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2 / 2)

於是有了我們的再相逢。於是他在國中後又一次來到台北,又一次來到那個他曾無比豔羨的家庭,見到了那個成長在真正幸福的家庭中的我。

從那一天起,他便把我當做生活中唯一的那道陽光。因為我的存在,讓他可以暫時逃離曾經家庭帶來的破碎與痛苦,讓他能忘記母親在他生活中留下的種種痕跡,讓他可以不再去想父母失敗的婚姻給他帶來的不安全感和自卑。

他說,隻要和我在一起,似乎每一天都能找到新鮮的樂趣,似乎許多本壓在心上的那些壓抑瞬間都能暫時拋去腦後,不必多想不必痛苦,不必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那時候我們都太過年輕,青春熱烈又燦爛,那種沒來由的能量與熱情讓我們誤以為生活似乎就可以這樣永遠繼續,沒有什麼能破壞這一切,我們可以總是無憂無慮地迎接所有意外與驚喜。

因此常常就忘了,我與他是截然不同的性情,他有太多我無法觸及的秘密,他的敏感與自卑在我們之間畫下一道隱形的溝壑。青春的熱烈短時間內隱藏了這一問題,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我與他年紀漸長,現實的陰影也一步步攀爬而來,遮蓋在原本明朗的生活之上。

我所謂的“純真”成了刺傷他的“無知”,我的恣意妄為、我的任性都成了傷害他的利刃。我本該是救贖他的光,卻又將他的情緒推入深淵。

所以我不奇怪我們兩個人會在相愛四年後走向分崩離析,他注定會無可奈何地去選擇逃避。

時間不對,狀態不對,我與他的戀情似乎也顯得有些不對。

做節目的這些年裏,我聽到了別人各式各樣的愛情故事,或幸福,或折磨,或誤會叢生,或令人心神疲憊。在這些故事裏總歸還是有那麼幾個幸福、美滿、充滿默契。可那太難了,簡單相愛便能獲得完美結局,這概率比中彩票還要低。

現實有太多影響因素,即便有人願意堅持初心,可是卻總會忘記,愛、喜歡是一個人的情愫,而愛情卻需要兩個人去努力。

這種努力,隻要有一方的步調稍有偏差,說不定就會讓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用看似自我犧牲的事來感動自己,往往忽略這些“感動瞬間”到底給對方帶去了什麼。

我們總在愛裏將自己看的無比重要,卻忘了,兩個人相處時,有些事注定是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

和林漢聰分手後,我冷靜下來認真思考了很多,沉澱過後,一些過去曾經忽略的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麵,放以前我從來都不會思量的小細節,也讓我抽絲剝繭,拿出來晾曬、分揀,仔細從中找出我們分手的關鍵原因。

越是思考的深了,我就越能理解——我們的感情在當時,除了分手,似乎已沒有別的路可以去選。

原以為我和林漢聰的故事也許就隻能這樣遺憾收場,卻沒想到,他竟會在一年後給我寄來那張磁帶。我聽罷了他所說的一切,心中生出一絲衝動,我很清楚,這個機會我必須好好把握,不然我與他可能就徹底沒有未來了。

收到磁帶當天我便跟電台請了假,準備去阿裏山,第二天的主持工作,我暫時委托給了謝淑卿。她坐在我辦公桌旁聽完這些話後隻覺不可思議,看我躍躍欲試打算赴約的模樣,急忙拉住我勸道:“你真的打算就這樣什麼都不管不顧,奔著他去了?”

我說:“你知道我這些日子都在等什麼,你也知道,我這麼久以來其實就想要他一個答案的。你……”

“趙心卉,你能不能先冷靜一點?”謝淑卿永遠都能在我情緒幾近失控的邊緣,強行將我拉入理智派,“你應該還記得當初他是怎麼不告而別的吧?你也記得下雨那天,他是怎麼不聽你解釋就這樣人間蒸發!”

“那天他誤會了,而且他不是人間蒸發。”

我把磁帶遞給她,希望她能再聽聽林漢聰說的話。

“美芬阿姨生病了,他沒有辦法,他隻能回去照顧她。那段時間他們家欠了很多錢,一屁股債,他不想讓我跟他一起扛這些,我都理解,如果換做是我,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那等他母親去世以後,他不能給你來個電話,寫封信嗎?你連他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卻還給他守了整整一年多的活寡,這就公平了嗎?”謝淑卿向來就會為我鳴不平,我很清楚她的憤怒其實隻是看不得我受委屈。

我隻好歎了口氣,將林漢聰告訴我的事都轉述給她,當然千言萬語化成一句,無非是那標準的四個字:“他有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