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楊蕤清洗整理著實驗用具沉浸在《從前慢》的音符中。她幹的這活計可是要嘔心瀝血的,每個項目完成,她自嘲已掏空身心成為一具勝利的軀殼。她把手機的音量調到最響,對她而言這首古意時空的旋律,有著強心劑和鎮靜劑的效果。同行的實驗姐妹們受其感染似乎也習慣和依賴上了這曲調。每每一放下那些沾滿血汙的器械,就會不自覺地催促:“蕤蕤,放音樂!”她於是首先洗淨雙手,點了PLAY再說。輕輕按摩額頭再揉揉眼睛,神誌恢複過來了。從三十樓俯瞰落日餘暉下的二環立交橋,正是車水馬龍的下班高峰,喧囂擁堵進行中。此刻五點一刻,離和表姐李葳約會時間六點半還早了點,至少還可以用一刻鍾的時間神速地修飾一番清新。
楊蕤今年不折不扣三十歲,是雲南省赫赫有名的中科院所隸屬生物研究所的實驗女,有車有房有男朋友。她和茶水博士相戀三年了,到如今尚且沒結婚的願望。她的男友學曆高,平日好品茶故而得了茶水博士的美譽。偶爾父母詢問婚期,她就拿這樣的理由來搪塞——我有沒休沒止的實驗,他有無止無境的手術,等有時間再來考慮。
下了電梯開著她的Smart,好心情地哼著歌來到翠湖南路城市花園西餐廳。見她進來,李葳坐在靠窗雙人座那兒招手。入時的衣著把她的年齡襯托得立於時光之外、潮流之上。楊蕤在她麵前算是地道的淑女,時尚中脫不了知性。李葳在旅遊公司做策劃兼翻譯已有七、八年,品味蠻前衛的。李葳和楊蕤同歲,是楊蕤姑姑的女兒。李葳和男友結婚六年了,至今丁克。男友做他的公務員,而她喜歡滿世界地跑。巡回到昆明的時候呢,除了公幹外就喜歡和楊蕤膩在一起。
“我沒遲到啊,是你早到了。唉,葳葳,今天急匆匆約我,是不是有好消息透露?”對待表姐楊蕤是有幾分任性的。
“小蕤,不是你想的那樁好消息,我還沒下決心呢。”她給楊蕤斟上一杯木瓜奶昔,美眼彎彎地說著; “是我編輯的那本《昆明旅遊名勝備注》就要收官了,值得慶賀吧!但自始至終的疑案還是懸著,無從找到答案。還不就是那所你我的祖輩曾經居留過的,位於老昆明城中軸線上的龐然古建築群無從查證其淵源。你也知道即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整體拆除的那所臨安會館,我也算盡己所能尋遍了記載昆明古城典籍和資訊,至今卻一無所獲。所以我希望能求助於你。”
楊蕤呷了一口冰鎮奶昔,表情又爽又冷靜:“葳葳,憑我自己的心得,一個時代被另一個時代徹底所顛覆,文化傳承出現斷層和遺漏是不可避免的。而人類之所以刻意隱瞞往昔、埋葬過去,大概有兩種可能。一是傷痛,二是這段經曆為世人所不容。”再喝口奶昔,讓思路更清晰:“其實我記得你不止一次對此提出過疑問,這對我而言這也是自小到大最想追根問底的心結。隻是我倆從祖父在世至如今隻有祖母健在為止,始終無法從他們滴水不漏、守口如瓶的言談中,知道這所會館既往的人和事。”
於是,姐妹倆不免在想那一直以來所熟知的故事,她們祖母義珍和祖父世唯是在新中國成立,祖國舉國歡慶的日子裏結了婚。然後,幸福地生活在臨安會館青磚碧瓦的院落裏,那個年代雖然落後而貧窮,但夫妻恩愛,兒女懂事孝順。世唯晚年生了病,在義珍的精心照料下終老一生。那就是一個極其平鋪直敘的溫情故事而已。
李葳訕訕地順藤摸瓜:“祖父生前對於昆明名勝古跡,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但偏偏對於自己居留之所臨安會館的既往避而不談。而且,我們的父母親對於新中國成立以前這所會館裏的故事竟會一無所知。”
楊蕤顯然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維:“關於此項無可厚非。我們的父母成長的年代缺乏尋根問祖之風尚,那時候以‘破除四舊’為榮。說來模糊記得,那時我還小,祖父的表妹上家裏來,無意間說起,我們的曾祖父是位勇敢的軍人,外出征戰參加過中國早期革命。於是,我由此便詢問曾祖父的故事,祖父隻說下落不明,從此再無下文。”
楊蕤和李葳陷入前所未有思索。這所古建築裏曾經肯定有著鮮為人知的秘密,隻是在長輩們守口如瓶中遺失多年,其間的典故也在避而不談裏塵封已久。姐妹倆也許早在不合情理的蛛絲馬跡間,發現了來不及溯其源、究其根的疑惑。有些謎團久而久之雖既成事實,但畢竟經不起深究。姐妹倆似乎在最短的時間裏整理了有生之年的瑣碎。最後,姐妹倆異口同聲地說出:“原來人生並非那麼簡單!”
“嗬嗬,快吃吧!相信你我不得而知的隱情,即將能得到滿意的破解!”姐妹倆忽然有種預感,或許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問,答案即在祖母身上。
兩人抬起杯子碰碰杯,熱騰騰的酸辣泰式火鍋,香豔熱辣的口感刺激著味蕾,引發著食欲,姐妹倆吃得爽心,美餐完畢,兩人就冬季減肥攻略稍做探討;然後,按慣例約好明天早上九點去探望祖母義珍。
義珍老人,今年高壽九十有餘,依然精神矍鑠、鶴發童顏。兩姐妹自小聽她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勤勞勇敢、開朗幽默的中國人”,這句話被兩人當作義珍的LOGO。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義珍年歲漸高。為了不讓兒子、女兒操心牽掛,她就自己規劃,半個月在兒子家,半個月上女兒家,這樣既可以疼著兒子又護了女兒。而對於兩個美麗可愛的孫女,最愛最親的人就是義珍,她們每每憶起兒時一左一右躺在她的身邊,聽著那些美妙歡愉的故事,便倍感溫馨而沉醉。早些年,姐妹倆就有約在前,每隔半月一定要探望慈祥的老祖母一次。
這半個月,義珍住在女兒家。清晨,女兒、女婿就陪伴義珍在小區花園裏早鍛煉,等姐妹倆來到時,她已吃過早餐,容光煥發地在窗前讀報。楊蕤和李葳一進門,她就從老花鏡後抬起雙眼,笑眯眯地說:“寶貝們,我知道你倆今日會來。”而姐妹倆見她一臉的慈祥,老花鏡垮在鼻頭上,和漫畫裏老太太的形象一般,簡直把人逗得樂不可支。
兩人一股腦拿出一堆堆點心、奶粉慰勞於她,她就起身輕輕地擁著姐妹倆胳膊說:“愛吃,我都愛吃!不過吃不了許多,以後你們記著別太破費。”
然後一左一右挽著姐兒倆在沙發坐下,接著用認認真真的口吻說:“今日奶奶還是老生常談,也隻有奶奶說的,蕤蕤和葳葳才不厭其煩。”
“你們都知道的,但是奶奶還要說。”義珍喝了口水,姐妹倆怎不知下文,就故意手拄香腮,假惺惺地做各種呆萌的表情。義珍任由她倆憨態可掬:“在奶奶的有生之年,讓我開開心心抱上重孫。奶奶也就此生無憾了!”
最後這句話,似乎有些重了,兩姐妹趕緊有所收斂。
“奶奶,生存壓力太大,我們是顧慮兼顧家庭、孩子,活得辛苦!何況當下一輩子愛一個人的時代不複存在了!”總之得給奶奶一個認真的回答,無論如何態度很重要。
“孩子啊,你們知我年事已高。今日我真想對你們說出心中的一些陳年舊事。當初我和你們的爺爺刻意隱瞞了一些往事,那是在時代滾滾車輪的碾壓下,這個家庭承受的苦難。這樣做是希望我們的孩子,當初能以陽光的心境取代晦暗的陰影;而今奶奶無所保留重拾過往,又是期盼未來我的孩子們,在任何艱險麵前勇敢地追尋幸福。”
“楊蕤,讓爸爸、媽媽到姑姑家來,奶奶要把埋藏了半個多世紀的故事,講給你們聽!”奶奶的語氣堅定,麵容平靜。
在這個陽光燦爛冬日的早晨,那些風雲變幻間的跌宕起伏被義珍老人道出,隨風已逝的往昔像泛黃的畫卷又鋪展開來。
相傳在南詔王閣羅鳳築拓東城,整治周邊灘塗,開鑿了一條環城三麵的護城河,引水於盤龍江。因河水碧清如翡翠,形似玉帶曲折環繞著昆明古城,故名玉帶河。1926年的夏天,義珍就出生在這條美麗河流之畔的村莊裏。這個小村莊在清朝年間極度貧困,連年饑荒。民國以後,當地民生有所改善,此後村莊就叫作複興村。義珍的父親是村裏的廚子,源於匱乏的根基,日子窘迫性情暴躁。五歲起,義珍除了跟隨母親在田地裏勞作外,還和年長三歲的姐姐到手工作坊裏當童工,掙錢補貼一家人的生計。村裏的孩童們嬉戲在青青的河岸,濯足於清清的流水,穿梭於河麵上座座靜靜的古橋,困苦中有著怡然自得的樂趣。
那天晚飯後,母親要義珍給她捏捏酸痛的老寒肩,飯碗一丟就打著盹的父親,突然睜開眼冒出一句話:“老子差點忘了!義珍!明早和你姐姐去給東寺街蘇氏土雜鋪送菜!”
次日天不亮,義珀、義珍就跟著母親到田地裏割菜,然後用背簍背了,姐妹倆過了雞鳴橋,來到東寺街。土雜鋪的夥計正在忙著開門整理貨品,就指指蘇家的宅院,讓她倆送進去。
姐妹倆敲響門閂,應聲開門的是一位麵容秀麗的年青婦人,腰身已顯臃腫,應懷著身孕。見是兩個小女孩來送菜,頗為友善。詢問菜錢是送滿五天躉付呢,還是分次給?義珍就按母親交代的躉付告知。婦人又關切地問了姐妹倆各有多大歲數,在哪裏上學。義珀膽小臉紅,義珍一一作答。少婦聽義珍說家裏沒有供其上學的可能,若有所思地說,畢竟有那麼多人還生活在貧苦中。這位女士就是蘇沁茗,兩年前,也就是1930年,她攜誌同道合的丈夫簡以明從北平學成遊曆歸來。時下沁茗在東陸大學任教,丈夫簡先生供職於滇越鐵路法國公司。母親袁氏近幾日身體不適,她趁假期前來陪伴照料,但自己身懷六甲不便操持,就請村裏來的夥計找人家配菜。
此時的蘇家,慶昊和鳳舞已經育有一雙兒女,慶昊仍經營臨安書局印務,鳳舞在宏濟醫院做護理;茶莊關閉專營土雜後,袁氏專為兒女們帶孩子;而慶晟在城隍廟附近投資開設了日下最新潮的電影院。隻是沁蘭的外公、外婆隨著舅舅病故後,也相繼離世了。
這些年間,整個中華大地在中山先生晚年所倡導“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引領下,中國國民黨與在浙江南湖一艘遊船上呱呱墜地的新鮮生命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統一戰線。從而廣州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並在共產黨的參與和推動下,蔣介石總司令於1926年發動並指揮了討伐北洋政府及其領導下各路軍閥的北伐戰爭,寧漢合流後至1928年底,東北易幟北伐成功。中華民國完成了形式上的基本統一。屆時,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兵諫唐繼堯下野的“雲南王”龍雲為省主席在滇主政,此後,滇省打起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旌旗。時下在富滇強省的主營之外,也不怠慢扶持民國政府發跡後背信棄義於盟友的獨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