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心先老
心理的衰老和身體的衰老是互為因果關係的,尤其心理的衰老可加劇身體的衰老,所以要延緩衰老首先要延緩心理的衰老。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哀莫大於心死。”心死了,一切也都沒了,所以養生要先防心老。
養生重在養心
第一,心是主宰。心是人的主宰。中醫有句名言叫做:“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就是說,人的一切生理、病理,都受心主宰。“心主神明”。
第二,心不老則全身不老。
人的心神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無論形體如何健壯,但如果對人生失去了興趣,那形體也無非是一具失去了靈魂的軀殼,所以養生必須先從養心開始,這就是心理養生的重大意義。
養生要從養心開始,心不老就全身不老。
心老的七大征兆
心老是早衰的主要根源,那麼什麼是心理衰老呢?
心理衰老是心神活動的衰退,也就是精神活動的逐漸退化。在生理衰老之前出現的這種心理退化,我們稱之為心理衰老。
那麼,心理衰老有什麼征兆可尋呢?
第一,自信心減退。自認為自己老了,力不從心了。
有的人是生理老了而不服老,心理衰老的人恰恰相反,還沒老,就認為自己老了。有的甚至有生不如死的想法,認為自己半截兒入土了,什麼都幹不了了。
第二,興趣下降。包括工作興趣、生活興趣及業餘愛好統統沒有了,生活上變得不修邊幅,不願意參加文娛活動和社交活動。
第三,喜歡獨處。逐漸變得喜歡獨處,不願意與人接近,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
第四,反應遲鈍。反應能力逐漸下降,變得遲鈍而不靈活,常感到自己的腦子變“木”了。
第五,情緒不穩。易多愁善感,鬱鬱寡歡,悶悶不樂,有時甚至會產生大哭一場的想法。
第六,適應能力下降。感覺不能適應環境、社會的變化,並因此而感到自悲。
第七,進取心下降。逐漸變得甘居落後,毫無鬥誌,寧願每天無所事事地呆著。
一般而言,隻要有以上七個征兆中的三個,就可以判斷是心理衰老。
心老的最早信號是缺乏自信,認為自己已經不中用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生理衰老的加速。
心老了,病來了
人是形神的合一,心理衰老是促進生理衰老的催化劑;生理衰老,反過來又能加重心理衰老,二者形成惡性因果關係。可以說,心理衰老才是真正的衰老。
據統計,心理衰老的人群中,離退休人員占70%~75%,主要原因在於不少老年人不能適應離退休後的變化而突然變得消沉,有的人精神甚至一落千丈,好像變了一個人,有人會產生被社會拋棄的感覺。這種嚴重的失落感很容易造成心理衰老,緊跟著就是生理衰老,演變成所謂的“離退休綜合征”。
根本原因在於老年朋友們沒有意識到,退休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其實,隻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去完成一些自己感興趣而上班時沒有時間做的事,那麼退休後的生活將會更加多姿多彩。
“哀莫大於心死”,天下最悲哀的事莫過於心已死,心已死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
心為什麼會老
心理早衰的常見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心理創傷。因遭遇心理打擊,比如親人喪亡、事業失敗、財產損失等等,留下了較重的心理創傷,由於不能排解而鬱鬱寡歡,於是精力日衰、腦力漸減,終於加劇了向衰老的傾斜,這就是心理早衰的主要緣由。
第二,離退休導致的心理失落。離退休後,由於環境、地位的變化,感到自己是無用的人,不再年輕了,不再被重用了,認為自己垂垂老矣,不中用了。
第三,生性孤僻。由於生性孤僻、自閉,自築樊籠,每天畫地為牢,把自己關在“家”中的囚室中,既不和鄰居說笑,也不和親人來往,仿佛這個世界隻有他一個人!這樣成天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沒有一縷陽光,心怎會不老呢?
第四,疾病折磨。不少中老年人,由於身患某些慢性疾病,不堪疾病折磨,天天陷在疾病的苦難中,不能自拔,臉上終日布滿了愁雲,天長日久,自然加速了心理衰老。
第五,家庭不和諧。家庭是心靈的“港灣”。人到中老年,既要為兒女的學業、事業、婚姻問題操心,又要贍養老人,還要帶孫子,“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果家庭生活不和諧,很容易造成心理的衰老。
缺乏陽光心態的人,整天呆在陰暗的角落裏,生命之花必然會過早凋謝!
防範心老八招
第一,打破自我封閉。
多參加社會活動,走出落寞。尤其是剛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人,要多增加社會活動,可以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結伴旅遊是消除自我封閉的有效辦法,盡量避免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