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當真後悔舍棄我,但我們之間已回不到過去。我,也從未想用離開的方式教會你珍惜。”琵琶女冷冷對“紫奉君”道。
仇謀閉上眼,心裏道:這世上最難過的,大概就是,花費整個人生和最好的愛,隻教會了一個不可能與之在一起的人去愛別人。
他沒心思去看台上的假王爺和假琵琶女爭辯了,隻回憶著早些年見到紫奉君的場景。他隻見過一兩次,可每次都很不愉快。
要說恨,那應該是有的吧,因為娘等了一輩子,也沒有等到父親實現諾言的那一天。可是,他曾在娘的繡帕上,看到刺的這幾個字:不求與君同相守,隻願伴君天涯路。
那些字用血染就,可以猜到,娘當時刺這些字的時候,刺到了皮薄的手指,血滴到帕子上,凝成一顆顆紅豆。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白居易的《夜雨》就寫的很好
他的娘年輕時,在宜國就名聲大噪,一曲難求。她每次去某處出演,那地方一定被圍得水泄不通。
她愛夏天叫個不停的知了,愛能彈奏聲聲思的琵琶,但是她最愛的還是那春日裏望不穿的遍野桃花,如火一般怒放,又如女子臉上的胭脂,似天邊的彩霞。
她說她年輕時,總喜歡唱一首首和愛情有關的曲子,每支曲子都有一段故事,可是沒有一個故事是屬於她的。她一直都在等待,可連她也不明白自己在盼望什麼。直到,那個人的出現。
裴觀的表字“知照”與他家鄉的方言“知了”諧音。仇謀的娘好不容易掙得錢,買了一塊岫玉,讓人雕成知了的樣子,送給裴觀作定情信物。
她將自己的心事譜成一段段曲子,為他相思,為他生子,為他勞苦,為他鬱鬱而終。可惜,那男子在利益麵前,拋棄了她。
她到死,眼睛都緊緊盯著那株她和他早些年一起種下的桃樹,可沒能等到再一次的花開,光禿禿的樹枝下隻是一片萋萋荒草,也沒有一個俊秀男子長身玉立,啟朱唇對她含笑道一聲“阿逑”。
他的娘,曾經也是美麗過的。即使,那已經是幾十多年前的事。
這個可憐又可笑的女人,到最後也沒能等到心愛人的歸來。
他將她的骨灰埋在了枯敗的桃樹下。
十裏揚州,三生杜牧。裴觀有幸遇到琵琶仙。
但是,他永遠也不會忘記,五歲那年,他跟著娘去了齊國,垂髫的他搖著掉漆的撥浪鼓,在門檻上來回踩著步,他的娘拖著疲憊的嗓音,喊他回來。他想玩,可娘硬是不讓,好像生怕他被誰看了去似的。
恰在這時,街上鞭炮聲響起,好幾個轎夫抬著一頂華麗的轎子走過,十分熱鬧。他的娘身子一滯,整個人都呆住了,而後猛地撇下他,發瘋了似的抓住門框,幹枯的手指甲掐進木質的框上,留下點點血痕。
她的雙腿好像被釘住,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呆呆看著那轎子在麵前大搖大擺晃過,紅簾被風掀起一角,隱約可見佳人的輪廓。而她,仿佛所有力氣都如抽絲剝繭般被卸去,無力地軟倒下。
“娘!”他嚇壞了,丟了撥浪鼓,跑去扶住她,可娘兩眼空洞,竟有一種什麼東西破碎的幻覺,隻怔怔地望著那轎子。
沒有人知道,轎夫們一搖一晃,腳下踩著的不止是青石板大道,還有一顆望夫女子長久等待卻又滿含希冀的心,被那一雙雙大腳和一頂花裏胡哨的轎子踩、撞得支零破碎。也沒有人知道,那隨著轎子被帶走的,不止是新娘,還有一個女人一生最寶貴、最珍惜、最求之不得的希望和未來。
從那時起,娘的世界就變得灰暗了,他也感覺到了。
他抬起頭,娘的下巴好像更尖了,臉更瘦了。
街道兩旁看熱鬧的人談笑說:“這轎子裏的,莫不是當朝紫奉君新納的夫人?”
“可不是!據說是太宰的女兒,這可真是門當戶對,好大的福氣!”
行人的笑聲漸漸遠去,隻有娘虛弱而又倔強的話還縈繞在耳邊,如同夢囈,時刻回響提醒著他:“孩子,那女人要嫁的,是你的親生父親。”
他記得,娘說這話時,臉上的表情有多絕望,神情有多淒涼。愛的越深,被傷的也就越深。感情一事,他真的不願去嚐試。
直到,偶然認識了一個和他誌趣相投的人,他很想認識,認識那個與自己命運差不多的女子。
可是,他這樣的身份,注定與她隔了一段路,但不要緊,他還是有辦法接近她,看著她,幫助她。
“太好了,齊避邪終於來了。”
仇謀從回憶中醒來,舉目凝向台上,可又失望了。扮演齊避邪的是要給不高不瘦的女子,一點也不像那個人,可台下的人還是一個個讚揚稱好,甚至還有人誇讚那女子眉眼英氣,很符合齊避邪的形象。
仇謀暗暗道:一派胡言!
如史書上記載的那樣,那個女扮男裝的女子,帶著自己的師弟采玉,伸出柔軟的手,敲響了命運的大門。然後,又是在招賢館考試,在塞州大破曹璐,漸漸走入官場。隨著劇情的發展,齊避邪和采玉之間的互動更加密切,到了後頭,連齊王裴策也參與其中。看客們激動了,聊起八卦。仇謀越聽越煩躁,有點後悔把時間放在這裏,可他又不舍離去,隻把目光放在台上那頭戴綸巾,身穿鶴氅的女子。
這一幕講的是“齊避邪”在小軒裏看書,“采玉”端來一盆水果,“齊避邪”吃了一個,好像覺得味道不錯,塞了一個到“采玉”的口中。“采玉”眼睛睜大,目不轉睛地看向“齊避邪”,而“齊避邪”猶自笑著,純真得如同一個孩子。“采玉”端著空盤出去不久,外麵下起了雪,而“齊避邪”看書漸覺困乏,直接趴在書案上睡了。“采玉”進來時一見,唯恐她著涼,又因天色不早,就將她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