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幸福也可以快樂(1 / 2)

我喜歡看《好想好想談戀愛》,雖然我早已走過了傳統意義上的戀愛季節,雖然我和絕大多數男人和女人一樣不喜歡獨身。

劇中那四位單身女人原本也不想獨身,可結婚這個問題牽涉到另一個人甚至還有兩個家族一大堆人際關係,往往不能自己一個人說了算,所以雖然她們一直在不斷地尋尋覓覓,十多年過去了仍難以如願。但不管她們的每一次感情經曆是對還是錯,我還是感佩她們的激情澎湃、追求執著。我這裏不對這部電視劇作理論上的探討和評論,隻是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寫女性題材散文的女作家,來談談女人對幸福和快樂的一點感受。如果說女人的幸福總是和丈夫、家庭、孩子緊密相連,那麼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定能得到幸福,但快樂卻是可以由自己來創造的,而且你創造了你就會擁有,沒有人能剝奪你快樂的權利。

這話說起來似乎有點兒悲壯,好象幸福求不到了就退而求之去找快樂。但我以為兩者之間沒有根本的矛盾,快樂和幸福都是一種感覺,隻有自己最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擁有什麼。倘若本來需要的經過努力無法得到,遺憾自然難免,尋找和追求的過程卻是有的,而且這個過程中也可以享有快樂,並且最終心安理得與快樂相伴。

一個人,尤其是女人,又幸福又快樂固然最好,因為有了幸福必定會快樂;不那麼幸福但很快樂也不錯,畢竟要想兼得幸福和快樂不容易,光靠自己奮鬥不一定能得到;最不可取的就是與幸福快樂都無緣,看上去什麼都不缺,其實窮得連笑的功能都沒有了。

我就認識這麼一對老夫婦,當年婚姻由父母包辦,磕磕碰碰過著,生了半打孩子,依舊貌不合神也離,幹脆就不說話了,實在有事,便分別叫兒女轉告。如果兒女都不在,家裏除了電視聲和偶爾的咳嗽聲,再整不出別的動靜,就這麼無言相對三十年。老兩口去世後安息一處,依舊無言。她媳婦抹著淚對我說:都是好人,都不幸福,也不快樂。其實三個月不說話就得趕緊想辦法,三年不說話那就非得分手了,他們是三十年啊,簡直是萬惡的舊社會!

這個例子當然是極端是個別,但貌合神離的又有多少?勉強湊合的又有多少?這就難說了。我親耳聽一個調整不好又懶得離婚的男人跟人說:反正全國人民都這麼過,我又有什麼過不去!這話未免高風亮節得有些廉價,漫說全國還有那麼多普通然而幸福的夫妻,即使沒有,你也不能說你這是為了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吧!

幸福快樂的女人也有,放眼看去,周圍不乏典型和榜樣。但這決不能單看表麵,有時候大家都認為幸福的女人,沒準她心裏苦得跟伊拉克人民似的。真正幸福的女人,是不把幸福掛在嘴邊說的,她不一定漂亮,但肯定自立、寬容、善解人意、柔情似水,而且她最大的成功在於她把握機會和緣分的智慧,找到了合適自己的那一半,才有幸福的可能。

咱先不說幸福的女人如何讓人羨慕甚至嫉妒,這是你想學也未必學得到的。咱來看看在我們置身其中的這個燈紅酒綠、充滿誘惑的大都市裏,一直單身和離婚後單身的女人確實多起來了。前些天我參加一位離婚女人的生日晚會,到會的半數以上的女性為她的單身同類項,齊刷刷圍成一圈,幾乎都事業有成、經濟獨立、能歌善舞、風韻猶存。那一刻,我不由在心裏感歎:到底是女人們進步太快,不合男意?還是男人們眼神不濟,無福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