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即謙虛道,“我也是半灌水,求道不成,現在淪為老婆的跟班,吃齋念佛,小做善事,求菩薩早點超度,哪敢妄談什麼求道啊?指點就更不敢當了,如果有興趣,我們相互探討還是可以的。”
付林今年年近七十,滿頭雪發,無風自動,卻仍然沒失去往日的風趣,我嗬嗬一笑,“聽校長的,我們就相互探討。”
他笑著看我,等我發問。
“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這句詩當做何解?”
“這是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裏麵的句子,王維號稱‘詩佛’。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取名為維,字摩詰,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隱居的生活,佛教禪理對他影響非常大,晚年所寫的詩多是關於對於求道與佛學的深度思考。這句詩單從表麵意思來看就是,讓內心透徹明淨就不會有需要解決的疑惑,領悟道學的境界就能指明正確的道路。這句詩和佛家一首菩提詩很接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個人心靈無塵,透徹明淨,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人的困惑往往就是心靈蒙垢太厚,被事物的一些表麵現象迷惑了雙眼,看什麼、做什麼都是患得患失,拿不起放不下,以至於失去了正確的人生觀。佛家‘空’和‘了’,對我們凡人來講是一種人生境界,如果你的品行、道德修養達到了一個境界,萬物萬事就不可能再困惑我們,麵對再大的困難也會舉重若輕,輕易而舉就能找到辦法去解決、去化解。”
“這就是你以前所說的悟道?”
“是啊,悟道。悟道就是培養、鍛煉自己的修養、道德,所以悟道也可以理解為修行。修行是一個佛家用語,按照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人生是苦,而這個苦是可以解脫的,這個解脫的過程就叫修行。修行是一條道路,一條通往人類內心最深遠處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的盡頭,我們就可以找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真諦,使我們的生命自動達成充滿了喜悅的圓滿狀態。修行是一種純淨心靈的活動,是一個使我們的心境越來越清澈的過程。佛家的修行有四:明信因果;嚴持戒律;堅固信心;揀擇行門。這四點看起來是佛門弟子幹的事,其實也是我們常人的一種完善自我、修身養性的一*門,和現實社會是相通的,”他進一步解釋道,“佛家所謂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是很有心靈束縛力的。眾生雖畏惡果,卻不知如何斷除惡因,菩薩知因知果,就不會去造惡因。所以相信菩薩,皈依佛門,吃齋念佛,勤做善事,多種善因,自然就會得善果,得正道。佛家用因果關係的往複循環規勸人向善,多做善事,這和我們現實社會裏,鼓勵大家學先進典型、為人民服務其實就是一個道理,從理論上講,明信因果更嚴密、更科學;嚴持戒律很好理解了,我們的一切紀檢、司法機關都在幹這事,規範每一個人言行、*守,不使自己或別人犯錯誤;堅固信心就是今天講的理想信念問題,先鋒縣從上到下的幹部集中在黨校培訓,這事幹的就很有意義;揀擇行門,作為國家幹部,修行的法門就是正確對待和使用我們手中的權力,一心一意為老百姓謀福利。”
我點點頭,“你說的佛家修行和世人悟道的確有很大的相通之處,表述方式不一樣,路徑大同小異,最後的結果是自我的完善,靈魂的安寧。有因必有果?”我喃喃了一句,心頭凜然,這句佛家名言,正應了我今日之危局。
張有義不就是我自己種下的因嗎?現在正是結果實的時候了。