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八章(1 / 3)

臨近年關,朝政大事處理的也都差不多了,

今年朝廷雖然經曆了不少事情,但水鏡覺得今年是最愉快的一年,他想著今年這個年,一定要好好過。

今年水溶回朝,平定西北,掃平格爾沁,除去了心頭大患。雖然死了個兒子七皇子,關起了皇後,圈禁了怡全家,但他們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不可憐惜。

內務府送來了各地過年的進貢物品,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都是極好的東西,水鏡指示寶珠帶著人過去,每樣東西都挑一些好的送到玉園去。

珠寶玉器,首飾衣料是水鏡最愛送給黛玉的物品,依舊由他自己親自挑選,他自信自己的眼力過人,審美情趣最獨到。

這一陣子,玉園門口也是每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這等熱鬧,惹得黛玉與水溶十分心煩。

大家都知道,輔政親王府修建好了,但那裏除了幾個負責看門灑掃的仆人,水溶根本就不沾邊,整天吃住都長在玉園。

無論是皇上水鏡,還是太子水澈,找水溶都是去玉園找,送東西當然也是送到玉園。

黛玉在京城除了賈府,沒有什麼親戚。

現在,她的身份是未來的輔政親王妃,想來巴結的達官貴人,皇親國戚也不在少數,隻是她性子孤傲,不喜熱鬧,又加上是閨閣女兒身,與外界基本不接觸。凡是投貼送名片邀請函的,一概由秀姑擋駕。

宮裏的妃嬪見黛玉如此受皇上恩寵,盡力來籠絡,不斷地給她送禮物過來。

還有西山的李家,敏之納之也經常不斷地派人送來了閨中女兒間的小禮品。

這些都是由紫鵑負責打理,配送些同等份量的回禮應付。

水溶這方麵的親戚很多,他的外祖父家,雖然懂得樹大招風,為人處世極其低調,但原本就是異姓王,大女兒即水溶水澈的母親是已故皇後,小女兒現在是皇貴妃,等於是沒戴鳳冠的皇後,他眾多的表兄表妹都已經成了家,枝枝椏椏,沾親帶故的,還有朝中的大臣,沒有不想與水溶結交的。

水溶做事很絕,他讓人在親王府大門上,貼了一張他的親筆所書“此門不通”紙條。

盡管如此,還是有人不死心。

這人來禮往,是傳統習慣,水溶厭惡,黛玉不喜,但是有些實在是不好拒絕的。

好在有秀姑紫鵑對這些事情都很精通,這些禮尚往來之事,就由她們負責打點。

偶爾遇到不好處理的事情,紫鵑與秀姑都拿不定主意,就去問黛玉,由黛玉決定。

這樣,黛玉倒也不算特別忙碌。

她為水鏡作的畫,很快完工了。

這天,水鏡下了早朝,來到南書房,與幾位飽讀詩書,在繪畫方麵很有造詣的朝臣觀賞他才得的前朝名家書畫。

君臣正在其樂融融地觀賞著,突聽水溶陪著黛玉來了。

水鏡聽到黛玉來了,忍不住龍心喜悅,十分欣喜地丟下幾個臣子,快步來到南書房的西暖閣會見心中最愛。

水溶黛玉向水鏡行禮之後,不等水溶說話,黛玉拿出一副裝裱好的畫遞了過去,美麗的眼睛瞧著水鏡,抿著嘴笑得很調皮。

“噢,剛才,我正在那邊與幾個懂畫的人在觀畫,玉兒又送來了一副,想必也是好的。”水鏡樂嗬嗬地說著,輕輕展開了畫軸。

這是一幅人物山水畫。

水鏡的眼睛剛接觸到畫中人物,情不自禁地放聲大笑,笑得前仰後合。

水鏡爽朗歡快的大笑聲,引起了正在南書房那幾位懂得書畫的朝臣好奇,他們不由地伸頭觀望。

因為水鏡是位極其嚴肅認真,不拘言笑的帝王。

他給人的印象是整天板著副陰沉沉的麵孔,給人一幅冷冰冰的感覺,幾乎使人想不到水鏡會笑。

這個開朗爽快的大笑聲,真是太出乎這幾位朝臣的意外!

他們不約而同,忘了來者是林黛玉,是一位深閨待嫁的姑娘,不由自主地來到了暖閣,站在門口向裏張望。

“過來,都過來瞧瞧。”水鏡哈哈地大笑著,邊招呼門外往裏張望的朝臣,邊用手抹著笑出來的眼淚。

水鏡手裏拎著畫,整個麵部帶著極少見到的笑容,對幾位朝臣哈哈地大笑道:“你們過來瞧瞧玉兒的畫,真是笑死我了。”

幾位文壇上德高望重的朝臣湊過來,伸著脖子細瞧。

當他們瞧見畫中人物時,也不由地笑得前仰後合,控製不住在君王麵前放肆大笑。

他們不僅是為這精湛畫技而讚歎,更多的是敬佩這繪畫的人構思精妙,膽子實在是特大。

這幅畫麵上,畫得是重疊逶迤的山巒,青鬆翠竹匝地,中間最高山頂上站著一位身著古裝,衣袂飄飄的高潔之士,腰懸寶劍,手持杯酒,仰首長空,給人一種傲視環宇的逼人氣勢。

此畫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

畫中人物每個細節都刻畫的一絲不苟,極為精細。

畫者不僅刻畫出了水鏡的音容相貌,更表現出了他不為外人所知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