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聽到消息後,主動要求前往。他認為憑他的勇猛,拿下鹹陽不是問題。
可問題楚王熊心不願讓項羽去,他擔心項羽去了之後,會順勢坐大勢力,反過頭來和他算舊賬。在項梁叔侄的眼皮底下苟且偷生了這麼久,他早就看懂了項羽的為人。
楚王對項羽說:“章邯殺了你叔父,你不是要去報仇嗎?那你去救趙國,入關的人選,我另有安排。”
楚王確實有了人選,那就是擁兵兩萬且不太聽他使喚的劉邦。按楚王的想法,讓劉邦率兵進攻大秦,一來減少趙國那邊的威脅,也間接幫助項羽打贏章邯。再者,劉邦現在勢大,不好收拾,等劉邦被秦軍打得落花流水,再整死他也不遲。至於項羽,和章邯二虎相爭之後,他隨便就能收拾了。
不得不說,熊心還有些謀略,這是一條很陰毒而且很高超的借刀殺人之計。
劉邦接到楚王的信之後,當即表示願意進攻秦國。
按劉邦的想法,秦二世暴政,民不聊生,別看秦軍的勢力那麼大,可是秦國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早就盼著來一支仁義之師了。
劉邦自起義以來,沒有屠過城,還四處安撫百姓,收攏殘兵,所以江湖上都傳言沛公仁德。他打的就是這個仁德的牌子,隻要民心所向,還怕成不了大業嗎?
回信給楚王之後,劉邦派人通知留守沛縣的蕭何等人,讓他們把全部的兵馬帶上,一起彙合後去秦國搶占地盤。
蕭何他們把人馬帶來了,劉邦沒有見到袁美女,於是問蕭何是怎麼回事,蕭何支支吾吾的,最後才說是呂公把人留下了。至於曹美女,同樣沒有帶來。
從這個時候開始,劉邦就對呂公愈發不滿,但是他能忍。反正現在戰亂時代,隨便到哪裏都能找得到女人,無所謂的。
就在劉邦出兵秦國的時候,項羽身邊的軍師範增,也在苦勸項羽揮軍入關。可是項羽不聽,他被楚王熊心灌了迷魂湯,認為必須先替叔父報仇,再考慮揮軍入關。
範增氣得要吐血,指著項羽說:“就你這樣的脾氣,以後肯定要吃虧的。要是讓劉邦入了關,勢力壯大,以後他就是你的勁敵!”
項羽回答:“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我現在隻想報仇。”
第二天,楚王派人來了,是大將軍宋義。宋義在不久前隻是項梁手下的普通謀士,就因為預見了項梁之敗,被楚王認為是當世奇才,火線升職,官做得比項羽還大。
宋義來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指揮項羽攻打章邯的秦軍。
一見宋義那副人五人六的樣子,項羽火了,要拔劍殺掉宋義,範增苦苦相勸:你現在是楚王麾下的人,如果殺了宋義,不但楚王責怪你,你也會因為失信而是去江湖盟友。你別衝動,對付一個小小的宋義,很簡單的,等到與章邯交戰的時候,找個機會把他幹掉就是。
這一次,項羽聽從了範增的建議。
範增也真是的,你讓項羽殺掉宋義,直接和劉邦合兵一處拿下大秦的首都鹹陽,然後趁章邯與趙軍兩敗俱傷之際,殺一個回馬槍,多好的計劃啊?用得著先去啃章邯那個硬骨頭嗎?
不但失去了入關的大好時機,還讓劉邦得到了酈食其那樣的人才。
葛優葛大爺在電影《天下無賊》中有一句經典台詞: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其實在任何朝代,要想創業,首先注重的就是人才。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哪個皇帝的身邊不是大把的人才呢?
就在項羽忍受宋義的胡亂指揮,與章邯死戰的時候,劉邦那邊已經捷報頻傳了。(欲知劉邦那邊的情況怎麼樣,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