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漫長的戰線(2 / 3)

劉備的辦法與張郃別無二致,張郃堅守不出,劉備照貓畫虎,也來個堅守不出。

曹操來的目的便是與劉備決戰,一攬子解決漢中長達一年要死不活的亞健康狀態。但劉備與孫權一樣,在最後一次與曹操直接相對時,依然沒有讓曹操爽利一把。

劉備的“耗”字訣是有底氣的,不拚武力的時候拚供應,劉備在運輸線上比曹操占有絕對的優勢。一個多月過去,曹軍在軍事上仍然沒有取得進展,軍中的糧食也漸漸緊張起來,開小差的士兵越來越多,更要命的是,曹軍將領王平在這時也前去投歸了劉備。

王平雖然平平無奇,但也足夠將曹營的士氣軍心變成動感地帶。曹操見長期堅持下去沒有好處,想撤軍放棄漢中,但又有些舍不得,在BEORNOTTOBE的思想支配下,當值班將領前來問口令的時候,曹操說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好詞:雞肋。

然而,漢中不是在這時才成為曹操口中的雞肋,曹操已將這塊雞肋的味道品咂了很久。曹操對漢中的厭棄,由來已久。初征張魯時,曹操就說,這裏真是個妖魔鬼怪居住的國度,有它和沒它又能有什麼關係呢。二伐漢中,曹操又說,南鄭簡直就是在天獄之中,斜穀道不過是一個長五百裏的石穴罷了。

妖魔鬼怪之國、天獄和石穴,曹操對漢中一帶的描畫越來越生動,直到千言萬語歸結為兩個字: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雞肋似乎有兩麵性,但雞肋的命運其實隻有一個結局:被拋棄。五月間,曹操果然放棄漢中下令撤軍,帶兵返回長安。

目送曹操遠去,劉備忍不住大笑三聲。

盡管,漢中之戰,貌似以劉備得到一塊雞肋而告終。

劉備雖然取得了漢中之地,但並未全部取得漢中之民,因為早在張魯歸附曹操後,曹操就采納雍州刺史張既的建議,從漢中地區向內地移民,有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到劉備占據漢中時,這裏的老百姓已經少到可以人人當村長的程度。

在沒有肉的鍋裏做出肉味兒來,這才是烹飪大師。劉備處理雞肋的手法,馬上讓曹操歎為觀止。

劉備占據漢中後,立即派宜都太守孟達攻取了漢中東部的房陵(今湖北房縣),又派養子、副軍中郎將劉封從漢中趁沔水下來同孟達會合攻打上庸(今湖北竹山縣西南)。兩戰皆勝後,從漢中順著沔水下去,經上庸、房陵便可通向襄陽樊城!這樣一來,漢中成了劉備手中的戰略要地,劉備成功地把這塊雞肋醃好塞進了曹操的嗓子。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在諸葛亮、法正等人的支持下,自稱漢中王,立劉禪為王太子,以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

曹兄,我在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稱王,就是要告訴你,這塊地皮值錢。

與漢中血脈相連的是荊州,這時守荊州的是當代受香火最多的“神主”之一,關羽。對於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的部署,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曾作出過評價,並且評價都不高。兩位偉人認為,荊州是連吳抗曹政策的特區,在這樣的特區中,對政策的執行程度遠大於個人能力,而個人能力出眾的關羽,未必是執行中央決策的好幹部。

不管怎樣,關羽的荊州,是漢末一百年間最鋒利的荊州。

劉備為打通從漢中到荊州的通道而努力時,關羽也沒有閑著。在荊州,關羽將搞出更大的動靜,將曹操、劉備、孫權最後一次三角大戲推向最高潮。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關羽從南郡北上,攻取荊州北部,威脅襄陽和樊城。

這時關羽觸手可及的,有三個有利形勢:第一,在頭一年冬季,曹操統轄的南陽地區人民苦於徭役過重,在宛城守將侯音的帶領下起來反叛曹操,並宣布聽從關羽的號令。雖然侯音在當年正月便被曹仁消滅,但南陽的小股民兵,依然是扛著關二爺的牌位四處襲擾。

第二,上庸房陵等地被劉備控製之後,關羽就不用擔心曹軍在西北方對自己側翼形成威脅,同時還可以得到劉封等人的呼應。

第三,同年七月,孫權再次親率部隊進攻合肥,將留守中原的曹軍牽製在淮南地區。

下麵插播開心辭典:以上三點很詭異的符合了某個預言書上的記載,請問這個預言書的名字是?

《推背圖》?

錯了。正確答案是:《隆中對》。

這便是諸葛亮早在《隆中對》中所確定的占據荊州,出兵宛、洛,興複漢室的先決條件!

不管眾說紛紜諸葛亮究竟親自打過多少仗、諸葛亮到底是神還是神棍,但在三國中不僅能準確地判斷出天下大勢的走向還能模擬出軌跡的,隻有諸葛亮一人。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隻有諸葛亮能做到,而且那時他才二十多歲。

既然預言書都生效了,那還等什麼,上吧。

於是關羽在孫權進攻合肥後,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自己率領大軍向駐守襄樊的曹仁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這時,曹仁在龐德的協助下駐守樊城。關羽很快渡過漢水,想先拿下樊城。曹操得知關羽進攻樊城的消息,便派左將軍於禁率兵來支援曹仁。麵對來勢洶洶的關羽,曹仁讓於禁和龐德率領七隊人馬在樊城以北結營駐紮,與城中相呼應。

能相呼應未必能同呼吸,能同呼吸未必能共命運。曹仁、於禁、龐德同在一個陣營,將獲得不同的命運。

在汝南太守滿寵的建議下,曹仁和於禁、龐德均堅守不出,把關羽拒之門外。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但問題是這次若不讓關羽威震中原,連老天都不答應。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八月間,襄樊地區一連下了十多天大雨,漢水暴漲,溢出堤外,平地水深數丈。樊城被洪水包圍,駐守城北的於禁龐德等七軍屯營也被水淹沒。

所以,營造水淹七軍的宏大場麵,沒有勞駕關羽親自動手,季風安排好了一切。

後世有人說關羽是占了洪澇災害的便宜,但關羽這個級別的戰將,會考慮不到天時地利嗎?將天時地利利用到極致,恰恰是高明的表現。

請注意,關羽手下最強大的是水軍。

於禁等隻得率領將士到高阜之處避水。而關羽趁漢水大漲之機,早已安排好船隻。多年在水上操練的關羽,自己乘坐大戰船率領水軍猛攻曹軍,於禁被逼得無路可退,隻好率眾投降。

於禁是曹操部下的老資格,於禁都降了,新投誠的龐德呢?

早在曹操安排龐德對付關羽之初,曹軍之中就有人議論說,龐德原為馬超部將,馬超已被劉備所用,龐德的堂兄龐柔也在劉備處做官,龐德是不會真心跟關羽作戰的。

但結果出人意料,於禁是投降的,龐德是被擒獲的。

被擒之後,龐德對關羽立而不跪。關羽以馬超和龐柔為切入點,勸導龐德投降,結果換來一頓破口大罵。被罵急了的關羽,隻好將龐德殺掉。

曹操得知這一消息後感慨,我信用於禁三十年,怎麼也沒想到麵臨危險時,他表現得還不如龐德。

關羽擒於禁、斬龐德之後,乘勝圍攻樊城,樊城裏裏外外都是水,城牆被洪水衝擊也壞了好幾處,形勢很是危急。有人對曹仁說,這種天災,不是我們的力量所能克服的,趁關羽還沒有合圍,咱們趕快乘小船在夜裏逃走吧,這樣雖然丟了城池,還可以保全性命。

曹仁打算這樣做,這樣做也不會受軍法處置。但滿寵伸手將曹仁攔住,滿寵說,山洪急速傾瀉的情況,很難持久。聽說關羽已經派部下領兵推進到了剡縣(屬潁川郡,河南剡縣)城下,許都以南地區的老百姓惶惶不安,人心浮動,關羽現在不敢繼續向前推進的原因,就是怕我們這支軍隊截斷他的後路,如果現在我們逃走,黃河以南的地區,恐怕就要換個主人了,請您再堅持一下吧。

滿寵至少有一部分話是在胡扯,正值雨季,山洪不可能很快過去。就算山洪過去,關羽要收拾樊城的孤軍,也是易如反掌。

但困守樊城的滿寵,準確地蒙對了另外一個情況:許都以南人心浮動。滿寵沒有料到的是,心兒亂跳的不止是老百姓,還有曹操。

曹操得知襄樊前線戰事緊急的消息,於十月間,從長安移駐洛陽,以便就近指揮保衛襄樊的戰事。這時候,陸渾(屬弘農郡,今河南嵩縣東北)的平民孫狼,率領老百姓殺了縣裏的官員,響應關老爺,其他地方也有人附和,“自許以南,往往遙應羽”。五毛黨未必真能翻天,但足夠影響輿論,旬月間,關二爺的名頭“威震華夏”。

麵對這種局麵,曹操沉默良久。對關羽愛恨交織的曹操,也許早就想到關羽會再給他一次強烈的震撼。追懷了一下關羽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英姿,曹操對手下提出,許都離作戰前線太近,不如把都城遷到黃河以北,躲開關羽,“以避其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