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亂世出英雄,還是英雄須憑借亂世方能施展其才能。是時,風煙乍起,各路英雄紛至遝來,急匆匆地轉世投胎,又急匆匆地奔向了曆史的大舞台中。至於這些人,我們說是英雄也好,梟雄,甚至奸雄也罷,但是總之,一句話,個個都是人中龍鳳,皆非凡夫俗子。
說到此,我們不得不提三個人,他們雖非一母同胞,卻情同手足。而這三人中有兩位都出自於同一個地方:那就是涿郡的一個小縣城:涿縣。(此地也乃筆者的故裏)並非我有意褒讚自己的家鄉,諸位看官,且不要小看這個涿縣這個小地方,這裏絕是個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自漢末起,先後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除了我方才提到的那兩位,還有不少文人呢。比如寫水經注的那位地理學家兼散文家儷道園儷先生,唐代詩人盧照鄰。另外,這裏還出過一位大名鼎鼎的皇帝,就是咱尊敬的毛爺爺在那首著名的詞裏提到的“唐宗宋祖,略抒文采”中的宋太祖,那位杯酒釋兵權,權謀和演技都非同一般的開創幾百年王朝的開國皇帝。當然,這些尚都是後話。但總之,此地絕非一般,真乃藏龍臥虎之地。出幾位武將,也絕非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嘍。
有人說,你少在這裏賣官子。我讀史,可讀《三國誌》,讀故事可看前人的《三國演義》,聽你在這裏胡亂地說些什麼呢?眾位稍安勿躁,且聽我細細說來。
我自三歲起,就聽父親讀三國。後因身在三國故裏,又聽聞了許多的民間傳說。成人後,先後研讀《三國誌》與羅大師的《三國演義》。對三國故事,卻也早已爛熟於心。眾位不妨聽我慢慢講來。
方才說到這二位在下的“同鄉”。其實,他們的大名,想必眾位也早已耳熟能詳。其中一位姓劉,名備,字玄德,曆史上也被稱為劉皇叔。一名,姓張,名飛,字翼德。我們先來說說劉皇叔。這位劉玄德,劉皇叔,那可是一位皇室後裔。用今天的話說,那絕對是血統高貴,根正苗紅的一位。據史書記載,這位仁兄,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的弟弟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其實,說起劉勝,我想諸位也並不陌生。
還記得幾十年前在河北保定滿城漢墓發現的那位身著金縷玉衣的大個子王爺麼?劉勝是也。(筆者這樣說不是沒有根據,據考證,劉勝的玉衣長達1.88米.他的身高應該至少在1.90米以上)沒錯!劉備就是這位高大威猛的劉勝王爺的子孫。不過,話說回來。至於他的皇族血統到底是否是真的?這個問題至今尚無定論。現代流傳著這樣的笑談:說劉備的皇叔身份,就像今天注過水的肉一般—水分太大。也有人說:他這麼自抬身價,有點像阿Q吹噓自己是趙老爺的親戚一樣有趣。但無論如何,至少咱劉皇叔他自己,對於自己的皇室血統是自始至終一直這樣說的,一直沒改過口。況且漢獻帝又在大殿上親口稱他為“皇叔”,這樣一來,即便是假的,也成了真的。更何況,歲久日深,年代久遠,劉備的真正身世,已經難以確切地考證。這正是所謂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不過有件事,確是事實,從史書,到三國演義,再到民間傳說,種種的說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劉備的出身很苦。少年時就喪父,與母親販鞋織草席為生。不過,少年時代的劉備,就顯示出了其與眾不同的特點。首先,他相貌“出眾”。注意,這裏我用的是“出眾”,其實我這樣說,也可以說是出於同鄉的禮貌和對前輩的敬意。其實,劉備的外貌可以說是甚為奇特。據《三國誌》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按照現在的的尺子大概是175-180CM之間。總之,他不算矮。)”,“垂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也就是說劉備的雙臂奇長,手臂居然超過了膝蓋,這還不算,他的眼睛更是與眾不同,據說能夠看到自己的雙耳。這樣的相貌,當然是非常地與眾不同了。當然,這裏麵多少可能會有些誇張的成分,但是也是大差不差,因為陳壽的《三國誌》基本上還是非常嚴格且謹慎的,貼合曆史真相,很少有較大的出入。《三國誌》上還說,劉備年輕的時候不怎麼喜歡讀書,喜歡玩狗,騎馬,喜歡音樂和好看的衣服,也喜歡結交一些江湖豪俠。而這些和《三國演義》中提到的,亦是我們大家心目中儒雅風度的劉皇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過,也就是這位劉備,在沒有任何背景和關係以及缺少資金的前提下,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資助,逐漸地改變著其貧困窘迫的社會地位,一步步地向著其內心的目標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