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彭德懷傳授遊擊戰術(2 / 2)

袁啟亞看到月光下的這個鬼子長著一張孩子的臉,頂多十六七歲,還是個少年。他問:“中國人為什麼當鬼子?”

那個少年說:“我是被日本人抓來的,我家在東北。”

袁啟亞說:“起來,跟我走。”

高平關收複後,袁啟亞清點人數,敢死隊108人中,陣亡13人,受傷21人, 繳獲歪把子機槍兩挺和幾十杆三八大蓋,另外還有軍大衣、手表、王八盒子、銅佛像等等。除機槍和步槍上交外,其餘的戰利品,誰從日本鬼子手中搶到的,就歸誰。

分完了戰利品,敢死隊員發現袁啟亞身邊有一個鬼子,紛紛舉起大刀,要宰了他。少年嚇壞了,他跪在地上大哭,向著每個人磕頭作揖。袁啟亞心軟了,就收留了他,帶著他下山。

這就叫“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攻打高平關的時候,日軍派了一支增援部隊,他們一路急急忙忙地衝向高平關,沒有想到在距離高平關十裏遠的一座山溝裏,他們遭到了九十七團的伏擊, 丟下幾十具屍體後,又逃了回去。

這就叫“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袁啟亞一直相信那個少年的話,少年說他是遼寧丹東人,是日本人強迫他來打仗,這是他第一次上戰場,從來沒有殺過人。

不久,一次偶然事件,這個少年暴露了真實身份。

那天中午,九十七團行軍經過一條小河,所有人都脫下衣服跳入河中洗澡, 那個少年也脫了衣服。大家都看到少年一雙腳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縫隙特別寬, 但是沒有人往更深層去想,穿上衣服後,大家又繼續行軍。

下午的時候,團長捎話讓袁啟亞帶著少年來團部。袁啟亞疑惑不解。在團部, 李維民團長讓少年脫掉鞋子,看著他的腳趾問:“你是哪裏人?”

少年麵露驚恐,但還是強作鎮靜,說自己是東北人。

李維民團長輕蔑地說:“東北人有這樣的腳趾嗎?”他對著門外喊:“綁起來。” 兩名戰士衝進來,將少年五花大綁。

李維民對袁啟亞說:“說你是個憨子,你還真是個憨子,日本人從小穿牛蹄子水鞋,腳趾就會穿成這樣。這個日本娃要是把你殺了,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袁啟亞感到一陣後怕。

牛蹄子水鞋,可能就是木屐吧。

經過審訊得知,這個日本兵的父親是關東軍的一個官佐,他在東北寬甸縣出生,所以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這個日本兵後來結局怎麼樣,袁啟亞不知道。

1938年6月發生的一件事情,讓袁啟亞終生難忘。

每年的5月下旬和6月上旬,陝西的關中平原和晉南地區的小麥就成熟了。 從這年開始,一直到抗戰結束,每年麥子成熟的時節,都要爆發戰爭。老百姓收割, 中國軍隊保護,日軍襲擊。全麵抗戰打了八年,圍繞小麥的戰爭也打了八年。

1938年的6月,袁啟亞升為九十七團二營營副。

這天,二營全體出動,保護老百姓收割小麥,日軍侵襲,雙方展開了拉鋸戰。 日軍在二營堅守的陣地上方發射了幾枚炮彈,炮彈是在空中爆炸的,彈片四散紛飛,像雨點一樣落下來,躲無可躲。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炮彈,也不知道如何躲。

營長負傷了,彈片貫穿了他的手臂和腹部,血流不止。

營長在犧牲前,把帶領全營阻擊的任務交給了袁啟亞,並囑咐說,無論如何, 不能讓日軍傷害了老百姓。營長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九一八事變後,毅然投筆從戎,抗戰期間,每戰必身先士卒,立功無數,而他率領的二營也被十七師稱為 “虎營”。營長叫什麼名字,至今已不可考。我從十七路軍職務表中,看到三十八軍十七師四十九旅九十七團二營營長的名字處是空白。

麥子收割後,九十七團與日軍在毛栗溝對峙,日軍沒有搶到小麥,隻能依靠空投補給。

有一天,袁啟亞帶著戰士們站在山崗上,看到另一座山頭上的日軍把白色床單鋪在地上,日軍就把補給品投下來。他們靈機一動,也把白色床單鋪在自己堅守的山崗上。不久,日軍飛機果然也把補給品空投了下來,打開一看,是香煙、餅幹、罐頭,還有襯衣和鞋襪,戰士們興高采烈,歡聲雷動。而另一處山頭上的日軍氣急敗壞,垂頭喪氣。

日軍的飛機一連空投了好幾天,補給品多得用不了,罐頭、餅幹堆成山,戰士們—個個吃得都走不動了,後來,二營又分給了兄弟營一些食品。

就在袁啟亞他們坐享日軍食品的時候,三十八軍警二旅在旅長孔從洲的率領下,離開陝西,開赴山西抗日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