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43(2 / 2)

陳平道:“乃都尉之職。”

於是,漢王就任命陳平為隨軍都尉,負責監護各個將領,並負責指揮自己的親兵衛隊。

將領們得知漢王對陳平的任命後,都議論紛紛的,大家都覺得漢王用人不公平。

大家都認為,陳平不過是項羽部下的一名逃兵,不是個忠心事主的人,如今這個連項羽都看不上的人,逃至漢軍,竟成了寶貝了!?

漢王自認為沒有看錯人。

穎陰侯灌嬰和大將周勃見陳平受漢王重用,心生疑慮。他們對漢王說:“這陳平外表雖然魁梧,但或許徒有其表,未必有真才實學。而且有人說,他居家之時曾與其嫂子有染。他居魏王處,因魏王不信其言,乃棄主而去,在項羽處,又棄之而入漢,此乃是背理忤情、反複無常之人,望大王慎之。”

但是,劉季不為所動。

不久,又有人進言漢王,對漢王說:“那陳平乃是一個小人,大王您這麼重用他,讓他親率你的衛隊,這很危險。大王對部下們的議論不以為然,置之不理,這很令人失望。”

漢王說:“陳平他確實很有才,你們不知道。本王是疑人不用,用人就不疑。希望你們能夠知道我的想法。”

這個人又說:“可是,他很貪錢,部下誰給他錢,他就待誰好,部下不給他錢的話,他就會刁難人家,這麼一個反複無常、到處逃跑而不事常主又貪心不足的一個人,望大王對他要心存戒備!”

漢王倒是第一次聽說陳平貪財,也心生疑慮了。

漢王就召來魏無知,問他陳平有沒有部下所奏的這些事。

“有。”魏無知直爽地回答。

“既有此事,你緣何還要向本王舉薦呢?”漢王生氣地責問他。

魏無知說:“大王問我的,是他的能力和才幹,又沒有問他的行為。那有德才之人若對大王之大業沒有幫助,那他又有何用呢?我所薦之人乃是有奇謀大計之人,他能傾其能力以助大王完成功業,大王又何必管他與嫂有染呢?還是愛受人錢財呢?古人雲:大禮不辭小讓,大才不拘小節,望大王用人不疑!”

漢王一聽,大笑:“足下之言,言之有理,本王自當善度其事。”

漢王於是召來陳平,問他:“足下先在魏,後棄之去楚,今又棄楚而歸本王,如今有人對足下之反複有疑心,足下對此有何言?”

陳平一聽,心中就明白了:漢王的一些部下因為漢王重用了自己,就徒生羨慕嫉妒,故而會在漢王麵前講一些不利於自己的話,來毀損自己。

漢王要是不詢問自己,自己就不會知道別人對自己的不滿,漢王要是不招來自己,自己哪裏去找這個向漢王剖白的機會!

陳平想,現在自己倒是正好借機向漢王表白表白。陳平對漢王說:“我棄魏王,因之不聽在下之言,我無所用;我棄項王而去,乃因項王用人不公,所封之人均是內親外戚,不重用有才之人。在下聽說漢王重才不唯親,量徳不避仇,故而來投,以便平生有用武之地。”

在下徒身而來,生活拮據,部下之人憐之,就有人資助在下一些小錢,在下是暫時收下將來定會還給他人,否則無從生計。若漢王能用陳平之策,陳平願效死命;若大王認為陳平無所用,陳平則以部下之財上奉有司,並肯請大王允許陳平離去。”

漢王聽了陳平之言,見他不避納財之事,不諱徇私之嫌,深感陳平乃是個忠直可嘉的人。同時,漢王也為自己對陳平照顧不周讓他生活困頓而有些自責。漢王於是很高興。

劉季既為自己得到了陳平這樣的人才而欣慰,更為自己能夠識才、善於用才而暗自高興,於是繼續重用陳平,不再存有疑心,並賜給陳平重金,令其安居。

漢王於是通令全軍,任命陳平為督軍。同時,劉季又用心安撫其他將領,叫大家勿有疑慮,擦亮眼睛,拭目以待好了。

陳平確實是有才幹,他用他的能力教眾人無不欽佩歎服。幾個月後,再也沒有人對他有什麼二言,將領們對他也日益敬重。

劉季看看眾人,再看看陳平,笑了,笑得開心得不得了。

漢王劉季得到了陳平,就如猛虎之添鳳翼,就如池魚而得江水,如騰龍而得玉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