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開口迂回,造就職場達人: 好口才使工作如魚得水(3)(1 / 3)

當辦公室的人湊錢給某人買禮物,但是你跟這個人並不太熟時實事求是地說:“實際上,我跟他不是很熟,這次不要算我,但是下次如果有別的情況,記得叫上我”。

一位同事經常打擾你,事事依賴你的幫助時你應該說:“我現在手頭的工作很緊,你五分鍾後再來找我好嗎?”

你也可以去找主管要求一些幫助。

學會拒絕別人,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你不善於拒絕別人,害怕傷害彼此的友誼和同事關係,於是違心地答應別人的要求,結果不僅會浪費掉你的時間,還會經常讓自己覺得不自在,何必呢?

誠然,與人交往和幫助別人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動地幫忙更會受到歡迎。但是,如果是被某種心理的壓力所迫,對一切都點頭答應,這樣是不行的。如果知道懂得珍惜時間,懂得如何與同事相處,就應該學會巧妙地說“不”。

隻要充分認識到過多參與不必要應酬的危害,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該拒絕別人,並且在拒絕的時候采取正確的方法,這樣就可以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

拒絕別人,注意說話方式

你有理由拒絕別人,但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

對於他人的言語,人們總是會表現出情感反應。如果接受了對方的邀請,對方肯定欣喜若狂,可自己心裏卻可能會很不痛快,因為與對方不太熟悉;如果拒絕對方的邀請,對方肯定是立刻生氣,使本來就很陌生的關係從此變得更加陌生。尤其是在同事之間,如何處理好這種事情呢?這需要講究策略和方法。

在辦公室內,拒絕是難免的。大家都知道,遭到別人拒絕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會因此在心中產生不快或失望。但這種不快或失望的程度卻和說話人拒絕時的態度和語言表達方式有密切關係。如“不,不行!”“做不到!”“不知道!”“沒有!”等冷冰冰、硬邦邦的簡單回絕,必將增加對方的不滿和不快,並因此產生反感,甚至摩擦,影響工作時的溝通和同事關係;相反,誠懇的態度,恰當得體的語言表達,可以減少對方心中的不快或失望,並可得到對方的好感和認可。

因此,做到既拒絕同事又不得罪同事,既拒絕同事又能得到同事的諒解,並把對方的失望或不快控製在最小的限度內,就成為大家必須把握的能力。

拒絕邀請也是種藝術

案例一:

劉麗麗的辦公室裏,有位同事的母親病故了,其他的同事都去參加了,作為新員工的她,與他不相識,甚至都未見過麵,他們是同一部門不同辦公室的。一天,麗麗見到這位同事,委婉地說道:“聽到你母親病故的消息,心情很不好,請節哀順變。那天有事可能沒法去,請見諒。”

簡單而又有禮貌的話,就委婉拒絕了,讓同事感覺你不是有意不去的。

拒絕別人。注意說話方式

案例二:

小張是某外貿公司的職員,說話直爽,常因此而得罪同事。

一次,同事徐強結婚,邀請大家參加婚禮。作為同一辦公室的員工,徐強好心邀請小張參加,可小張卻說道:“徐強,你張姐我都已經結婚有孩子了,再邀請我還有意思嗎?不好意思啊,那天有事。”這話讓徐強尷尬起來,本來是好意,卻吃了“閉門羹”。

小貼士:要學會立即答複,不要讓對方抱有希望。要打消為避免直接拒絕而尋找脫身之計的念頭。請不要說:“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時候行不行”等等。明確地告訴對方:“實在抱歉,這是不行的。”

對一些明顯不合情理或不妥的做法需采用婉轉曲折的方式回絕,但為了避免因此引起衝突,或由於某種原因不便明確表示,可采用委婉的語言向對方暗示,以達到拒絕的目的。

6.借他人的口說自己的話

語言中隱藏著很深奧的秘密,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思想對辦事能夠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一個能言善辯的人辦起事來會得心應手,而一個不善於與表達自己的人在辦事過程中會處處受挫。能夠把話說得更好,更受歡迎,無疑是辦公室工作中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

荀子說: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同事間的交流、溝通、表達的觀點,傳達信息,當然應坦誠,然而有時讓對方說出,或者來個“別人說……”的表達,借口於人,繞個彎,也許效果更佳。自己的意思,借別人之口說出,多一層轉折,多一種含蓄體察,也能留下回旋的餘地。交談中的借口於人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你的意思,你沒說而讓對方說出,以彼之口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