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高麗餘波(1)(1 / 2)

自從總章年間(公元668年)天朝完全征服高麗以後,名義上來說,高麗已經不存在,但是實際上,天朝在新羅半島的統治極不穩定,當年薛仁貴治下的安東都護府,任用的大部分還是高麗人。原來的盟友新羅滅亡了高麗以後,翻臉不認人,煽動當地民眾起來對抗天朝,讓天朝在那裏焦頭爛額,窮於應對。後來薛仁貴調走,高麗人逐漸勢大,為了統治的需要,天朝也默許了他們的存在,甚至主動將安東都護府撤離了新羅半島。

這位李詩瀅小姐的家族,就是天朝在新羅半島的代言人,對其他的高麗人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盡管安東都護府已經不在新羅半島,天朝對她家族依然禮數有加。事實上,因為李詩瀅家族的存在,使得天朝對新羅半島西部的統治,還不至於完全潰滅,最起碼,名義上的統治還是存在的,給以後也留下了一絲絲的希望。

兩年前安東都護府發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李詩瀅的父親李智易忽然遇難,家族中暗流湧動,李詩瀅的大伯李朝鬆覺察到不妙,馬上安排李詩瀅上船,越洋前來天朝避難。他們一路上掩蓋了身份,直到來到鴻臚寺才表明自己的身份,請求政治避難(類似這樣的意思)。李詩瀅住進了鴻臚寺以後,李朝鬆要求極嚴,不得有任何人靠近李詩瀅的房間,而李詩瀅也極少和外界接觸,她的自我封閉就是從那個時候形成的。

歸根到底,還是思念故國卻不能回去導致的。李詩瀅在鴻臚寺住了兩年多的時間,無非是等待天朝做出反應,派兵幫助她恢複故國,但是他大伯李朝鬆多次和朝廷要臣商議,也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複,而高麗地區的局勢,也一天一天的惡化,李朝鬆經常需要返回高麗,留下李詩瀅孤零零一個人在這裏,她不自我封閉才怪。

殷雨辰敢保證,要是現在天朝派兵護送她回去,李詩瀅的自我封閉症,馬上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隻可惜,這樣的事情,隻能是想想罷了,天朝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能力。李詩瀅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回去高麗,恐怕武則天和裴炎都不知道。

“都是該死的突厥人、吐蕃人!”顏尋楚氣憤的說道。

“哦,還有該死的契丹人!”過了一會兒,顏尋楚又氣憤地加上一個敵人。

殷雨辰微微苦笑。

突厥、吐蕃、契丹,依附於大唐身上的三條毒蛇矣。

大唐的確有過天可汗的朝代,想當年,四海臣服,萬國朝貢,來自四麵八方的使者絡繹不絕,鴻臚寺章管下的八座客棧,全部都住得滿當當的,各國來的使者,踏上天朝的土地以後,一個個都虔誠的好像佛教徒看見了佛祖一樣,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哪裏有機會自我封閉?

隻可惜,隨著太宗皇帝的駕崩,高宗皇帝的進取心少了不少,加上皇後武則天的幹預,心有餘而力不足,天朝對外的形象不免開始打折扣了。先是突厥人死灰複燃,重新崛起,當初李靖率軍狂掃突厥,狠狠的打擊了突厥人的氣焰,但是卻沒有將其完全滅絕,打狗不死,後患無窮,現在突厥人自然記得南部這個鄰居的恩德,時不時都要南下問候一番,以紀念當初太宗和李靖的赫赫戰功,大唐北部邊境烽煙四起。

看到突厥人通過擄掠取得了不少的好處,吐蕃人也忘記了文成公主的存在了,軍隊屢屢非法進入安西四鎮,原來還要掩飾一番,到了最近幾十年,連掩飾都沒有了,和大唐之間隻有赤裸裸的戰爭,文成公主也是一嫁再嫁,高高在上的公主倒成了吐蕃男人權利的象征,隻要是有點權力的,都可以染指一下。這位公主忍辱負重,終於在五年前含恨而死,大唐和吐蕃之間的關係完全破裂,剩下的隻有赤裸裸的戰爭了,作為戰爭最前線的安西四鎮,屢屢受到吐蕃軍隊的進攻,岌岌可危。

吐蕃越來越強大,安西四鎮反複爭奪,雙方的損失都很大,大唐最大的劣勢在於補給線太長,十萬軍隊的補給需要五十萬人才能保證,對國力和軍隊戰鬥力都是沉重的考驗。鑒於吐蕃的強大,包括狄仁傑這麼有見識的人,都曾經建議放棄安西四鎮,幸好武則天態度強硬,表示堅決不會放棄大唐的一寸領土,屢屢增兵安西四鎮,安西四鎮才能維係至今。

營州地區的契丹人,名義上是屬於唐朝的管轄,實際上也是獨立王國,鬆漠都督府、饒樂都督府都完全是契丹人主政,契丹人李盡忠、李楷固、孫萬榮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將才,他們在幫助大唐對付突厥人的同時,也在苦心的經營著契丹人自己的勢力,大唐內部深以為憂,但是在打敗突厥人之前,卻也沒有更好的處置辦法。

認真說起來,李詩瀅的命運和突厥、吐蕃、契丹的興起息息相關,如果不是他們持續不斷的給大唐邊境製造麻煩,消耗了大唐大部分的國力,大唐也不至於幫助不了這樣一個弱女子。如果說天朝不知道這裏麵的來龍去脈,利益關係,根本不可能,隻是天朝現在沒有能力恢複過去的輝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