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師出有名(2 / 3)

龐德和馬岱眼前一亮,隨即又暗淡了神情道:張魯剛剛才傳令讓少主交出兵權,還怎麼借兵啊?

倘若我們去為他打下葭萌關呢?馬超笑問。

龐德不解:這跟打葭萌關有什麼關係?張魯什麼時候想過攻城略地了?

馬超將碗擱在案上:張魯不想,但曹操想就可以。

呀!我明白了。馬岱叫道:張魯跟曹操成了親家,遲早會投靠過去,漢中地勢獨特、物阜民豐,是多少人想得到的肥肉啊!而他自己的漢中軍什麼德行他能不知道?反正也保不住,還不如找個大靠山呢!

哈哈!龐德也笑起來:說得對。投誠之前,再拿個功勞給曹操,他們兩下裏皆大歡喜,我們也有機會重掌軍權了。

馬超點頭微笑,看二將在那裏合計,自己心底裏卻是另一重的計議:他們哪裏知道,自己最初就是抱著靠近劉備的計劃來這裏的,龐德說重掌軍權未免幼稚,等張魯正式投靠了曹操,還能容得下自己嗎?要趁這個機會與劉備軍接上線,才算完成了第一步,而此時的劉備正駐守在葭萌關。所以,攻打葭萌關,才能與劉備軍近距離接觸,到時候相機而動,反出漢中便天高海闊了。

與此同時,在楊鬆的府上正有客來訪。來人奉上金珠一斛,喜得愛財如命的楊某人抓耳撓腮,再看了看遞上的書信時,便連連點頭,拍著胸脯答應一定將丞相交代的事辦妥。來人鄙夷地扯了扯嘴角,又叮囑了幾句便告辭而去,沒有人認得他是曹操的暗使。而在此之前,楊鬆也收下了諸葛亮派人送來的金銀……

張魯聽令使回報,說馬超與龐德在府上大罵師君無德,令張魯勃然大怒,當下就命人去傳馬超前來對質。

不一時馬超帶著龐德、馬岱來到張魯處,看漢中諸臣聞訊都趕來分列兩旁,頗有些問審的意思。馬超不慌不忙上前向張魯見禮:師君傳喚在下,不知可有什麼示下?

張魯盯著馬超,看他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心裏先有三分氣蓄著,拿出自己一貫的笑麵道:孟起來我漢中不覺已年餘,我可曾苛待於你?

馬超搖頭:師君待我如父如君,並不曾苛待。說著抬頭看了一眼張魯的臉色,見他又要開口,馬超先發製人接著道:因此,孟起常念及師君高義,每每都感到無以為報。今日卻剛好想到一個能夠報答師君的主意,這才特意來稟報師君。正好諸位都在,不如一起參詳參詳,若覺得可行也算我投效師君以來,為漢中軍民盡的一點綿薄之力。

馬超四兩撥千斤,輕輕鬆鬆地將張魯和存心跟他過不去的一幹人等都堵了回去,順便把話題引到別處。看馬超說得煞有介事,張魯不由問道:哦?什麼主意你且說來聽聽。

馬超拱手道:我想去攻下葭萌關,為小姐即將舉行的大婚獻上一份陪嫁。

什麼……

別說是張魯了,馬超的話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猶如在滾油裏滴進了一顆水珠,漢中群臣即刻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張魯修持無為之道,雖胸無大誌,但也由不得激動不已……

曹操自從張魯答應女兒嫁給曹家後,明裏暗裏打發了好幾撥人前來,要他挾漢中幾十萬百姓歸順,他已有此意。曹操勢大,放眼天下唯有歸順於他,才能保住自己的道派教眾。況且曹操答應,隻要他移居鄴城,曹操還可以幫助他在鄴城推行五鬥米道。多麼誘人的條件啊!隻不過閻圃進言,現在就答應曹操為時過早,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得到漢中,還以為是我們怕了曹軍,必然輕看於師君,不如再等一個合適的時機,有功勞於曹操時再歸順,定能讓曹操高看一眼。張魯身邊謀士中,得他信任的唯有閻圃、楊鬆二人,張魯聽閻圃說得有理,便對曹操來使一再閃爍其詞,不肯明確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