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各有分定(1 / 3)

太子說:“父王,如今黎國與我們鬧僵,那邊示好顯然不行,不如我們秘密派人前往覃國,就說我們不能守住平章等城池,想把它們送給覃王,當地的百姓也願意歸順覃國。平章有十五座小城,白緋也包含在其中,與其他邊境連在一起,都願歸覃王所有。”

浮王道:“這不還是要丟失城池嗎?怎麼還讓覃國也插一腳。”

“父王,表麵上看,覃國如果答應了,那便是可以不費一兵一卒獲得了平章等城,但是從長遠上來看,他們未必能占有這片土地。因為如果齊國吞噬了我國,那就切斷了覃國向北的通路,覃國肯定不高興。而如今我們把平章等城池送給覃國,覃國為了長久發展,定然會多加思考,十之八九會答應下來。他們雖然得到了我們贈送城池的承諾,卻不能越過琵琶嶺而直接擁有平章等城,所以看上去得到平章的是覃國,但實際上平章這些城還是浮國所有。而覃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土地,齊國肯定不服,我們就可以借此禍水東引,使齊國遷怒於覃國,讓他們兩國盟約破裂,動起幹戈。”太子道。

浮王沉思起來。

太子唯恐自己說的不仔細,又道:“這招一則可以讓覃國和齊國關係破裂,二則也算計了覃國——覃國要到達平章這處城池,要麼通過琵琶嶺,要麼就在雲國借道。所以他們即便是拿了平章等城,也不方便擁有。大浮的位置本就特殊,西禦齊國,南防黎國,東備雲國,北麵覃國,如今把平章和白緋讓給覃國,齊國就算想攻打我國,也得先過了覃國那關。”

浮王恍然道:“既然齊國想要平章和白緋,那我們把它們讓給覃國,由他們自己搶去。”

太子詭異地笑:“是啊,這麼大的利益擺在眼前,想來覃王很有心動的可能。”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但是朝臣裏有人反對:“大王,臣有異議。”

眾人看去,說話的是一個鶴齡大臣:“大王,黎王好貪小利,但為人精明,他尚且能猜到我們讓出城池是為的拿他做保護傘,因此沒有答應。而黎王都能看出來的事,覃王就看不出來嗎?”

尚連瞥了眼太子,幫著說道:“覃王縱是看出來了,也可能答應,以我對覃王的猜測,他肯定不願讓齊王一人坐大。覃王野心不小,想要南下,我們這兒的城池不可缺少,它總不能一直依托雲國的過道吧?就算它想,雲王也不答應。現在齊國兵力強盛,若是占領了浮國,覃國就無法南下,那樣隻剩下齊國和黎國相爭,其中一個勢力必定壯大。覃國表麵上和齊國友好,暗中還不定怎麼算計,豈能遂了齊國的意?”

“既然如此,把土地讓給雲國,不是更方便掌握平章和白緋嗎?”那個鶴齡大臣道。

太子道:“雲國現在鬧洪澇,忙著治水,自顧不暇,哪有閑工夫來管我們?更何況,雲王貪得無厭,要是趁機攻打浮國的人,這怎能防?”

浮王最後還是采納了太子的建議,派人去往覃國。

覃王召了大臣商討,大半人都表示不能接收。

“浮國是想嫁禍於覃國。戰國時期馮亭勸說趙王接收上黨,而趙王貪圖眼前利益派兵接收,終究引得秦王之怒,大戰於長平。他們想禍水東引,給覃國招來麻煩,這平章的十五座城和白緋不要也罷。”

“寡人也是這樣想。”覃王道。

這時,伍瓊出班說:“大王,臣有一個主意,不但能拿到浮國一半的國土,還能與齊國繼續保持盟約關係。”

覃王坐直身子:“哦?愛卿有何妙計?”

伍瓊道:“如今浮國已是強弩之末,國亡是早晚的事,哪還稀罕這點疆土?我們不如與齊國暗中聯絡,合力攻打浮國,對半平分城池。浮國不是想讓我們接收嗎,我們就答應他,並借此機會攻打他們。”

與其他們拱手相讓,還不如自己攻打。

“這計策毒了些,”覃王沉吟片刻,展起眉梢,“不過無毒不丈夫,寡人喜歡。”

消息傳到齊國,齊國士兵大部分有點不願——畢竟明明可以自己攻打下來的城池,還要被插上一腳,與人平分羊羹。

“還是合作平分吧,少一個對手,還能和覃國繼續保持盟約。”裴策看了書信,說道。

覃王得到齊王的回信,心中暗喜,而不久前派去雲國的使臣也回了來,稟告了覃王消息。

原來覃國使臣奉命去雲國,請求雲王準予覃兵借道去浮國。

雲王本不願,邵宮卻說:“《周書》上說:‘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父王,如今我們水患未解,尚不能處理他國之事,倒不如成全讓覃國一番美意,先以過道得到他們的信任,讓他們欠下我們的情,日後不好直接翻臉,而且覃國得到了浮國的一半國土,也能達到製衡齊國的目的。”

“也好。”雲王點頭。

浮國太子和尚連抵達戰場,指揮三十萬戴長冠、梳梯形扁髻浮兵和齊軍交戰,戰事將近大半個月,直殺得天昏地暗,不可開交。這一日,雙方正打得火熱,一個小校跑上白緋城樓,淒聲道:“報——”

太子扭頭問:“何事?”

小校上氣不接下氣喘息道:“太、太子,覃國的兵馬來了。”

太子一聽,激動道:“覃軍來了?他們到哪了?你快說啊。”

哪知小校眼神裏有一絲惶恐,吞吞吐吐,半天也說不出一句話:“他們來是來了,可是……”

尚連沒有耐心地道:“可是什麼,別婆婆媽媽的,有事就說出來!”

小校吞了口唾沫,害怕地看著尚連,又瞥了一眼太子。

太子察覺到不對,連問幾遍無果,一手揪住小校的衣領:“到底是怎麼了,你快說!”

小校哭喪著臉:“覃軍非但沒幫我軍,反而趁勢占據平章,現在平章有八座城池被他們占去了。”

若是平常,覃國要攻打平章十五城,恐怕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事,但如今情況非同以往,太子原以為覃國人會來接收土地,勢必問雲國借過道,其間會經過平章十五城,因此事先遞信給平章的幾個太守,讓他們放覃軍入城,接風洗塵,以助他們反擊齊軍。哪知覃軍竟然背信棄義,趁火打劫,直接等城門一開,順勢攻了進去,那些太守和守衛焉有防備?一個個全軍覆沒了,可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藉寇兵而齎盜糧嗎?

“什麼?”太子的身子搖搖欲墜,臉色慘白,“他們非但不來支援我們,反而占有平章?”

“是、是啊……”小校顫聲道。

太子口裏噴出一股鮮血,眼前一黑,身子朝後仰去,尚連飛撲上前,接了太子在懷,口中急切道:“太子!太子!快,快叫軍醫!”

太子被帶走後,隻剩下尚連一人指揮軍隊,他怒火中燒,在城樓上高聲吼道:“齊國人,你們在這奮戰的時候,知道覃國人在做什麼嗎?他們明麵上答應我們來支援,卻等平章開城門時攻入其中,占有了八座城池!你們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半還沒攻下一座城池,而他們隻用幾天時間就拿下,你們甘心嗎?”

原本平章失守之事不該這般宣傳,以免浮兵軍心動搖,但此刻尚連滿腔怒火,執意要激怒齊國人。

可是齊軍有人高聲道:“尚將軍,挑撥在這是沒有用的。我們本來攻入京城還要大半個月時間,可如今卻省下了許多兵力,估計七天就夠了。我們頂多少占據一半的土地,你們卻要失去整個國土。”

尚連又驚又怒,舉目望去,說話的正是齊國上卿齊避邪,此刻作為軍師,淡定地出現在軍隊中。

他哇呀呀大吼一聲,親自提上武器殺入戰場。

雙拳難敵四手,勢窮力竭,浮國太子的內心應該是煎熬和崩潰的,他原以為可以利用覃國來製衡齊國,原以為覃國要和齊國交戰,卻不知道他們都是來打自己的。如果他沒有急怒攻心昏過去,聽到尚連戰死沙場的時候,可能是頹廢地坐倒在城樓上,失去了希望。白緋如其名,不管對誰來說,造成的結局都涉及到“白費”。

——花瓣讀者

不久,浮國被齊國和覃國聯手消滅,一國分裂成兩半,西側為齊國據有,而東側是覃國的領土。對此,有覃國臣子對覃王道:“我們去浮國的地域十分不方便,若是能得到齊國的一部分土地,或許就可以……”

夏侯輕道:“隻可惜琵琶嶺被他們奪去了。”

而黎國那邊,就有些不是滋味了。黎王暗恨自己的軍隊到達得遲了,剛到浮國邊境就被齊軍攔住,浮國的城早就被瓜分完畢,這一羹湯沒分著,自己還折損了不少財力,鬱鬱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