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興義古人類遣址的意義(1 / 1)

興義人生活的年代距今1萬年左右,這是經過考古學家對遺址內的文化堆積深入研究,根據與中國西南地區、整個中目國範圍乃至世界範圍的重要古人類遺址進行認真仔細的地域橫向對比、時間縱向對比後,再對遺址內發現的人類骨骸、動物骨髓和碳粒等遺物進行鈾係法年齡測定、氣年代測定等科學測定,最終得出的科學數據。有的朋友可能認為,古人類經曆了漫長的300萬年文明進程,而興義火留下的遺址年代卻隻有短短的1萬年左右,好像,有些微不足道。然而,在地質曆史長洞中,如白駒過隙的1萬年,對興義地區來說,卻蘊藏著不可估量的科學、曆史價值。

古人類不是孫悟空,不可能憑空從石頭裏蹦出來遠古人類也不可能像現在的人類一樣輕易就能夠遠距離遷徙。受交回通、食物、水源、氣候等自然條件,以及其他古人類族群的限製,他們隻能像獅、虎等動物一樣占有一定的領地,在有限的生存空間裏繁衍生息。因此,創造興義地區眾多遺址的古人類,他們的先祖又在這片士地上生存繁衍了多少世代與大自然奮力抗爭了多少萬年也許,在下一次的發現中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目突破。

由頂效貓貓洞和桔山張口洞的資料可知,興義境內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住的是石頭溶洞,用的是石質器理興義古人類遺址的發現、發掘、研究,引發了專家對夜郎文化的猜想。戰國至西漢時的夜郎吉國,由於史料的稀缺,相關問題至今被專家們爭論不休。司馬遷《史記》裏對夜郎古國記載的寥寥數語,使無數後人對神秘夜郎追思遙想和不斷探尋。

夜郎文化的曆史價值,絕不僅僅是研究夜郎國存在期間的那段曆史,而是應該包灑夜郎國存在之前的前夜郎文化、夜郎國時期文化和夜郎國滅亡後的後夜郎文化。簡單地。說,就是夜郎國怎麼來的怎麼發展、滅亡的滅亡後的夜郎人及古夜郎文化何去何從目前發現的興義貓貓洞文化類型所包括的古遺址距今為1萬年左右,1萬年前的興義人,跟前夜郎文化的關係如何與夜郎族群有什麼直接關係這些問題,隨著考古研究的深人,隨著更多夜郎謎團的解疑,都將揭開神秘的麵紗,一步步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麵前興義也將以其悠遠厚重的曆史遺跡,講述遠古曾經的文明,證明被埋沒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