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黍縣風波(2 / 3)

采玉很安靜,看著齊避邪登記造冊,讓大眾分成六隊領粥。開始這些隊伍還井然有序,但到了後麵來的人變多,一些素質差的找了熟人插隊,場麵變得混亂起來,還有不少吵架鬥毆的現象:有的人甚至為了搶粥不惜大打出手,婦女們嚇得抱著孩子躲到角落驚恐地看著,混亂中有個老人被推倒,在地上哀嚎,也沒一個人理睬。

“怎麼回事!”齊避邪冷喝一聲,令官員們揪出那幾個鬧事的,仔細審問一番。

一個衙役扶起了老人,又將審問來的結果告知齊避邪:“大人,這些人要如何處置?”

齊避邪瞟了一圈那些在給饑民盛粥的衙役,說:“他們舀了半天粥也累了,就換這些人舀吧。記住,看牢他們,等所有人都領到了粥,他們才能喝最後剩下的。”

那些鬧事的人被分配了施粥的任務,都老大不高興,說話的語氣也很惡劣,板著臉,心不甘情不願地給其他人盛粥。饑民們見著他們的凶相,感覺這粥似乎也不好喝了。但好在旁邊有衙役看著,那幾個鬧事者不敢在其中做手腳,都老老實實地將粥盛滿——卻也不會盛得太滿,畢竟他們還要給自己留點呢。

齊避邪又去看了其他地方,見有不少斷壁殘垣,便說:“當地百姓找不到工作,可我看這兒廟宇頗少,不如就在這一處建個廟,那兒再造一個糧倉,就找些人來做吧,不拘什麼身份,隻要來幹活,都能拿到一定報酬。”

衙役們答應了,傳消息出去。

齊避邪又去看了一些米店,皺起眉。縣令說:“齊大人,鄙縣這次饑荒鬧得厲害,糧食短缺,所以米價也比其他地方貴一些。”

齊避邪沒記錯的話,竭水的一鬥大米大概在五十文左右,而黍縣的米價居然達到了九十五文。

齊避邪揉了揉眉心,說:“都到這個價了,不如再往上翻一些。”

“啊?”縣令一愣。

齊避邪將米價抬高到了一百五十文一鬥,這下更沒多少人買得起了。

那些正要去修廟造糧倉的災民一聽說齊避邪這事,頓時目瞪口呆:“這齊大人在搞什麼名堂,我們辛辛苦苦掙錢,就是為了買米,結果她二話沒說把米價提了上去,這誰還買得起啊?”

“既然是她搞出的花樣,那全權歸她負責,到時沒人買糧食,全到她那兒要米吃,看她還有什麼好說的!”

黍縣怨聲載道,偏偏齊避邪還在此期間開展各種活動和賽事,大力宣傳,吸引不少外來人——尤其是鄰近地區的一些商家,聽說黍縣的米價大漲,以為有利可圖,立刻準備糧食,打算到黍縣大賺一把。

這下惹怒了不少黍縣人。

這天,黍縣的一批百姓幹完了活,排隊領粥。哪知有個刁民見齊避邪不在棚子裏,便廣散流言,說那些粥都是隔夜剩下的,還有誇張的說這些做粥的大米都被蟑螂爬過:“你們別不信,我可是親眼看到那兒的廚師用挖過鼻屎的手做的呢。”

一傳十,十傳百,百姓們聽得多了,也都心生懷疑,有些人幹脆嫌棄地把剛領到的粥倒了。

齊避邪聞知此事,火速趕來。但那些災民見著衣冠楚楚的齊避邪,心裏更憤怒,更加相信衣衫襤褸的同伴說的話了。

然而,有人說:“那可是齊避邪齊大人,還會騙我們不成!”

一些人變了臉色,但也有嘴硬的人強詞奪理道:“齊大人幫的是朝廷,又不是咱們,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一心向民!更何況,她軍功無數,腰纏萬貫,卻沒捐一點錢給我們,哪還想著什麼人間疾苦!你瞧瞧她身上穿的,我敢打賭,她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你們見都沒見過的那種!再說,她要是真的為民著想,又怎麼會和商人串通一氣,抬高米價呢?”

“是啊……”百姓們議論紛紛。

那人見得了勢,又道:“她現在吃香的喝辣的,卻給我們吃這種拉出來似的稀粥!看看她這一身衣服,怕是我賣了兒女也買不起一件同樣的,我們穿得破破爛爛,他們倒光鮮亮麗。再看看鍋裏,有多少米?分明全是湯!她就是來收買人心的,大家早晚要被她給害死!”

人群的議論大聲起來,縣令大喝道:“放肆!”

齊避邪說:“別傷害他們。”

那些衙役刀未出鞘,阻在那些滿麵怒容的災民前。隊伍開始散亂,人們推推搡搡,叫罵聲響成一片。不知誰哎喲了一聲,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五體投地,趴在地上痛哭起來:“沒天理啊,官兵欺壓老百姓了!”結果被一隻陌生的腳不慎踩到了胡子,他表情愕然,頭抬起時,花白胡子已經和下巴完好地分開了——那胡子竟然是假的。老人汗流涔涔,卻導致一些褐色的液體隨著汗珠從皮膚上滑落下來,一張蒼老的臉看上去變得年輕了許多。

周圍的人正在驚愕著,那偽裝成老人的年輕人突然發起狠來,推開就近的一個衙役,三步並作兩步衝到最前麵,袖底下一道雪光閃爍。

在那白刃刺出時,許多人驚慌失措。還有些不知情的人猶在攻擊衙役,衙役大急:“保護齊大人!”

采玉抽出佩劍,護在齊避邪麵前,其他幾個衙役也都拔出刀劍,將齊避邪保護得密不透風。

最先鬧事的幾個和持刀行凶的年輕人都被捕了起來。

人群的嘈雜聲響成一片。忽然有人把一口鍋推翻,裏麵的粥灑在地上,一條骨瘦如柴的狗趁機撲上去,吐出舌頭一個勁兒的舔。人群裏有不少眼睛閃著興奮又嫌惡的光,仿佛旁觀者光是看著,都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