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遠征(1 / 2)

遼東城的居住區分為上區、下區。上區是貴族區,隻剩下空空蕩蕩的房子和沒來得及搬走的財物。馬光找了一間最大的屋子,安排一千名士兵將遺留下來的財物和糧食搬到遼東最大的一個貴族家中,集中看管。

下區住的是奴隸和平民。左邊的一排排房子住的是平民,已逃走了一大半,僅剩下約一千人。右邊的廣大地區有上百個院子,是貴族放奴隸的地方。院子有高高的圍牆,大門緊鎖。院內有一些矮矮的房子,房子沒有門,隻有一個能鑽進去的小洞。士兵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奴隸全部放了出來。讓龍四吃驚的是,剩下的奴隸竟然有一萬多人(龍四原先的情報為:遼東城總共約一萬人)。

這些奴隸餓的皮包骨頭,神誌也有些恍惚。馬光將收繳的貴族財產平均分給平民和奴隸,以安撫他們緊張的情緒。隨後,分批將他們遷移至水城,妥善安置。

3月4日中午12:00。

一百三十年冬,水部已將遼東一萬兩千多人全部遷移至水城。雖然人口比他們估計的要多,但仍在冬天來臨,將他們的住房建好。此時,水部的總人口已達到七萬人(包括士兵),其中水城約四萬人,上元一萬五千多人,遼東約一萬人,遼西約六千人。遼東、遼西隻能算是軍事要塞,居住的都是正規軍和預備隊。為舒緩儲備的壓力和減少運輸量,遼東、遼西都實行屯田製度。

遼西大戰後,遼族元氣大傷。對水部占領遼東,也沒有什麼“表示”。

一百三十年底,遼森、木勤相繼病故。得知消息後,龍四異常興奮,開始謀劃對遼族新的進攻。

一百三十一年春,為防止被逐個擊破。遼族將遼南、遼北的人員、軍隊全部遷入遼闊。遼純所率的雜牌軍也撤回,防守遼闊。

幾次消耗,遼族的人口已銳減至十五萬人。其中遼闊城有八萬人,駐軍有四萬;塞北城有兩萬人,駐軍有一萬。

遼族的人口、軍隊仍比水部多不少,但人心不穩,軍隊士氣低落,水部已占據了優勢。如此時機,龍四豈願意失去,立即開始擴軍,將正規軍增至兩萬人。考慮到戰爭規模的增大,為統一指揮,龍四改變了原先的設置,將每司的士兵增至五千。軍隊仍分四司,其中騎兵兩司、步兵兩司。

下一個目標是塞北。此次作戰,龍四勢在必得,但占領後如何安撫塞北卻很讓他們頭疼。塞北城幾年饑荒,真正受餓的是那些奴隸和平民,對他們如何安置?塞北幾次叛亂,寒姓貴族隻剩下了約三百人,對這些貴族又如何安置?還有就是軍隊的供給問題:塞北能否提供給軍隊足夠的糧食和其它物資,如果不能,從後方長途運輸既費力又很危險。

幾經分析,他們決定不沒收這些寒姓貴族的珠寶、糧食、房屋,但田地必須充公。全部田地將平分給奴隸,如果貴族也想耕種,也可以分給他一份。占領後的第一年,糧食全部充公,對塞北城的所有居民實行統一供給。第二年耕種所得繳納百分之三十的稅收,以使遠征軍有足夠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