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很多人的眼裏,功名利祿是我們活著的最大的人生的目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著這個目標而努力,似乎功名越厚人生也越美妙滋潤。其實功名利祿是一個用花環編織的羅網,隻要你進去了,就無法自在與逍遙了。沒有功名利祿,便想得到功名利祿,待得到以後又害怕會一時化為泡影,寶貴的人生就在這患得患失中度過,哪裏還有時間去品嚐人生的甘美滋味呢?
有些人認為功名利祿會給人帶來物質上的滿足和幸福,卻不知道功名利祿也會給人帶來很多痛苦。為了功名利祿,他們勞心、勞神、勞力;為了功名利祿,他們計劃、忙碌、奔波;為了功名利祿,他們懷疑、欺詐、爭鬥;為了功名利祿,他們溜須拍馬、玩陰謀、耍詭計;為了功名利祿,他們如履薄冰、患得患失。最後,縱然財運亨通,有了功名,但早已筋疲力盡,嘔心瀝血。其實,人生之樂,不在於高官厚祿,不在於錦衣玉食,而在於平淡中的真實。
有一次,亨利·福特到英格蘭去。在機場問訊處他要找當地最便宜的旅館。接待員看了看他——這是張著名的臉,全世界都知道亨利·福特。
就在前一天,報紙上還有他的大幅照片說他要來了。現在他在這兒,穿著一件像他一樣老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館。接待員說:“要是我沒搞錯的話,您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我記得很清楚,我看到過您的照片。”
享利·福特說:“是的。”這使接待員非常疑惑,他說:“您穿著一件看起來像你一樣老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館。我曾見過您的兒子上這兒來,他總是詢問最好的旅館,穿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說:“是啊,我兒子是好出風頭的,他還沒適應生活。對我而言,沒必要住在昂貴的旅館裏,我在哪兒都是亨利·福特。即便是住在最便宜的旅館裏,我也是亨利·福特,這沒什麼兩樣。這件外套,是的,這是我父親的,但這有什麼關係呢?我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不管我穿什麼樣的衣服,即使我赤裸裸地站著,我也是亨利·福特,這根本沒關係。”
許多人總是想,要是能出名該多好啊,到處都是鮮花和掌聲,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虛名的背後埋藏了多少辛酸和苦難。為了承受這麼一個毫無價值的虛名,人們常常鉤心鬥角,甚至朋友反目為仇,兄弟自相殘殺。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有了名氣,必然要受到一些非難和妒忌,這樣心理就要承受比出名前大得多的來自外界的精神壓力。除此之外,如果一個人缺乏冷靜的心態,就很容易憑借虛名而忘乎所以,驕傲自大,不再做進一步的努力,這就注定到最後什麼也得不到。所以說虛名害人,不可追逐,而智者總是有笑對虛名的勇氣和胸懷,不受它的誘惑,腳踏實地地工作,力求不使自己背上功名沉重的思想包袱。
行走於世間,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平時隻管發展和提高自己,而不去追求功名和虛榮,便擁有了一種深層次的人生智慧。因為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隻要善於忍耐,不追求虛名,就能夠獲得他人真正的賞識和敬佩。
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實,這世間的萬物都像流水一樣,沒有一個是靜止不變的,得失既是永恒的,也是易變的。有了付出才有回報,沒有無回報的付出,也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付出越多,回報越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為人處,即是為己處”,說得就是這道理。不勞而獲是隻能在幻想與童話中存在的,在阿裏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裏,叫聲“芝麻開門”就可得到無盡財富,但是,在現實的人生中,這不過是存於人們幻想之中的“天方夜譚”而已。
人生有許多虛浮之事,我們難免被這些虛浮的東西所蒙蔽、誘惑,名、利皆是如此。虛名雖能為人帶來一時心理上的滿足感,但它是人世間各種矛盾、中突的重要起因,也是人生之中諸多煩惱、愁苦的根源所在。虛名本身不僅毫無價值和意義,而且害人不淺。
在名利場上,得失的對比似乎特別的明顯。然而歸根到底,得與失兩者總是相互轉化的,得到常常意味著失去,失去也可能意味著得到,甚至得失的不僅是名利,還有很多更重要、更深層次的東西。如果在形式上放棄它,反而能夠永久地真正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