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說到劉邦接受了秦王子嬰的投降,一頭鑽進了秦王宮,過早地享受起了帝王的待遇,他尋思著在皇宮內瀟灑幾天,然後去阿房宮那邊看看,可惜這種享受沒過幾天,項羽率五十萬大軍殺來的消息,使他從混沌中回到現實。

他沒有那麼傻,憑五六萬人跟項羽那二愣子硬杠,決定先離開秦王宮回到霸上,把子嬰一家人也送回去,等項羽來之後,哥倆商議一下,看看怎麼辦才好。

劉邦回到霸上之後,還在張良的建議下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召集關中各地的豪傑和名望人物,請大家喝酒,然後當眾宣布廢除大秦的苛政:“我入關之前,就和楚王有約,先入關者為王,現在我就是關中王,連秦王子嬰都向我投降了。我這人沒有別的優點,就是憐惜百姓,待人誠懇,以德服人。雖然我最先一個進入鹹陽,但是我秋毫無犯,等其他諸侯的兵馬來了之後,大家再商議一個共同治理的辦法。現在,我和大家約法三章,殺人者處以極刑;傷人和偷盜者,按律法治罪;各級官吏各司其職,照常辦公。”

如此一來,劉邦仁義的名聲,很快傳遍了三秦大地,也為他日後建立大漢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劉邦生於農家,心知民苦,他的約法三章,很大程度上安定了社會的次序,也贏得了民心,這是一種非常有遠見的策略。

在項羽到來之前,鹹陽除了沒有皇帝之外,一切都是很正常的,老百姓的日子還是過得那麼的愜意。

皇宮內的那些珍寶,雖然被搶出了,在劉邦的建議下,每個人都分了一些,其餘的都放回去,留給項羽。

劉邦睡在霸上的軍帳草席中,回想著再秦王宮內的瀟灑,後悔不該那麼快出來。還有更加令他後悔的,那就是在項羽入了鹹陽之後,他才得知,原來阿房宮那邊還有不少征召來的美女,秦二世還沒來得及享受呢。那些美女中,其中有一個美女叫虞姬。

也幸虧劉邦沒有去,否則中國的戲劇,就少了一出“霸王別姬”了。

這天晚上,劉邦和張良喝酒看月亮,喝著喝著心裏就來氣:“你說項羽那個二愣子一樣的家夥,怎麼就有那麼多兵馬,老子辛辛苦苦到處招攬,也才五六萬,有什麼辦法可以消耗他的兵力呢?”

張良說:“辦法是有一個,不過有些缺德。”

劉邦說:“甭管缺不缺德,隻要是好辦法就行。”

張良說出了他的計劃,就是盡快派人趕到項羽要經過的地方,散布消息說:秦軍士兵不願諸侯統治秦國。

劉邦不以為然:“這是什麼好計劃?”

張良笑著說:“我早就知道,項羽所帶的諸侯軍隊,根本不把秦軍的降兵當人看,我這是要分化他們的關係。進入秦國之後,肯定會有很多士兵逃走,這不是等於消耗他的兵力嗎?”

劉邦點了點頭:“不管有沒有作用,好歹是一個辦法,你趕緊去辦吧!”

張良除了讓人散布秦軍要反叛的消息外,還讓人偷偷給英布送去禮物,說劉邦這邊已經有秦軍士兵反叛,要英布多多留意秦軍士兵。

這是一招連環計,幾百年後,被周瑜用了一次,效果同樣出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