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41(2 / 2)

韓王鄭昌在韓地立足還未穩,劉季的大軍就到了。鄭昌全力抵抗,也無濟於事,無可奈何,也隻有向漢王投降的份。項羽的盤算再一次落空了,河南國徹底落入了漢軍之手。

奪取了河南之後,劉季的大軍就抵達了西魏。

西魏王魏豹,得知漢王劉季的大軍臨境,急令太尉督軍對敵。但是,由於漢軍在關中聲望好,魏軍大多數人不願意與漢軍作戰。西魏戰守不能,魏王豹也無心與漢王為敵,也就率軍投降了劉季。

劉季對待魏豹和對待申陽的態度那是不一樣的。

劉季知道,申陽投誠,乃是心係百姓,他的投誠是真心實意的。對申陽就可以放心地讓他做郡守,令其守洛陽。而魏豹就不一樣,他是戰守無力,不得已而降之,此乃投機之小人,不能不防止他反複。

漢王為了防止魏王豹再生二心,就將魏王豹留在自己的身邊,不讓魏王豹回到自己的封地,再將魏軍主力編入漢軍編製,隻留少數魏軍守衛魏地。

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天。漢王率領大軍從臨晉關渡過黃河,直抵河內。

河內是殷王司馬卬的地盤。殷王司馬卬得知漢軍入境,急急發兵拒敵,作殊死抵抗。

一場激戰下來,司馬卬折兵無數,丟盔棄甲,敗回殷都朝歌,河內隨即被漢軍所占領。

臨武侯樊噲和周勃驅軍追擊殷王的軍隊直抵朝歌城下,將那朝歌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司馬卬一麵命令將士用心守城,不得大意,一麵遣使飛馬疾報項王,乞請援軍。

項羽得到朝歌的求救信息,大吃一驚,在短短的數月之內,漢軍的發展竟然這般迅速,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項羽現在明白了,無論如何也要阻止劉季的東進,無論如何再也不能丟城失地了,應當全力援救司馬卬。

項羽急忙派人疾速回報朝歌,告訴司馬卬,楚軍將盡快全力援助朝歌,叫他堅守城池。

司馬卬得的了項羽的回報,精神大振,急忙親自登城拒敵。漢軍全力攻城,殷軍全力守城。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多日。

司馬卬正在城頭上忙乎,忽然聽得士卒報告,說是漢軍正在慌亂退兵。

司馬卬急忙登上譙樓,要看個究竟,司馬卯隻見漢兵逐漸混亂地撤去,半日

光景,紛紛擾擾的,最後,竟然是盡行撤去,空無一人。

司馬卬大喜,料定必是援軍到了,漢軍後翼不敵楚軍,才盡行敗退而逃的。

司馬卬欲在項王麵前顯功,見漢軍撤去,急忙大開城門,率軍傾巢而出,奮力追趕。

約莫趕了四五十裏地,卻並不見漢軍一人。司馬卯後悔自己冒險傾巢追擊,心下就有些著慌。

此時,天漸漸黑了,而四周又盡是密林,司馬卬大吃一驚,怕中了漢軍的埋伏,正要傳令鳴鑼收兵回撤時,忽然聽得密林中篩得一聲鑼響,既而響起一陣急驟的鼙鼓之聲,四周殺聲驟起,那赤旗赫然在目。

司馬卬嚇得兩腿發軟,心知是中了漢軍的計了,掉轉馬頭就要往回逃。

林中閃出兩員大將,當頭一員大將猛喝一聲:“司馬小兒你哪裏走?你樊噲爺爺在此!”

司馬卬嚇得掉頭就跑,哪敢戀戰?部下驚慌失措,一個個棄甲丟盔,拖刀拽戈,隨著司馬卬往那朝歌方向,狂奔而去。

司馬卬急急忙忙地逃回朝歌,唯恐漢兵趕來,恨不得一步入城。至城下,司馬卬大叫:“快放吊橋,待本王入城!”

突然城上全是漢軍赤旗,一員將領扯起吊橋,放聲大笑。

司馬卬一見,心下驚慌,心中直呼:“卻不是苦哉,天滅我也!”

正哀歎間,猛聽得一聲斷喝:“司馬小兒快下馬受縛!免得一死。”乃是樊噲趕到了。

司馬卬聞聽得樊噲的怒喝,魂飛魄散,硬著頭皮,挺槍而戰,才三五個回合,即被樊噲拽住長槍,生擒了過去。

殷兵見主帥被擒,均跪地而降。漢軍遂入朝歌城。

原來,智取司馬卬乃是韓信精心謀劃的妙計:他料定圍攻朝歌,司馬卬必定向項羽求救。於是利用援軍早到的假象,佯裝撤退,誘得司馬卬來追。先令樊噲周勃伏於密林中,又令灌嬰伏於城下民房中,待司馬卬傾巢而出之時,灌嬰等人殺入城中,換上赤色旗,斷了司馬卬的歸路。

司馬卬果然中計。

現在,司馬卬被擒,朝歌城中的老百姓早就聽得漢王的賢名,便都情願歸降。

漢王見拿下了朝歌城,非常高興,立即命令全軍:安撫百姓,秋毫不得有犯。

朝歌城中的百姓見漢軍善待百姓,一片歡呼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