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忠告16:治心免病法——獨具特色的中醫心理治療(2 / 3)

第二,提出“痰夾”“瘀血”的原因。他提出精神病與痰夾、瘀血的複雜關係,對精神疾患及心理障礙的治療作出了新的貢獻。

《千金方》記載了心理治療的大量驗方

孫思邈是唐代大醫家,著有《千金方》。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對心理治療提出了許多有效良方,並在性心理的調養方麵有重點闡發。其次,對《黃帝內經》“祝由”作了闡發;記載了大量的安神定誌方,對心理障礙及精神疾患的治療作出了貢獻。

《儒門事親》、《宣明論方》對痰火心理病機有重要啟示

張子和和劉完素均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們所著的《儒門事親》、《宣明論方》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心理治療學方麵,張子和提出了“痰迷心竅”的觀點,至今仍被用於指導臨床治療一些心理疾患。

劉完素對《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中“諸躁狂越皆屬於火”進行了發展,以清火瀉火為原則對狂證進行治療。

《本草綱目》是藥物心理治療的集大成巨著

李時珍是明代大醫藥學家,他從中藥學的角度,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許多用於治療心理疾患的方藥。他對心理治療學的最大貢獻在於注重用藥物調節心理。

《景嶽全書》是中醫心理治療的集大成著作

張景嶽是明代大醫家,他所著的《景嶽全書》對中醫心理治療有非常豐富的闡述,還專列癡呆症、詐病,對各種心理疾病作了專篇討論。

《醫林改錯》對活血化瘀治療癲狂有重要發展

王清任,清代解剖學家、醫學家,其代表作有《醫林改錯》。王清任對用活血化瘀治療癲狂做了進一步發展。他創立了三個活血化瘀方,現在在臨床上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有奇效。

中國古代心理療法

中國古代五音心理療法

我國古人就十分重視音樂療法,認為人的五髒和五音相通,五音可以調和五髒。

古代把五音與五髒相對應,認為五音可以調和五髒,具體如下:

五音與五髒的對應關係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髒肝心脾肺腎

五音角徵宮商羽

角音:角音歡快使人舒暢愉悅,所以聽角音,可以幫助條達肝木,流通氣血。

徵音:徵音激昂、熱烈,使人振奮,所以聽徵音,可以起到促進氣血流動的作用。

宮音:宮音和諧,使人安詳,所以聽宮音,可以起到助脾、健運、開胃、消食的作用。

商音:商音鏗鏘,使人激昂,所以聽商音,可以幫助肺氣運行,起到輔助心肺的作用。

羽音:羽音柔和,使人和順,所以聽羽音,可以起到養腎藏精的作用。

陽性五音可以緩解陽性心理疾病。如角音、徵音、商音,屬陽性音樂,歡快、熱烈、激昂、鏗鏘,所以常聽之,可以緩解抑鬱,振奮心情。

在心境低落時,聽聽陽性五音,令人振奮,一掃心理陰霾。對抑鬱症有較好的作用。

陰性五音,可以調節陽性心理障礙,如躁狂症患者,心情偏於陽性,可以多聽羽音、宮音的陰性音樂。和諧而柔和,可以令人變得安詳而柔順,躁狂症的病人,往往心如火燎,身如柴燒,所以聽一聽像流水一樣的音樂,對他們的鎮靜有一定作用。

音樂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調節人的心理,還可改變人的性情。如多聞角音,可使人溫和;多聞徵音,可使人助人;多聞宮音,可使人寬厚;多聞商音,可使人仗義;多聞羽音,可使人禮讓。

經過幾千年的實踐,我國在五音治療心身疾患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了行之有效的音樂療法,具體介紹如下。

抑鬱症:可選擇歡快、激昂、熱烈的角音、徵音、宮音,如《喜洋洋》、《步步高》、《彩雲追月》、貝多芬的《命運》等。

高血壓:可多聽和諧柔緩悠揚的音樂,如《春江花月夜》等。

失眠:可多聽音調低而和緩的羽音,如《翠湖春曉》、《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

胃潰瘍:多選擇安詳和諧的宮音和歡快的歌曲、名曲,可選《春江花月夜》、《彩雲追月》、《步步高》、貝多芬的《命運》等。

癌症:多聽讓人激昂的音樂,如商音、徵音,可選《二泉映月》、《步步高》、《彩雲追月》、貝多芬《命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