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話說到關鍵,生活更和諧:讚美與批評講究的是藝術(1)(3 / 3)

對事不對人。每個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做錯了事情,不代表這個人是不好的。批評時,一定要針對事情本身,不要針對個人。因為錯的隻是行為本身,而不是某個人。所以批評的重點永遠都不會是人。

克服你的嘮叨。對於一個人做的同一件事,如果反複進行批評,就會失去作用。有經驗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是適可而止,批評別人時,每次隻可提及一兩點,切勿“萬箭齊發”,讓人難以招架,否則大多會使對方難堪。批評的話不宜反反複複,一經點明,對方已經聽明白並表示考慮或有誠意接受,就不必再說下去了。

善於利用幽默。幽默的人讓人感到親切,幽默使氣氛變得輕鬆。

幽默式批評在於啟發、調動被批評對象積極思考。他以幽默的方式點到批評對象的要害之處,含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但是,使用幽默式批評不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幽默式批評運用不當便成了諷刺,結果反而適得其反。

批評的同時告訴別人解決的方法

案例:

當你試圖批評一個人的時候,必須要告訴他正確的做法,這才是正確的批評方法。不要隻是“指手畫腳”,一定要他明白:你不是想追究誰的責任,隻是想解決問題。阿文是建築公司的安全檢查員,他的職責就是督促工地上的工人注意安全。有一段時間內,他發現有很多工人都不戴安全帽。剛開始,當他發現有不戴安全帽的工人時,立即很嚴肅地批評工人,要他馬上戴好安全帽。結果,被批評的工人很不高興,等他一離開,就馬上把安全帽脫下來,表示對他的反抗。

經過幾次之後,阿文意識到是自己在說話上與工人們有了芥蒂,於是,改變了自己的方式。當他再次遇見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時,就問工人是不是帽子戴起來不舒服,或是帽子的大小不合適。並且用愉快的聲調提醒工人,戴好安全帽是很重要的,最後要求工人在工作時最好戴上安全帽,照顧好自己的安全。結果,工人不僅都乖乖地戴上了安全帽,還對阿文說出了謝謝。

小貼士:“貶低他人。也就意昧著自已的渺小。”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在背後說別人的缺陷、批評別人。對此。我們最好不予理睬。但是,當別人的錯誤傷害了我們自己或周圍的人,當別人的錯誤妨礙了事情正常有序的進行時,我們需要促使其改變態度和言行,就得進行批評了。不過,要注意講究方式方法。

無論是說服還是批評,多少都會體現出給人施加思想影響,從心理上征服人的意圖。批評常輔以說服,批評離不開說服;說服有時也帶有批評,但說服不一定都帶批評。如推銷產品時,一般都是向對方大講好話,極少有批評顧客、買方的。被批評者,一般都有缺點、錯誤。批評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對方改正。說服人接受你的主張,總要或多或少能給對方帶來一定的精神上或物質上的好處。說服的過程,就是為了達到讓對方信服的目的。

3.間接指出他人的錯誤

大多數人在說服別人時,喜歡犯這樣一個錯誤,就是當發現對方有明顯的錯誤時,會毫不客氣地批評對方說:“你說那是錯誤的,誰都知道那是錯誤的!”這樣一來,對方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而使對方保持沉默陷入尷尬的境地,或挑剔你的言詞還拒絕你的說服。如果人們試著在真誠的讚美之後,拐彎抹角地加上“但是”兩個字,然後再開始一連串的批評,這又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很明顯,間接地提出別人的錯誤,要比直接說出口來得溫和,並且不會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感,給他一種自重感,這樣他就會發自內心地想與你保持合作關係,而不是背叛。

因此,為了不觸犯對方的自尊心,不讓雙方陷入尷尬的境地,即使發現了對方的錯誤,在麵對他人的錯誤時,也不要立刻指出。最好的辦法是以有效的方法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就是采取問接的方式繼續進行說服。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這就需要理解寬容他人,但絕不是縱容。對方更容易接受你間接、委婉的指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