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事情起反複(2 / 2)

“趙衡,一位非常談得來的朋友。”

“原居何職?”淩天錫搜刮了一番腦海,沒記得朝堂上有這號人物,估計是新黨門生一類人物,如果是小人物,那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白身。”淩雲霜怕他不清楚,補充道,“就是寫《列強戰略》而名動京華的那個。”

“咦?”淩天錫一聽不是新黨,便放了心,“這人我知道,他不是新黨,怎麼會被步軍統領衙門捉了去?”

當下,淩雲霜便把在全聚德餐館中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通,懇求道,“叔叔,此事完全因小侄而起,實在責無旁貸。”

淩雲楠也撒嬌道:“叔叔,您可不能見死不救啊,這個人不管怎麼說也幫了我們,若是張揚出去,以後淩家就要被人戳脊梁骨,叔叔麵上也不好看。”

“他倒是個古道熱腸的人物。”淩天錫笑笑,“此人叔叔也聽聞了大名,前兩天還派人去拜見他,說是在寫新書,不便見客,怎麼讓你們給碰上的?還發生這麼多事?”

“叔叔……”淩雲楠拖長了聲音,有些生氣地說道,“救人如救火,這些事情以後也可以說,他現在還在牢裏呢……您倒是給個話啊!”

“行吧,行吧。唉,真拗不過你們兩個,我寫個帖子,你們明天一早拿給堂官就行。”

“這樣就行了?”

淩天錫瞪起眼睛:“這麼懷疑我?他一不是新黨,二不是欽犯,三不是重刑犯,不就是打了個二毛子麼,連人都沒打傷,算什麼大事?叔叔肯寫帖子求他已經很給麵子了,還待怎麼樣?”

“那就好,那就好。”兄妹倆對望一眼,心頭那塊大石頭總算放下了。

“把人保出來後讓我見一麵,我對他也很感興趣。前些日子報紙上還說這本《列強戰略》乃我大清總理衙門開辦以來唯一一本涉獵全麵、脈絡清晰,不可不讀的書,差點就沒把人誇到天上去。”淩天錫忽地想起暫時隱居在賢良寺的李鴻章,若是以往,趙衡恐怕直接就被召喚前往賢良寺拜見了吧,現在為了避嫌,還不得不通過自己中轉。

淩雲霜這事雖然辦得有點荒唐,但歪打正著,結識了趙衡,李中堂可是很看重此人。就是這般人物,居然為宵小所困,當真是令人無語,想起李鴻章近年來的遭遇,亦是如此這般,他不由地歎息連連。

“叔叔快寫吧,我給您研墨去。”

第二天開堂問詢,梁士詒、淩家兄妹等一幹人等都跑去旁聽了。

一個搬來了廣東禦史做保,一個搬來了總理衙門淩天錫的拜帖,眼看連這等人物都驚動了,堂官極為震驚,早已暗示他們,一會就可以把人領走,甚至私下裏先表示了抱歉。當然麵上功夫還是要計較一番的,否則洋大人麵上須不好看,瓜皮帽無足輕重,但瓜皮帽背後的馬神甫有點棘手,不裝點樣子,隻怕還不好過關。

審訊十分順利,昨天當罪證羅列的三條,幾乎一條也不存在:

第一條關於持槍的罪名,由郭廣隆出具鏢局槍照,證明趙衡有合法持槍的權力,而且那槍本身就不是趙衡的,這點瓜皮帽也認了,當然槍要發還原主;

第二條關於持槍威脅洋人的罪名,現場並沒有洋人跑來佐證,單憑一麵之詞,自然是證據不足,不能定罪,不過也沒人出麵證明他沒有威脅,亦不能據此追究瓜皮帽的誣告;

第三條關於毆打通譯的罪名,步軍統領衙門已查看過瓜皮帽的身體,認為其身上並無傷痕,隻是擦破了點皮,毆打那是說重了,最多算是雙方動了手腳,按照《大清律》的規定,也就是賠點錢的事情。

瓜皮帽原本也沒有要置趙衡於死地的想法,純粹是心有不甘而要出口氣,眼看趙衡背後的靠山極硬,堂官也事先威脅恐嚇了一番。上堂後已經焉了,諾諾連聲,想來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主。

不到一刻鍾案情就審完了,堂官笑眯眯地看著趙衡,最後下結論道:“本官認為,趙衡雖有不當,但無大錯,著其賠償苦主白銀十兩,本人……”後麵四個字應該就是“當庭釋放”,但還沒說完,一個差役飛也似地奔進來,直接附在他耳朵邊上叨咕了什麼,堂官臉色大變,對趙衡看了又看,神情變幻不定,深深歎了口氣,那句“當庭釋放”再也沒說出口,隻來了一句,“本人先押回大牢。退堂!”說罷,不顧不管地徑直走了。

什麼?

梁士詒、淩雲霜等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趙衡也是懵了,眼睜睜看著差役過來將他再次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