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特拉島,古拜港,作戰指揮中心。
雖然在名義上,這次作戰行動由戈武統籌指揮,而且戈武本來也是“共同使命”軍團總司令,但是具體的指揮工作都有專門的負責人,大部分時候,戈武都是旁觀者,輪不到他來指手畫腳。
按照安排,作戰行動都由陸勇添負責,隻不過就具體的情況來說,主要是指在索科特拉島之外的作戰行動,比如說派遣導彈快艇迎戰印度戰艦,以及調動無人機為導彈艇編隊提供支持,還有動用電子偵查設備確定印度戰艦的行蹤。因為有可能要跟印度戰艦交火,所以部署在島上的十二門自行榴彈炮暫時歸屬陸勇添指揮。簡單說,隻要是跟印度戰艦叫戰有關的部隊都聽陸勇添的指揮。
相對而言,純粹的防禦部隊,比如說編為三個步兵旅的防禦部隊,以及守衛機場與港口等重要設施的特別行動部隊,還有負責平民安全的安保部隊,就由李約翰統一指揮,而且在李約翰之下還有五名指揮官。這些人也同時向戈武負責,在有需要的時候,戈武可以繞過李約翰下達命令。不是說信不過李約翰,而是隊伍的規模太大,幾支部隊總共有一萬多人,超過了李約翰的指揮能力。
對外聯絡,自然是由蘇青平負責。事實上,在來索科特拉島之後,蘇青平就成為了團隊的職業經理人,跟經營有關的事情都由她負責。也正是如此,在正式接管索科特拉省的方位工作之後,蘇青平就成為了軍團的對外聯絡人。隻要是跟外界溝通有關的事情,都由蘇青平全權負責。
當然,跟技術有關的肯定是由陳伊萬負責。
此外,趙詩棋都加入了進來。雖然她沒有來索科特拉島,但是通過網絡為戈武他們提供情報支持。事實上,她也是軍情局派來的聯絡人員,所有涉及到交戰的情報都是由她提供給戈武。
正是如此,戈武的主要工作,也就是跟軍情局溝通,確保能夠及時的獲得跟作戰行動有關的情報。
其實,有趙詩棋在,也不用戈武勞心費神。
戈武一直留在指揮中心,除了做表率,也就是在等最終結果。
要說的話,整個交戰過程基本上都在預料之中,並沒有產生太大偏差,就算有,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因為“共同使命”軍團沒有空中力量,也缺少岸基反艦導彈,所以印度戰艦肯定會首先對付炮兵,也就是十二門自行榴彈炮。也正是如此,戈武從一開始就強調,不但要利用炮兵引誘敵人打第一槍,從而占據道義製高點,還要把遠程炮兵保護起來,確保能夠挫敗敵人的進攻行動。
為此,才專門從沙特搞來十二套充氣式假目標,並且調動工程部隊在古拜港的郊外修建炮兵陣地。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戈武他們不但組織人員給假目標刷上金屬漆,並且塗上了沙漠迷彩,還嚴格按照作戰標準構築炮兵陣地,不但修建了炮位,還弄出了連接各個炮位的道路,甚至是提供給輔助車輛使用的掩體。換句話來說,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部署自行榴彈炮。
結果也就跟戈武預料的一樣,印度戰艦使用超音速巡航導彈,摧毀了部署在陣地裏的十二個充氣式假目標。
在征得戈武的同意之後,陸勇添發出反擊命令。
隨後,第一導彈艇編隊就按照計劃對印度戰艦發起反擊。隻不過,跟計劃不同,第一導彈艇編隊隻攻擊了突前的兩艘護衛艦。按計劃,第一導彈艇編隊還需要打擊威脅最大的“金奈”號驅逐艦。隻可惜,在陸勇添下達開火命令的時候,第一導彈艇編隊還沒掌握“金奈”號的準確位置。靠截獲的無線電信號,即便那就是“金奈”號發出的,也就隻能確定該艦的大致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印度戰艦已經開火之後,第一導彈艇編隊隨時都有可能遭到反艦導彈打擊。
隨後發生的事情證明了這個推測。
雖然三艘導彈快艇都隻遭到重創,沒有被擊沉,官兵傷亡也不算嚴重,但是在被超音速反艦導彈擊中之後,三艘導彈快艇全都喪失了作戰能力,別說是發射反艦導彈,即便是正常航行都很困難。換句話來說,如果第一導彈艇編隊沒有立即發起反擊,在遭到攻擊之後就沒法發起反擊了。
顯然,也就是及時發起反擊,第一導彈艇編隊才在喪失戰鬥力之前幹掉了前出的兩艘印度護衛艦。
要說的話,那兩艘護衛艦也活該完蛋。
“契爾丹”號在與第一導彈艇編隊接觸後,並沒有全速規避,而是一直把距離保持在四十公裏到五十公裏之間。感情是,護衛艦的艦長理所當然的認為,隻要呆在對海搜索雷達的探測範圍之外就能高枕無憂。真要說的話,這其實無可厚非。導彈快艇就那麼點大,肯定沒有配備超視距雷達。問題是,導彈快艇完全可以使用小型無人機來代替超視距雷達,搜尋與監視海天線以外的艦艇。第一導彈艇編隊使用的就是小型無人機,而且通過具有極高保密性的激光定向數據通信設備與導彈快艇交換信息。也正是如此,印度戰艦才沒有通過被動探測的方式發現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