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攻開始了(2 / 3)

李克己營在於邦剛剛布防完畢,準備迎接後續部隊渡河,日軍55師團的一個大隊就將他們團團包圍。現在,李克己營退無可退,甚至連回旋的餘地也沒有,唯一的選擇就是堅守,等待援軍。

援軍在哪裏?援軍在野人山的另一麵,而且還被其他日軍死死糾纏。盟軍錯誤的情報讓李克己營走人了險地,甚至是死地。

營長李克己將全連人分成了八組,每組把守一個據點,每個據點都可以用火力互相支援,第九組是預備隊,哪裏有險情,就去哪裏。一連有九班,剛好一班一組。組和組之間的空隙都埋有手榴彈和手雷,手榴彈和手雷用細細的線連接著,在枯藤遍地的叢林裏,即使仔細觀看也看不出來。另外,他們還砍伐樹木,堆積在路口,建立了六處路障,即使坦克也無法開過來。

現在,他們嚴陣以待,就等著仇家上門報到了。

於邦的北麵有一棵巨大的榕樹,主幹直徑一丈有餘,支幹多達幾十條。生長在南方的榕樹與所有的樹木都不同,榕樹長大後,枝條上就會長出很多氣根,氣根垂直向下,觸及地麵,又會長出一棵小榕樹,小榕樹在陽光雨露中茁壯成長,又長出了氣根……就這樣,一棵榕樹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實際上,它還是緊緊團結在主幹周圍的一棵大榕樹。

於邦的這棵大榕樹後來成為了傳奇。

爬上這棵大榕樹防守的那一班戰士也成為了傳奇。

這棵大榕樹成為了戰士們的瞭望哨,他們藏在密密的樹枝樹葉背後,日軍的所有動向一目了然,而日軍卻看不到他們。戰士們還在樹上建立了一個輕機槍陣地,輕機槍可以旋轉360度進行阻擊,而日軍的槍彈無法打進粗壯堅韌且潮濕多汁的樹身,炮彈也對密密層層比牛皮更為柔韌的枝葉無可奈何。

這棵大榕樹,就是最好的防禦陣地,就是一麵碩大無朋的盾牌,可以抵擋任何常規武器的盾牌。

整整36天,日軍始終沒有放棄對這棵大榕樹的進攻,卻始終沒有攻下大榕樹。白天,榕樹下的日軍屍體堆積了一層又一層,血水恣意流淌,澆灌草木;夜晚,日軍把這些屍體拉回去焚燒,舉行沉痛的哀悼儀式,惡臭彌漫在叢林之上,星空之下,久久不散。

大榕樹成為了日軍的噩夢。

李克己營以200人之力之所以能夠抵擋日軍一個大隊1200人的進攻,還在於飛虎隊的支援。

當時,飛虎隊不但要協助駝峰航線運送外援物資,還要保護西南上空的安全,配合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痛擊日軍,僅有的數百架飛機讓飛虎隊捉襟見肘,但是,飛虎隊沒有忘記李克己營這一連人,每隔幾天,就有一架小型運輸機飛臨於邦上空,把給養和槍彈投往大榕樹上。大榕樹,就是空投的最好標誌。

但是,空投的物資還是太少,戰士們隻能吃個半飽,而槍彈更要節省著使用。曾經有一天,那架小運輸機被日軍打傷了翅膀,搖搖晃晃地落在了野人山的那一邊,此後的幾天,戰士們隻能挖掘芭蕉,取根果腹;砍開葛藤,取水止渴。那幾天,日軍的進攻前所未有的猛烈,可還是無法突破戰士們的封鎖線。

李克己營被圍的第36天,孫立人親率114團從野人山的另一邊趕來,擊退了圍攻的日軍,解救了這些在包圍圈中苦苦支撐的戰士。大榕樹外,殺聲震天,李克己營看到援軍,群情振奮,一齊衝出。激戰一個時辰,日軍一個大隊無一逃脫,就連聯隊長藤井小五郎也被擊斃,剩下的13名傷兵全部做了俘虜。

打掃戰場時,戰士們從很多日本新兵的衣服口袋裏看到有“千人針”和“鬼符”之類的玩意兒。從日本本土補充而來的新兵,早就聽說過新一軍的威名,他們害怕成為異鄉的孤魂野鬼,就寄托神靈保佑他們能夠活著回去。

吳作勇說,新一軍渡過大龍河後,沿途看到路邊貼著很多歪歪斜斜的字條,上麵寫著:“中國兄弟不要追吧。”“我們不在這裏和你們打了。”新一軍戰士看著這些日本人書寫的字條,全都笑了。

日本鬼子死屍的身上,除了“千人針”和“鬼符”,有的人口袋裏還有一張素描畫像,畫像上的人物身材高大,足蹬馬靴,頭戴布帽。新一軍的將士們都不明白,日本鬼子的身上為什麼要帶著這樣一張素描畫像。

13名日本傷兵中,有一個名叫今田寬敏的戰俘,偵察連通過審訊今田寬敏後才知道,畫像上的人物是孫立人。田中新一要求18師團的每個狙擊手和機槍手的身上都揣著這張“孫立人”的畫像,以便在戰場上對孫立人施放冷槍。可是,田中新一不知道此時孫立人的外貌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他膚色黧黑,滿臉胡須,打著綁腿,頭戴鋼盔,和士兵們一起衝鋒。遠征軍開始反攻的時候,孫立人就發誓說,打不通胡康河穀,決不剌須。

在正麵戰場的將軍中,孫立人是一個另類。

很多新一軍的老兵都能講起老軍長孫立人的一些往事。

第一次入緬作戰的時候,新一軍在卡薩掩護英軍撤退,撤退時經過了一座大橋,驚慌失措的英軍堅決要炸橋,以阻斷日軍的追路。孫立人堅決不讓炸橋,因為新一軍斷後的一個連還沒有追上來。英軍裝好了炸藥,孫立人叉開雙腿站在橋頭,英軍始終不敢點燃炸藥。半小時後,斷後的那一連戰士趕上來了,一點名,缺少三名戰士,孫立人讓繼續等候。過了十幾分鍾,三名落伍的戰士相互攙扶著走過橋頭,孫立人才同意炸橋。此時,日軍已經追到了橋的另一邊。

新一軍軍紀很嚴明。有一次,孫立人正在講話,突然雷鳴電閃,飛沙走石。孫立人直立不動,所有戰士也都直立不動。風雨中傳來了孫立人的講話聲,也傳來了戰士們的喝彩聲。風雨過後,孫立人講話完畢,戰士們才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