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話說到關鍵,生活更和諧:讚美與批評講究的是藝術(2)(2 / 3)

因人而異的讚美

讚美因人而異。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屬於自己的刻度尺,人們用不同的標準衡量事業,自己與別人。我們期待被別人讚美,厭惡被別人責備,但往往我們給出去的卻是讚美很少,責備很多。也因為這樣的不平衡,導致出現了許多的摩擦,影響了人際關係,更降低了溝通效率。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對老人讚美他的睿智與成熟;對小孩,讚美他的可愛與天真;對女人讚美她的美麗與純樸;對男人讚美他的責任與堅韌……不要吝嗇你的讚美。讚美,能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讚美,能讓你廣泛結交,事業順利,心情豁達。

巧妙運用“讚美”的技巧,讓你就能掌握多變的人心,並能達成溝通的最高藝術境界。人的索質有高低之分,年齡有長幼之別,因人而異,突出個性。老年人總希望別人不忘記他“想當年”的業績與雄風,同其交談時,可多稱讚他引為自豪的過去;對年輕人不妨語氣稍為誇張地讚揚他的創造才能和開拓精神,並舉出幾點實例證明他的確能夠前程似錦;對於有地位的幹部,可稱讚他為國為民,廉潔清正;對於知識分子,可稱讚他知識淵博、寧靜淡泊……大聲讚美是成功必備的技巧,讚美是前進的催化劑。

因人而異的批評

批語因人而異。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曆、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性格特征……有這麼多的:不同,所以,接受批評的承受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區別,這就要求批評者根據不同批評對象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批評方式。批評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常言道:“凡事有法而無定法。”批評他人也是同理。在進行批評時最忌諱一視同仁,方法單一,死搬硬套,應靈活掌握批評的方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理解和接受問題的方式都不一樣。人可以根據受到批評時不同反應分為遲鈍型反應者、敏感型反應者、理智型反應者和強個性反應者。遲鈍型反應的人即使受到批評了也滿不在乎,不把批評當回事兒;敏感型反應的人,感情較脆弱,臉皮薄,愛麵子,難以承受別人的批評,他們會神誌恍惚,甚至會從此一蹶不振;理智型反應的人在受到批評時會感到有很大的震動,能坦率地接受批評,從中汲取教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個性較強的人,自尊心強,“老虎屁股摸不得,”遇事易衝動,自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強,心理承受能力差,就算知道自己錯了也死要麵子,不接受當麵批評,也不會輕易改正缺點。對性格豪爽的人可直來直去;對理智的人,應采用幫助他們查找個人不足促成自我批評的方式;對性格內向的人,應采用循循善誘的態度,耐心勸說,不可急於求成;對脾氣暴躁的人,批評的方式應該間接、委婉,可旁敲側擊,曲徑通幽。

選擇批評的時機與得失

案例:

美國一家大公司的高級負責人回憶說,他曾由於工作嚴重失誤造成了公司500萬美元的巨額損失。為了此事,他心裏十分緊張。許多人向董事長提出應把他革職查辦,但董事長卻認為一時的失敗是企業家精神的“副產品”,如果能繼續給他工作的機會,他的進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過未受過挫折的常人。董事長還說:隻要這個人還有進取心,那麼,挫折就是為他打得最有效的興奮劑。

於是,第二天一早,董事長把這位高級負責人叫到辦公室,通知他調任同等重要的新職。這位負責人十分吃驚:“為什麼沒有把我開除或降職?”“若是那樣做,豈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500萬美元的學費?”後來,這位負責人用堅強的毅力和智慧為公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當然,這些貢獻早就已經超過了當初的500萬美元。

小貼士:下屬犯錯誤時,不少領導人對此的反應常常是凶狠的訓斥甚至責罵。這樣做並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既然錯誤已經犯了,就隻能在如何減少錯誤的損害程度和避免重犯上下功夫。使錯誤成為通向成功之路的鋪路石。

一句簡單的讚美就能改善正在惡化中的人際關係,而且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和情感世界。讚美的過程,是一個溝通的過程。通過讚美,得到了對方的欣賞和尊重,自己享受了自尊,成功和愉快,精神麵貌猶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個細胞都充滿著盎然的生機。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如何指出這個“過”,也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