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會心生疑問,從您方才的話裏,我明明聽出:這位劉皇叔是一位無甚大誌向的臭美貪圖享受的江湖少年嗎。錯!剛才,其實我忘記交代,咱們的劉皇叔,還真不是您想的那樣。也正是《三國誌》裏記載,說劉備在小的時候,同小夥伴一同玩耍。他手指著頭頂的幾丈高的大桑樹的樹幹,說:“這就是我日後的華蓋,我長大後一定要坐在這樣子的華蓋之下。”當時,周圍的小孩子都笑他。而這句話卻嚇壞了劉備的叔叔,他對劉備說:“以後出去可不要亂講。”因為他怕小孩子胡亂說話會招來殺身之禍。從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從小就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誌向或者說野心和目標。用句現在的話來解釋一下:劉備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因為他心有大誌。因為機會從來都是為了那些有準備的人而預備的。
說完了正史,咱再說說一些來自筆者故鄉的民間傳說如何?
前麵說到,筆者自幼年時代起就聽到了很多關於劉關張哥仨的傳說故事。後麵的二位,今天我暫且不表。就說說三兄弟中的老大,劉皇叔吧。其實關於劉備的民間傳說在涿州一帶自古就有很多,今天咱就先說說關於劉備降生的一則故事:
傳說劉備一家流落到四川,他父親兄弟三人,爺爺是一個風水先生,當時家境窮困,父親兄弟三人問爺爺:“我們家老是這般光景,還能不能富起來呢?”爺爺說:“在這裏恐怕是不成了,你們如果誰有福氣,誰就往北走,什麼時候看到牛上房,車上樹,腳上穿的鞋子八斤半,你們就在那兒安家,那兒是咱老家,還有咱們的祖墳,在那兒就可以發際了。”
於是,劉備的父親便帶著自己的妻子,挑著擔子,風餐露宿,沿路乞討,一直往北走。走啊,寒來暑往,曆盡艱辛。這天,走到一個叫泥窪鋪的地方,天突然下起大雨來。雨大路滑,十分難走。腳上的草鞋都沾滿了泥,夫妻倆隻好脫鞋趕路。正巧,這有個廟,他們就在廟裏住了下來。
第二天,他們正要繼續趕路,突然發現村北的坡上有一頭牛正在吃草,一看,牛的下麵還有一個木門,原來這是間借著土坡蓋的房屋。夫妻倆忽然想起父親的話,這不就是牛上房嗎?再一看,一遠處有一棵棗樹,在樹杈上掛著一架紡車,這不就是車上樹嗎?夫妻倆按照父親的話決定不走了。
但鞋是不是夠八斤半呢?於是,他們就在村裏找到一個大娘家,借來秤一稱,嘿,不多不少正好八斤半。正巧,大娘家沒別人,又見他們夫妻倆麵色和善,為人忠厚,就高興地收留了他們。
沒多久,夫妻倆又想起父親囑咐過老家祖墳在五丈桑,應去那裏落腳。他們就問大娘五丈桑在哪兒?大娘一聽,高興地笑著說:“我娘家就是五丈桑呀!你們要到那裏去住好辦。”於是,他們連同大娘一起搬到了五丈桑。在這裏不到一年,妻子生下一個男孩,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日後威名遠揚的劉皇叔——劉備。
另外,還有這樣一則傳說,也相當有趣:
傳說劉備的爹媽遵照他爺爺的旨意,走到泥窪鋪這個地方,應了車上樹、牛上房,一雙鞋有八斤半的話後,就在那兒落戶住下了,住在一大戶人家看場用的土坯房裏。
這家大戶是涿縣這一帶有名的武舉,喜歡結交天下豪傑,樂善濟貧,平日夜靜更深總是獨個練功。這天深夜武舉練完功後,忽然看到場房裏住進了人,心想,這可糟了,往日這宅子凶,住進人都到嚇跑了,今日個怎麼又住進人了呢,可別再出事呀!我得看看去。想到這兒,他就趕忙向屋中走去,這時打對麵過來一個人,這個是誰呢?此人正是涿縣知縣。話說這個知縣為官清正,很有學問,經常深入民間私訪,最近聽說鄉下聚賭成風,就想查根摸底,四下裏調查調查。這天夜半更深,當來到這個村子時,老遠就看到這間西屋裏燈光閃亮,心裏說,聚賭的人愛熬夜,今兒夜裏我真堵住窩啦!知縣悄悄來到西屋門口時,趕巧和武舉打了個照麵。兩個人分別站在門口左右,正在楞神的當兒,忽聽得屋裏傳出“哇哇”一個小孩降生的聲音,這孩子就是劉備。
“好家夥,這個小孩可真了不起,文武官員把門啊!”知縣忙對武舉說:“這個孩子不簡單,將來必有大福大貴。你我往後可好好伺候啊!”
第二天一早,武舉就打發人送來了禮物,並把劉備的爹找去說:“你們就別走啦,今後吃喝一切由我負擔。”
劉備他爹當然高興,從此就長期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