時更是義憤填膺。

晏采宸大約認定大敵當前,我斷斷不會再拿越來越少的武將開刀,也親自從城外趕來,向我諫道:“長公主,此時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想來皇上休息的日子也久了,龍體也快痊愈了,請長公主盡快讓皇上出麵視事,也好上下齊心,共同抗敵啊!”

“拓跋頊……”心口處的灼熱已經變成了灼痛,仿佛那展著翅翼的猛鷹怒目相向,磨礪已久的尖利爪牙撲下,鉤啄處鮮血淋漓……

“我知道了……”我僵冷著聲音道:“下去準備,集中兵力堵截魏軍,務必將他們攔於南浦鎮以外!以皇命向南方募集兵馬勤王!”

“那皇上……”

“我待會兒去見他,總要……共度此劫吧?”

“皇上身體……還好吧?”晏奕帆不確定地又加問了一句,似乎很擔心我是不是已經將他最敬慕的皇上給害死了。

我自然不會真的傷害蕭寶溶。

可我一時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我不想見他,不想回憶我們美好或悲慘的過去,不想麵對如今視同仇敵的相處,因此甚至不願意隨侍在我跟前提到他。

“他有美人,美酒,美食,應該……很好。”我隻能這樣說,但並不敢肯定。

晏家兄弟疑疑惑惑離開,我怔忡片刻,起身去看望蕭寶溶。

在南方有手掌實權的高門士族中,蕭寶溶的名望,自然遠勝於我。我的確需要再度和他聯手了,對付的,是那個據說一心喜歡我一心想幫我的拓跋頊。

他身畔的幾名侍仆,除了韋開,都已換成了我的人,幾乎日夜不歇地監視著他的動靜,生怕他再和舊部有所聯絡。因此我一過去,便有侍仆上前來稟報:“皇上身體已經恢複不少,隻是不知保重,這幾天日夜喝酒,恐怕這樣下去……這病可就難好了!”

日夜喝酒……果然是日夜喝酒。

我去的時候正是傍晚,蕭寶溶側臥於軟榻上,淡青的袖子揉皺了一大團,但沿榻沿垂落的姿態依舊從容,依稀辨識得出以往的優雅瀟灑。

但他當真醉得厲害了。

蒼白的麵容過於安靜,接近於令人驚懼的死寂,明明十分清新的杜蘅清香卷在醺醺的酒意中,嵐靄般浮泛著某種辛澀苦辣,讓人不由地便哽住了嗓子,說不出話來。

“三哥,三哥!”我叫了他兩聲,又讓侍女取了醒酒湯來,希望盡快讓他醒來。

“我不是你三哥,不是……”蕭寶溶歎息般吟著,側過身掙紮著,躲開侍女的湯水,半睜了片刻迷離的眼睛,又喃喃地說道,“朕不想再見到你,不想再見到你……阿墨,阿墨……”

他悲傷含糊地念著我的名字,黑濃的睫忽然便濕了。甚至,沿了他閉緊的雙眸,竟有晶瑩的水滴悄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