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廖仲愷(1 / 3)

我現在的所作所為,是從血的教訓中得來的。任何人反對,我都不怕。

——廖仲愷

影片檔案

拍攝年份:1983年

黑白/彩色:彩色

出品:珠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魯彥周

導演:湯曉丹

攝影:沈西林、劉錦棠

剪輯:藍為潔、蔡敬邕

服裝:任奉儀、王緝珠

作曲:陳其雄

主演:董行佶 飾演 廖仲愷

梁月軍 飾演 何香凝

章傑 飾演 孫中山

劉鐵蕾 飾演 廖夢醒

石東敏 飾演 廖承誌

榮耀

19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二等獎

1984年第4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提名

1984年第4屆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

1984年第4屆金雞獎最佳導演

1984年第4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1984年第4屆金雞獎最佳剪輯獎提名

1984年第4屆金雞獎最佳服裝獎提名

人物:廖仲愷

廖仲愷(1877—1925),中國民主革命家。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廣東歸善人,生於美國舊金山。1893年回國,1897年與何香凝結婚。1902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和中央大學讀書。1905年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廣東軍政府總參議兼理財政。1919年8月和朱執信等在上海創辦《建設》雜誌,闡發孫中山的政治主張。1921年任廣東省財政廳長。1923年後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財政部長、廣東省省長,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國共合作後兼任國民黨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孫中山逝世後,繼續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8月20日在廣州北國民黨右派暗殺。

光影故事

1922年,由孫中山一手提攜的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在廣州發動叛亂。6月14日,陳炯明拘留了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愷,兩天後炮轟總統府。

黑沉沉的夏夜,廣州被沉悶與壓抑所籠罩。一間裝了鐵窗的房子,廖仲愷被幾個士兵押著推了進來,給他加上了鎖鏈。

廖仲愷身上穿著一件很髒的襯衫,還有一條破了洞的褲子,腳上戴著鐵鏈,雙手扶著裝有鐵條的窗戶。遠處觀音山上炮火轟鳴,一團團的濃煙直衝雲霄。觀音山上的總統府,火光衝天。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勾結北洋軍閥,背叛了孫中山先生,瘋狂炮擊總統府。

幾個士兵在牢房外麵談論著總統府被攻克了的消息。監獄中,廖仲愷麵對死亡的威脅,留詩向夫人何香凝訣別:“後事憑君獨任勞,莫教辜負女中豪。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握殺刀。”詩歌表現了先生的大義凜然,準備慷慨赴義。

廖仲愷抓住鐵窗的雙手顫抖起來,為大總統孫先生的安危焦急萬分,為中華民族的前途悵歎。

窗外大雨繼續下著。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已經托人把女兒夢醒、兒子承誌轉移到香港。她一個人吃力地走在白雲山上,不僅渾身濕透了,衣服上還沾上了許多泥點。山上陳炯明的司令部客廳,聚集了不少軍官正在開會。

何香凝突然出現在會議廳的門口,使陳炯明驚慌失措。有一名軍官拔出手槍,向何香凝走去,企圖將她趕出屋子。何香凝對此視而不見,當著眾人的麵,指責陳炯明說:“聽說你要殺廖仲愷,還要殺我,我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了!”隨後,何香凝列舉了廖仲愷多次對陳炯明及其粵軍的支持,其中為了幫助陳炯明渡過難關,甚至自作主張將孫中山在上海的住宅抵押了,將所得的押金給粵軍作軍餉。陳炯明擔心降低自己的威望,隻好釋放廖仲愷。在何香凝離開之後,陳炯明馬上命令自己的親信前去暗殺廖仲愷。

何香凝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來到關押廖仲愷的地方。何香凝撲到傷痕累累的廖仲愷身上,廖仲愷輕輕地拍著何香凝,張口就問孫中山先生的安全情況。何香凝回答道:“孫先生脫身了,慶齡夫人陪他上了永豐艦!”

廖仲愷想問什麼,何香凝用眼色製止了他。那位軍官向門口站崗的士兵吩咐句什麼,士兵走到廖仲愷麵前,替他打開了腳鐐。何香凝攙扶著廖仲愷急忙離開白雲山,說:“陳炯明勉強答應釋放了你,說不定他現在已經派部隊來暗殺你,咱們從碼頭坐船離開,船票已經買好了。”

傍晚碼頭上,陳炯明的親信迅速地向岸邊跑了過來。這時,鄭劍正用小船送廖仲愷他們登上去香港的貨輪。

小船上,廖仲愷問正在劃船的鄭劍:“你是國民黨員嗎?”

“廖先生,恕我直言,國民黨現在太雜了,官僚、政客、軍閥,都成了國民黨員,這樣的黨……”鄭劍搖著頭說。

廖仲愷並沒有生氣,說:“假使我能再回到廣州,一定來找你。”

岸上,陳炯明派來的追兵已經到了碼頭。他們撲了個空,廖仲愷已經坐船離開了。

1922年秋天,廖仲愷和何香凝來到上海。在上海的外灘上聚集著很多記者,廖仲愷剛下船記者就擠上來,請廖仲愷談談對時局的看法。廖仲愷想了一下,緩緩說道:“中國趕走了大皇帝,又來了許多小皇帝。這些小皇帝聽命於外國主子,聯成一氣欺壓民眾,這就是中國的現狀。”那位記者感歎著:“精辟呀,精辟!”旁邊另一個記者問廖仲愷:“那麼國民黨呢?這次陳炯明倒戈,是否標誌著國民黨的一蹶不振?”廖仲愷瞥了這個記者一眼,說:“這是你的希望嗎?請你記住孫先生最近發表的談話:一息尚存,此誌不懈。”

奉孫中山之命,前來接廖仲愷的兩名官員是胡漢民和林直勉。他們幫助廖仲愷擺脫了記者,隨後一起開車離開碼頭。

轎車裏麵,廖仲愷夫婦分別坐在胡漢民兩邊。胡漢民對何香凝說:“廖仲愷這次能脫險全虧了你啊,孫先生常說中國婦女界要是多幾個何香凝,革命就更有希望了。”

“我就是膽子大一些罷了。”何香凝謙虛地說。

胡漢民和林直勉將廖仲愷夫婦安置在一所中等的中式旅館中。在旅館裏,胡漢民和林直勉向廖仲愷挑撥說,現在孫中山先生已經變了,他在接近共產黨的李大釗,卻聽不進忠言善告。他們二人還極力慫恿廖仲愷去說服孫中山,接受他倆提出的聯合北方軍閥和滇桂軍閥一起“討伐”陳炯明的主張。

廖仲愷並沒有接受胡漢民、林直勉的說法,反而從他們話的反麵想到怎麼能使得國民革命更好地進行下去。

廖仲愷夫婦沒有在旅館做任何停留,馬上來到孫中山在上海的公寓。在這裏,廖仲愷遇見了李大釗,他們一見如故。兩個人在院子邊緣的樹蔭下邊走邊聊。

廖仲愷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關於中國革命的:“你對中國革命的看法?”

李大釗慢慢地說道:“現在列強當中,有哪一個願意幫助中國革命?他們要扶植的是袁世凱,是曹錕,是吳佩孚。帝國主義希望中國就這樣混亂下去,這一點,你比我有更深切的感受。”

廖仲愷十分同意李大釗的話,並說:“對啊!帝國主義不僅希望中國紛爭混亂,他們還要在中國扶植他們的傀儡。我剛下船,就有人告訴我,說你在包圍孫先生。”

李大釗笑著回答說:“孫先生是容易被包圍的人嗎?”

廖仲愷和李大釗兩個人來到院子裏的長椅旁,坐下來繼續聊天。

李大釗問廖仲愷:“你知道孫先生本人對國民黨現狀的看法嗎?”

“你是說近來嗎?”廖仲愷疑惑地說。

李大釗說:“陳炯明的叛變,對孫先生說來是最痛心的。他最近告訴我,種種事實說明,若要革命成功,必須使國民黨獲得新生。”

廖仲愷低頭望著那綠油油的草地,思索著李大釗的話。廖仲愷彎下腰用手撥弄了一下嫩綠的葉子,抬起頭對李大釗說:“孫先生對本黨的看法是透徹的,我相信他一定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新的看法。”

在公寓門口不遠處,有一個人鬼鬼祟祟的。他不時地向周圍觀望一會,對於孫中山門口,這個人仿佛是最為注意巡視般地看著。他極為小心,隻要附近有任何動靜,馬上裝作一副散步的樣子。

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急匆匆地走著,由於一心想早點見到廖仲愷夫婦,也顧不得路邊盯梢的人,直直地趕往家中。

孫中山回到公寓,發現廖仲愷和李大釗談得十分投機,非常高興。孫中山興奮地告訴廖仲愷,李大釗在自己的介紹下加入了國民黨。孫中山對於國民黨內部某些元老的腐敗墮落和背叛革命感到痛心之極。這些問題使得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隨後將改組的具體事宜交給廖仲愷,派他做代表去和蘇俄代表越飛在日本進行會談。

美麗的富士山下,廖仲愷走進一家旅店,詢問老板娘是否見到一位叫越飛的俄國人。由於被特務盯梢,沒能見到蘇俄代表越飛。他立即回上海請示孫中山,決定再次東渡日本。

這一次廖仲愷改變主意,帶著女兒廖夢醒一起去。正逢櫻花盛開時節,他們和日本朋友共度這個美好時光,並借助日本朋友找到了蘇俄代表越飛。為了避開日本特務,廖仲愷和越飛不斷變化會談方式。最終,廖仲愷和越飛的會談十分成功,為孫中山“聯俄、聯共、扶持農工”的三大政策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孫中山在國內利用滇桂聯軍,驅逐了陳炯明,光複廣州。然而,滇桂聯軍打著革命的旗號進駐廣州後,大肆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滇桂軍人在廣州橫行霸道,激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

沿江馬路上,學生領袖鄭劍告訴女青年碧影:“孫中山先生很快就回到廣州,就任大元帥,廖仲愷先生也從日本回來了。中央(共產黨)指示我們,要積極協助國民黨搞好改組工作。”

這時,馬路上傳來歡呼聲,人群如潮水般地向前湧去。孫中山夫婦乘坐汽車從人群中穿過。孫中山懷著勝利的喜悅向民眾揮手,感慨地說:“我們終於又回來了!你看,民眾的情緒多麼熱烈!”

廖仲愷也回到廣州,進行國民黨內部改革,但是改組形勢陷入重重困難之中。改組過程中,汪精衛隻是派人將他的話轉達給廖仲愷:“關於改組廣東支部的事,全都由廖仲愷全權負責。”汪精衛把改組的所有事情都交給廖仲愷,自己對於改組事宜毫不理會。國民黨許多要員表示隻想做官,不想革命,拒絕同共產黨合作。廖仲愷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這時,廖仲愷手裏沒人沒錢,雖然孫中山任命廖仲愷為財政部長,但是原先主要財源是銀行存款和稅局的錢款,現在統統被駐軍司令楊希閔擄去了。國庫嚴重空虛,廣州大批難民無力救濟,就連大元帥府和黨部的經費奇缺,甚至到了連機關夥食都開不出的地步。與此同時,帝國主義挑釁地揚言,國民政府要取得海關的關稅,隻能到他們軍艦上去要。四麵楚歌的廖仲愷沒有一絲動搖,決定先找楊希閔收回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