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不拋棄,不放棄(3 / 3)

“二虎守長安”的事情發生在1926年4月初,劉鎮華帶著十萬軍隊來到關中的時候,李虎臣的守軍隻有5000人,而且四分五裂,人心惶惶。是戰是和,部下各執一詞。李虎臣派人向楊虎城求援,並說:“‘對點’來,就守。‘對點不來, 就走。”對點,就是李虎臣對楊虎城的稱呼。

楊虎城當然守,關中刀客出身的他從來就不怵硬仗惡仗。楊虎城先派孫蔚如占據了渭北通往長安的所有交通要塞和橋梁,然後5000大軍開往長安城。

就在楊虎城星夜兼程趕往長安的時候,劉鎮華已經將長安城圍住了。可是, 愚蠢的劉鎮華采取“圍三闕一”的戰術,西門外沒有派一兵一卒,幻想著大兵壓境, 李虎臣會望風而逃,他沒有想到楊虎城的5000人馬趁著夜色從西門魚貫而入。等到劉鎮華發現援兵到來,派兵圍攻西門的時候,楊虎城已經站在了城牆上,西門關閉了。

長安城裏,現在有了一萬人。然而,十萬人攻,一萬人守,仍舊實力懸殊。

長安圍城,長達八月。陳忠實在《白鹿原》中詳細寫到了當年城內的情景。 因為戰事延長,城內糧食已經嚴重告罄。《陝西文史資料》記載:

11月8日,一場雨雪使氣溫大幅下降,難民們饑寒交迫,無以為繼,每天死亡多達數百人,慘不忍睹。到西安解圍時,城內死亡人數高達五萬人。

這樣的慘烈戰事,在中國現代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寧肯餓死,也不投降, 反映了陝西冷娃的性格。

當年,孫蔚如守衛戰事最激烈的城牆東北角,這是劉鎮華的主攻方向。據史料記載,這裏的戰事“日輒數起”。

有一天早晨,孫蔚如堅守了一夜後,剛剛走下城牆,突然城外大嘩,劉鎮華組織敢死隊攀著城牆進攻,而城外又築起了兩座高於城表的炮台,炮彈帶著巨大的嘯聲落在城牆上。孫蔚如帶著援兵趕到時,守城的一連士兵僅餘三人。他們立即投入戰鬥,這場慘烈的戰鬥長達七個小時,等到午後戰鬥結束,孫蔚如身邊的警衛員、勤務兵14人僅餘3人,而且全都帶傷。

1926年11月26日,守軍已經彈盡糧絕,無法再堅守。楊虎城和李虎臣有過這樣一段對話。李問:“沒有了彈藥,咋辦? ”楊答:“用城牆上的磚打。”李問:“城牆上的磚用完了咋辦? ”楊答:“我兩個就登上鍾樓戰死。”西安鍾樓,是長安城的中心。

兩天後,馮玉祥的援兵來到,劉鎮華逃走。

當時,長安城裏僅有20萬人,而餓死的就有5萬人。楊虎城命人挖掘兩個大坑, 一個掩埋男屍,一個掩埋女屍,掩埋屍體的地方,就是今天西安的革命公園。

“二虎守長安”的時候,國民革命軍正在中原戰場上與直係軍閥的吳佩孚殺得難解難分,鐵四軍和鋼七軍經過長期廝殺,終於打敗了直係軍閥。而二虎在陝西牽製了直係軍閥的十萬大軍,策應了北伐戰爭。可惜以後人們隻知道鐵四軍和鋼七軍,甚至隻知道一個獨立團團長葉挺,而不知道更為艱苦卓絕的長安圍城。 “二虎守長安”後,楊虎城歸屬了馮玉祥的西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