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留在背後說
案例二:
批評的“壞”話能不說就不說,讚美的好話說一百次也不嫌多。讚美對方、恭維對方是求人辦事、博取好感最為有效的戰術。但把讚美的好話放在背後說,也不失為一種辦事兒技巧。
在明代有個縣令很喜歡聽別人恭維自己。每發布一個政令,都要部下衙役交口讚譽,他才會高興。有個差役想博得縣令的歡喜,故意在一旁悄悄地對人說:“凡是高官或身居高位的人,大多喜歡別人的奉承,我們老爺就不是,一向對別人的稱讚不放在心裏。”這話剛好被縣令聽到。他非常高興,馬上喚來那個差役,手舞足蹈地對他稱讚不已,說道:“好啊,能讀懂我心的,我看隻有你這個人了!”從此便對這個差役大加親近重用。
小貼士:喜歡聽好話是人類的正常心理。它是由人的本質所決定的。把愛聽好話、喜歡恭維、喜歡別人對自己拍馬屁的縣令說成討厭別人拍他馬屁的縣令,這樣說話算不上什麼大智慧,需要的隻是一點厚臉皮。而差役的說話方式是真的“聰明”。
差役這番話是專門說給縣令聽的,但他不直接向縣令說,卻以和同伴以背後議論的方式,有意識地讓縣令聽到,從而達到自己討好縣令的目的,這裏麵也有一些技巧。因為人們大都相信:當麵說的壞話不算壞話,背後說的好話才是好話。差役利用“當麵”在“背後”說好話的技巧,把縣令最喜歡聽的好話說到縣令的心坎裏去了。這對縣令是飽餐了一頓恭維,對差役則是借這幾句恭維話樹立了自己“真心”仰慕縣令的形象,縣令在接受奉承之時,也很自然地認可了差役的這一形象,所以才會對他大加稱讚、大加重用。
在背後讚美別人比當麵讚美更為有效。有時候人們想向特定對象傳達自己的好感,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向該對象直接交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背後議論”術,也就會當著這個特定對象的麵,隨便拉一個人來做自己的配角,把想傳達的內容說一番。有趣的是他會覺得特別可信,這在求人辦事時極為有效。因為它很容易向對方傳達自己對對方的好感,並希望由此而博得好感、維係好感。求人時用這種在別人背後對其讚美的說話方式,尤其是在正式向他開口之前。這可以讓他知道他在你心中有這麼高的評價,當你向他開口請求幫忙時,方便之門就會為你敞開著。
7.真誠讚美,患難與共見真情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揚。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抬著頭看別人,你就會越走越高;反之,如果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高高在上,低著頭看別人,你就會越走越低。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善於讚美,因為在讚美別人的同時,你的心靈將得到淨化,你就會發現世界無限美好,人間無限溫暖,但要做到真誠兩個字卻不是很容易的。對別人的讚美要客觀、有尺度、出於真心,而不是阿諛奉承、刻意恭維討好,否則隻能適得其反,引起別人反感。讚美之詞既是對別人成績的肯定,使聽者感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激發他人努力去做出更大的成就,與此同時自己也會獲得無限的快樂。真誠地讚美別人,能使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會讓你感到其樂融融,甚至會在患難之時得到別人的真心相助,擺脫困境。
每個人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讚美,得到真誠的讚美。請記住,如果你突然發現了別人的某些優點,那麼不要猶豫,請立刻告訴他。沒有比這個更能贏得別人的好感了。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適當的讚美對方,會讓你迅速獲得對方的好感。美國著名企業家瑪麗凱經理曾說過的:“世界上有兩件東西比金錢和性命更為人們所需,那就是‘認可’和‘讚美’。”但這裏要注意的一點是:“認可”和“讚美”一定要真誠,一定要發自內心,而不是應酬作秀,更不是虛晃一槍。丘吉爾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你想要其他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如何地去讚美他。”所以,真誠而不虛偽不誇張的讚美才能夠真正打動人心,感動別人。
真誠讚美四部曲
真誠。“真”就是不存在虛偽,從心裏對別人的長處給予肯定,語言構思要適度,要實際不要誇大,給對方留下早就有對自己有所了解的心理。“誠”就是誠心於對方,讓對方真正地從心靈深處覺得你這個人確實很實在。
肯定對方。讓對方受到自己的肯定,他會感受到我值得認可。讚美以高於實際的希望形式出現,對方的自尊心得到了肯定,能夠促進其為達到更高更完美的方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