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本想一鼓作氣,拿下燕國、韓國和齊國,劉邦的手諭到了:漢軍久戰要休息一下,楚軍正在圍攻滎陽,讓韓信回去幫忙。
這個時候,項羽確實實在攻打滎陽,可是楚漢兩軍相持著,漢軍不至於落敗。劉邦為什麼不讓韓信掃平其他諸侯國呢?
這裏麵道道,就講究他的帝王之術了。
試想一下,如果讓韓信一個人立下那麼大的功勞,其他那些將領和謀臣,會怎麼想?所以,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把功勞讓給別人一點,這樣才可以籠絡大家的忠誠。
韓信這一次看到劉邦的手諭,他很聽話,隻留了一部分軍隊在趙國,抵禦楚軍的侵擾,他自己則回到了劉邦的身邊。
韓信回來了,該張良和陳平他們建功立業了。陳平首先向劉邦分析項羽那邊的勢力,項羽帳下剛直而死心的人,也就那麼幾個,亞父範增、鍾離昧、龍且、周殷等。而鍾離昧和龍且又是圍攻滎陽的主要將領,如果能夠拿出一大筆錢,實施反間計,不僅滎陽可以解圍,項羽也會落單。
盡管劉邦舍不得那麼多錢,可是一想到打敗項羽,會有更多的錢,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他把牙一咬,給了陳平幾萬兩黃金。
陳平買通了一些人,去楚軍中散布消息,說鍾離昧等將領為楚霸王率兵作戰,功勞很大,卻未能封土稱王,有人暗中與漢軍結盟,這就是楚軍一年多都打不下滎陽的真正原因。
這樣的謠言最終傳到了項羽的耳中,他頓時大怒,不顧鍾離昧的解釋,讓鍾離昧帶兵去占領趙國,自己披掛親自上陣對滎陽猛攻。
在項羽的全力猛攻下,劉邦漸漸支撐不住,張良提出向項羽講和,劉邦派使者去了,主動讓出滎陽以西的土地,劃出了一條楚河漢界。範增認為這是劉邦的緩兵之計,要項羽急攻滎陽。可是項羽考慮到趙國和魏國都已經被漢軍平定,想著拿下那兩塊地方,穩定根基,便同意了劉邦的請求,還派使者去漢營。
陳平又來一招反間計,先給楚軍使者上了最高級的菜肴,然後詢問亞父的身體如何如何,當使者回答是霸王項羽派來的之後,陳平立即變臉,把好就好肉給撤下去,換上普通的酒食。還聲稱隻有亞父派來的,才能享受最高待遇。
使者心裏有氣,回去添油加醋一說,項羽頓時對範增也有了看法:原來在劉邦的眼中,範增比我還牛,我偏偏不信這個邪。
其實這招離間計,隻要稍微有頭腦的人,都能看得出來,為什麼項羽就看不到呢?
項羽應該也知道,隻因他太自負,範增一個老頭子,整天在耳邊嘰嘰歪歪,他也很煩的。
範增見項羽這樣子對待他,氣得直接跳腳,憤怒地說:“天下大事已定,君王好自為之吧,請允許我告老還鄉!”
項羽巴不得範增離開,就同意了。
劉邦聽說了範增離開項羽的消息,問張良怎麼辦,張良說:肯定不能讓他活著啊!萬一項羽冷靜下來之後,還回去請回來的,必須趕盡殺絕。(欲知張良用什麼計策逼死範增,斷了項羽的後路,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